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欲求
欲望;要求。 巴金 《雷》五:“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本能,一种欲求,我们就有权利来使它满足。”
《漢語大詞典》:情欲(情慾)
亦作“ 情慾 ”。
(1).欲望,欲念。庄子·天下:“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 汉 王充 论衡·道虚:“夫草木无欲,寿不踰岁;人多情欲,寿至於百。” 唐 孟云卿 《田园观雨兼晴后作》诗:“贫贱少情欲,借荒种南陂。” 清 唐甄 潜书·性功:“天地初闢,有道无德,有治无政,清静渊默,各养其身……运及 尧 舜 ,生人日众,情慾日开,不能与鸟兽杂处。”
(2).特指对异性的欲望。诗·桧风·隰有萇楚序:“国人疾其君之淫恣,而思无情慾者也。”后汉书·翟酺传:“割情欲之欢,罢宴私之好。”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及至听了两个媳妇这段话,知道这个儿子不但能够不为情慾所累,并且还能体贴出自己这番苦心来。”
《漢語大詞典》:五欲
(1).指耳、目、鼻、口、心的欲望。管子·内业:“节其五欲,去其二凶。”
(2).佛教谓色、声、香、味、触五境生起的情欲。亦谓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大智度论卷十七:“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捨。为之,后世受无量苦。”《法华经·譬喻品》:“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宋 苏轼 《以石易画晋卿难之复次前韵》:“定心无一物,法乐胜五欲。”
(3).道教沿袭其说而稍有不同。谓声、色、香、味、爱憎之欲。云笈七籤卷十:“五欲者,谓耳欲声,便迷塞不能止;目欲色,便淫乱发狂;鼻欲香,便散其精神;口欲味,便受罪入网罗;心欲爱憎,便偏邪失正平。”
《漢語大詞典》:希望
(1).仰望;瞻望。周髀算经卷下:“立八尺表,以绳繫表颠,希望北极中大星。”
(2).谓揣测别人的意图而加以迎合。后汉书·李固传:“初, 顺帝 时所除官,多不以次,及 固 在事,奏免百餘人。此等既怨,又希望 冀 旨,遂共作飞章虚诬 固 罪。”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 洙 常希望上旨,以意裁定。”
(3).盼着出现某种情况或达到某种目的。后汉书·班固传:“﹝ 匈奴 ﹞徒以畏 汉 威灵,逼惮南虏,故希望报命,以安其离叛。” 唐 韩愈 《后廿九日复上书》:“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於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 毛泽东 《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题辞》:“希望有更多的好作品出世。”
(4).欲望。宋书·殷孝祖传:“国乱朝危,宜立长主……而羣小相煽,构造无端,贪利幼弱,竞怀希望。”百喻经·贫儿欲与富者等财物喻:“心有希望,常怀不足。” 宋 朱熹 《庚子应诏封事》:“债负既足,则又生希望,愈肆诛求。”
(5).指美好的愿望或理想。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随感录》:“ 波兰 , 印度 ,文籍较多, 中国 人说起他的也最多;我也留心最早,却很替他们抱着希望。” 巴金 《死去的太阳》十四:“他那时候充满着希望,怀着无限的热诚。”
(6).指愿望或理想所寄托的对象。 鲁迅 《南腔北调集·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它还年青,它还存在,希望正在将来。” 邓小平 《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作展览会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漢語大詞典》:内火
(1).内热。 唐 孟郊 《路病》诗:“飞光赤道路,内火焦肺肝。”《再生缘》第二一回:“太后娘娘内火已散,再服一剂,须要参汤应用,以候宿食下来。”
(2).指世俗人炽热的欲望。 唐 鲍溶 《宿悟空寺赠僧》诗:“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
(1).禁止野烧;禁火。周礼·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以三月本时昬心星见于辰上,使民出火;九月本黄昏心星伏在戌上,使民内火。” 唐 皎然 《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因逢内火千家静,便覩行春万木荣。”
(2).指心星移位退伏,说明季节更换,夏去秋来。大戴礼记·夏小正:“九月内火。内火也者,大火。大火也者,心也。” 王筠 正义:“内音纳……下内字衍文。” 顾凤藻 集解:“八月日躔大火,心星盖已伏矣。九月又言之内,因《记》出火而及之,故变伏言内也。”
《漢語大詞典》:营欲(營欲)
欲望;要求。 唐 白居易 《宿溪翁》诗:“於中甚安适,此外无营欲。” 宋 欧阳修 《皇从侄博平侯墓志铭》:“平居一室萧然,终日无所营欲。”
分類:欲望要求
《漢語大詞典》:欲好
欲望;希望。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毁方瓦合,违情偶俗,人之爱力,甚所不堪,而欲好日新,安可得哉!”
分類:欲望希望
《漢語大詞典》:食肠(食腸)
(1).指胃。亦指食量。 汉 王充 论衡·祀义:“人食肠满,则骨节与血脉因以盛矣。”
(2).指胃口。《西游记》第二十回:“那呆子真个食肠大:看他不抬头,一连就吃有十数碗。”《西游记》第三十回:“我 猪弟 食肠大,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
(3).比喻对事物的欲望。《绿野仙踪》第七五回:“ 苗秃 説:‘这事有前个处法,他的食肠大,比不得我,不是一头半百下得来的,你多与他二百,至少也得一百五六。’”
《漢語大詞典》:欲念(慾念)
情欲或嗜欲之念。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丹徒生》:“他日饲以酥酩,生不食,妇强之,乃噉少许……食甫毕,慾念遽动,迫不能忍,遂与妇交。”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婢已十八九,慾念甚炽。”
欲望。 宋 苏轼 《与范纯夫书》:“某谓居瘴乡,惟静絶欲念,为万全之良药。”
《漢語大詞典》:内意
(1).内心的想法。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君之言外也,岂有内意以决疑乎?”
(2).指内心的欲望。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怀贪心而不厌,纵内意而自骋。”
(3).指诗歌的思想内容。与文辞描绘的“外意”相对而言。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天觉》:“ 圣俞 金针诗格云:‘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诗格。’”
《漢語大詞典》:胃口
(1).指食欲。 元 施惠《幽闺记·抱恙离鸾》:“虚弱得紧,胃口倒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近来一个多月,不是吃小米粥,便是棒子馒头,吃的我胃口都没了。” 巴金 《家》二一:“看见桌上又是寥寥的那几样小菜,大家都觉得没有胃口。”
(2).比喻对事物的兴趣或欲望。 瞿秋白 《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清客应当制造什么样的趣味,这是要看‘主上’的胃口怎样而定的。”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有的却这样那样,纠缠不清,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硬要将我造成合于他的胃口的人物。”《傅雷家书·一九六五年十月四日》:“过惯澹泊生活的东方旧知识分子,也难以想象二十世纪西方人对物质要求的胃口。”
《漢語大詞典》:欲虑(欲慮)
犹欲望。列子·天瑞:“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
分類:欲望
《漢語大詞典》:寒灰
(1).犹死灰。物质完全燃烧后留剩的灰烬。三国志·魏志·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於寒灰之上,生华於已枯之木。” 金 元好问 《甲午除夜》诗:“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復燃。”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这笑容使我想到一盆雪白的寒灰,煨着晕红的烬余的炭火,用它最后的生命在向人输温送暖。”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对人生已无任何追求的心情。 五代 齐己 《答无愿上人书》诗:“ 郑生 驱蹇 峴山 迴,传得 安公 好信来。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叠慰寒灰。” 宋 陆游 《余年四十六入峡忽复二十三年感怀赋长句》:“已把痴顽敌忧患,不劳团扇念寒灰。” 明 唐顺之 《与尚仰山巡按书》:“况今縗絰纔终,哀魂未返,兼之年过五十,老丑尽见,寒灰槁木,久甘不齿於人羣;束带整冠,岂宜再尘於仕路。”
(3).指尸体或棺椁年久朽烂化成的泥土。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八:“昔时 闽 越 王,宫闕列高臺。今日重泉下,玉槨化寒灰。”
(4).谦辞。谓己无用。 唐中宗 陆景初 等《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帝歌难续仰昭回,微臣捧日变寒灰。” 唐 杨汝士 《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
(5).指葭灰。古人烧苇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节候。某一节候至,相应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飞出。 唐 元稹 《春六十韵》:“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未能消积雪,已渐少回风。”
《漢語大詞典》:得志
(1).谓实现其志愿。易·贲:“‘白賁无咎’,上得志也。”史记·伍子胥列传:“ 闔庐 既立,得志,乃召 伍员 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宋 苏轼 《管仲论》:“故三代之兴,治其兵农军赋,皆数十百年而后得志於天下。”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但妾两人鬱鬱不得志,恆与笔墨为缘。”
(2).指名利欲望得到满足。多含贬义。 汉 贾谊 《吊屈原文》:“闒茸尊显兮,谗諛得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得志诸公,目不覩坟典,不过少年持敲门砖,猎取功名,门既开,则弃去。”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三章:“他带着一脸小人得志的奸笑,拍着 马子怀 的肩头说:‘爷们,那天在集上我怎么跟你说的?’”
(3).谓揣度而得其意旨。史记·李斯列传:“方今天下之权命悬於 胡亥 , 高 能得志焉。”
《漢語大詞典》:意欲(意慾)
(1).亦作“ 意慾 ”。欲望。《淮南子·道应训》:“故人主之意欲见於外,则为人臣之所制。” 宋 朱熹 《答林择之书》之一:“今方欲与朋友説,日用之閒,常切点检气习偏处,意欲萌处。”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制民主政体》:“倘非达於共和,国民之意慾难厌,霸者弥缝掩饰之策,决其不能奏效也。” 叶圣陶 《李太太的头发》:“她想新奇事情一定给她们望见了;一种意欲包围着她的脑袋。”
(2).想要。谓心想做某事。后汉书·彭宠传:“小奴意欲解之,视户外,见 子密 听其语,遂不敢解。”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我意欲完前日之约,不好自家启齿。”红楼梦第一回:“你携了此物,意欲何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