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谷道(穀道)  拼音:gǔ dào
道家所说的长生之术。《史记。卷二八。封襌书》:「是时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
《漢語大詞典》:谷仙(穀僊)
古方士谓种谷求金之术。
分類:古方方士
《國語辭典》:体温(體溫)  拼音:tǐ wēn
1.身体的温度。人类正常的体温维持在摄氏三十六度至三十七度。
2.身体温暖。三国魏。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仲都冬裸而体温,夏裘而身凉。」
《國語辭典》:痔疮(痔瘡)  拼音:zhì chuang
病名。主要是由于直肠内静脉血管扩大曲张而成,因发生部位不同,而有内痔与外痔之分。
《國語辭典》:脱肛(脫肛)  拼音:tuō gāng
病名。直肠或乙状结肠从肛门脱出的毛病。长期的便秘、腹泻、内痔等都能引起。此症易发生于幼儿、老人及体弱者。严重时需以手术治疗。
《国语辞典》:脱肠(脱肠)  拼音:tuō cháng
即直肠肠壁经肛门脱出。发生的原因通常有如厕太久或用力过度、骨盆手术、分娩、年老等。如:「控制如厕时间和适当使用泻药,可防止小孩因如厕太久或用力过度而脱肠。」
《国语辞典》:大肠癌(大肠癌)  拼音:dà cháng yán
病名。大肠黏膜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结肠和直肠。形成原因不明,或与遗传、饮食习惯有关。症状为排便习惯改变、带血和黏液的粪便、体重减轻等。
《国语辞典》:肛漏  拼音:gāng lòu
指直肠或肛管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成因通常是因肛门腺感染形成肛周脓肿没有及时医治,脓液渐渐蓄积导致胀破,久不收口所形成。也作「肛瘘」、「肛瘘」、「痔漏」。
《国语辞典》:直肠癌(直肠癌)  拼音:zhí cháng yán
病名。发生于直肠的癌细胞病变,可施手术加以切除。
《國語辭典》:肛道  拼音:gāng dào
直肠末端通往肛门的部位。周围有肛门括约肌环绕。
《國語辭典》:肛瘘(肛瘻)  拼音:gāng lòu
肛门及其周围发生脓肿,形成瘘管,不断漏出脓水的病症。内痔、肛裂常会导致此病状的产生。也作「肛漏」。
《國語辭典》:肛门(肛門)  拼音:gāng mén
动物的消化道后端开口。人类肛门位于直肠末端,由肛管及肛口组成,行使排粪功能。其周围有括约肌,平时收缩,排便时则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