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须求(須求)
求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须求趋竞,不顾羞惭。” 王利器 集解:“须求,《少仪外传下》作‘干求’。”
分類:求取利器
《漢語大詞典》:进取(進取)
(1).努力上进;立志有所作为。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唐 李咸用 《秋日送岩湘侍御归京》诗:“虽道危时难进取,到逢清世又如何?” 马南村 《燕山夜话·十日一水五日一石》:“鼓励青年人勇敢进取的精神,我想这无疑是完全必要的。”
(2).求取;追求。管子·八观:“豪杰不安其位,则良臣出;积劳之人不怀其禄,则兵士不用;民偷处而不事积聚,则囷仓空虚。如是而君不为变,然则攘夺窃盗残贼进取之人起矣。” 元 关汉卿 《谢天香》楔子:“一来拜贺兄长,二来进取功名去也。” 老舍 《二马》第二段十一:“ 马老先生 是凡事退步,只有对妇女,他是主张进取的,而且进取的手段也不坏。”
(3).进攻;攻取。史记·高祖本纪:“且 楚 数进取,前 陈王 、 项梁 皆败。”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数进取,多所攻取。”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林兴珠 老将知兵,宜听其方略,以时进取。”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 范蠡 :对啊,大王,靠近 吴国 ,将来我们就有进取之便了。”
《漢語大詞典》:招延
(1).招请,延请。史记·梁孝王世家:“招延四方豪桀,自山以东游説之士,莫不毕至。”荀子·议兵“故招近募选,隆埶诈,尚功利,是渐之也” 唐 杨倞 注:“近当为延,传写误耳。招延,谓引致之也。”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奢侈报》:“同官家虽盛具招延,亦不下箸。”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接待甚殷,每家皆欲以酒食招延。”
(2).招致;求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近在 并州 ,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撆 邢 魏 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讚説。便击牛釃酒,招延声誉。”
《漢語大詞典》:觅取(覓取)
寻找;求取。百喻经·乘船失釪喻:“我先失釪,今欲觅取。” 沙汀 《淘金记》五:“ 芥茉 公爷,照例是喜欢多嘴的,而且喜欢恶作剧,喜欢从旁人的张皇狼狈,来觅取那么一点邪恶的愉快。”
分類:寻找求取
《漢語大詞典》:邀取
(1).求取;索取。 宋 苏辙 《御试制策》:“戎狄放肆,邀取金币而不能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 建昌 兵素骄,邀取无艺, 滂 以法裁之。”
(2).截击袭取。明史·刘基传:“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3).邀请;招引。《水浒传》第一一三回:“邀取二百餘人,在庄上置备酒食相待。” 清 陈维嵩 《沁园春·甲寅立夏日赏牡丹有作》词:“春归矣,仗花间蜂蝶邀取春还。”
《漢語大詞典》:进趋(進趨)
亦作“ 进趣 ”。亦作“ 进趍 ”。
(1).举动;行动。庄子·天道“ 老子 曰:而容崖然” 晋 郭象 注:“进趋不安之貌。”北史·王轨传:“ 宣帝 之征 吐谷浑 也, 武帝 令 轨 与 宇文伯 并从,军中进趣,皆委 轨 等, 宣帝 仰成而已。”旧唐书·马燧传:“造甲者必令长短三等,称其所衣,以便进趋。” 宋 岳珂 桯史·晦庵感兴诗:“进趋极虔恭,退息常端庄。”
(2).努力向上;立志有所作为。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吁,子危我哉!此乃孤幼时进趣之行也。”世说新语·排调“头责 秦子羽 云”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敏 《头责子羽文》:“子欲为进趣也,则当如 贾生 之求试, 终军 之请使,砥礪锋颖,以干王事。”宋书·乐志三:“盛壮智惠,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唐 杜牧 《题桐叶》诗:“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
(3).追求;求取。列子·说符:“﹝ 孟氏 ﹞羡 施氏 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於进趣, 三辅 诸儒莫不慕仰之。”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予忝大臣之子孙,虽才不足以经国理物,然畴类之好进趍之业,而所知不能远余者,多挥翮云汉,耀景辰霄者矣。”晋书·荀勖传:“位不可以进趣得,誉不可以朋党求。”太平广记卷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刘政:“﹝ 刘政 ﹞乃絶进趋之路,求养生之术。”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十年:“ 寔 以时俗喜进趣,少廉让,欲令初除官通谢章者,必推贤让能,乃得通之。” 胡三省 注:“趣,读曰趋。” 清 姚鼐 《覆蒋松如书》:“利禄之途一开,为其学者,以为进趋富贵而已。”
(4).进攻;攻取。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北齐书·斛律羌举传:“大军济 河 ,集诸将议进趣之计。”南史·王琳传:“ 琳 屯兵 长沙 ,传檄诸方,为进趣之计。”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二年:“ 亮 上言於 汉 主曰:‘……今贼适疲於西,又务於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漢語大詞典》:干求
请求;求取。三国志·魏志·王观传:“ 爽 等奢放,多有干求,惮 观 守法,乃徙为太僕。”北齐书·薛琡传:“临终,勑其子敛以时服,踰月便葬,不听干求赠官。”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四折:“卿是达者,如何苦苦干求于人。” 清 恽敬 《答耒卿》:“ 莲士先生 回籍,不佞无一语干求,而各人復多排挤。”
《漢語大詞典》:畔援
亦作“畔换”。亦作“畔涣”。
(1).跋扈,专横暴戾。《诗·大雅·皇矣》:“帝谓文王,无然畔援。” 郑玄 笺:“畔援,犹跋扈也。”汉书·叙传下:“ 项氏 畔换,黜我 巴 汉 。” 颜师古 注:“畔换,强恣之貌,犹言跋扈也。” 晋 陆云 《盛德颂》:“ 有项 畔换,不式王命。”新唐书·裴度传:“﹝ 度 ﹞及陛见,始陈二贼畔涣,受命无功。”
(2).取舍;求取。 宋 张载 《正蒙·三十》:“圣人于物无畔援,虽 佛肸 、 南子 ,苟以是心至,教之在我尔,不为已甚也如是。” 明 唐顺之 《答吕沃州书》:“兄云山中无静味,而欲闭门独卧以待心志之定,即此便有欣慕畔援在矣。”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二:“然治平至於人人可奢,物物可贵,即无所用其歆羡畔援,相与两忘而咸归於淡泊。”
(3).违离,改易。 宋 王安石 《谢公墩》诗:“万事付鬼籙,耻荣何足论。天机自开闔,人理孰畔援。”
《漢語大詞典》:徼求
求取。 唐 陆贽 《请不与李万荣汴州节度使状》:“今所陈奏,颇涉张皇,但露徼求之情,殊无退让之礼。” 宋 苏辙 《论前后处置夏国乖方札子》:“此则臣所谓朝廷方 夏 人恭顺,朝贡以时,则多方徼求,苟欲自利者也。”
分類:求取
《漢語大詞典》:猎获(獵獲)
(1).谓行射礼时,矢不中靶,而从唱靶者护身具(乏)旁擦过。仪礼·乡射礼:“命曰无射获,无猎获,上射揖,司射退,反位。” 郑玄 注:“射获谓矢中人也,猎矢从傍。” 贾公彦 疏:“猎矢从傍者,谓从乏傍也。”参见“ 获者 ”。
(2).由打猎而获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 田七郎 ﹞入山三日,无所猎获。”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誉之为翎毛被剪掉的凤凰,比之以作为普通的兽类而被猎获的麒麟。”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序曲》:“他们把猎获的禽兽用枪尖或叉尖挑着。”
(3).求取。《花城》1981年第3期:“在这短短的时光里, 莓莓 渐渐把 张青 当作了自己猎获的对象。”
《漢語大詞典》:获者(獲者)
(1).猎得禽兽者。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兽公之,小兽私之,获者取左耳。” 郑玄 注:“获,得也,得禽兽者取左耳当以计功。”
(2).指古代举行射礼时持旌唱获者。犹今之报靶员。仪礼·乡射礼:“司马又命获者倚旌于侯中。获者由西方,坐取旌于侯中。” 郑玄 注:“谓之获者以事名之。” 贾公彦 疏:“云以事名之者,以其唱获故名获者也。”
(3).射中靶心者。仪礼·乡射礼:“拾发以将乘矢。获者坐而获。” 贾公彦 疏:“射著禽兽为获,获则得也……射著正鵠亦曰获。”
(4).谓逃亡而被抓获,没为奴婢的人。初学记卷十九引 汉 应劭 《风俗通》:“获者,逃亡获得,为奴婢者也。”
《漢語大詞典》:钩致(鉤致)
(1).求取;招致。 唐 韩愈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鉤致。” 宋 叶适 《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故世人之与公遇者,多异公所为而已。然莫能鉤致公以轩輊之者,遂以此终其身。” 明 宋濂 《跋郑公墓铭》:“乡人 赵温叔 为相,雅欲相鉤致,亦未肯就。” 清 龙启瑞 《何雨人家传》:“其党先期受君鉤致,或反为我用。”
(2).用钩子钩取。 明 马愈 《马氏日钞·蟹芦图》:“沙狗小若彭蚏,见人輙走入沙穴,鉤致不可得。”
(3).串通勾结。明史·蜀王椿传:“前代 两川 之乱,皆因内地不逞者鉤致为患。”
《漢語大詞典》:徵乞
求取。 明 李东阳 《杂记》:“至於姻戚乡党,转相徵乞,动成卷帙,其辞亦互为蹈袭,陈俗可厌。”
分類:求取
《漢語大詞典》:征乞
求取。
分類:求取
《漢語大詞典》:征须(徵須)
求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世有魂神,示现梦想,或降童妾,或感妻孥,求索饮食,徵须福佑,亦为不少矣。”
分類:求取
《漢語大詞典》:徼取
求取;攫取。金史·萧拱传:“ 海陵 为宰相,徼取人誉,荐大臣子以为达官,遂以 拱 为礼部侍郎。”
分類:求取攫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