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秋千节(鞦韆節)
清明节的别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三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罗衣。清明则鞦韆节也。带杨枝于髩, 坤寧宫 后,及各宫皆安鞦韆一架。” 清 陈维嵩 《天门谣·汲县道中作》词:“已过鞦韆节,看汲冢苔钱铺纈。”
分類:清明节
《国语辞典》:民族扫墓节(民族扫墓节)  拼音:mín zú sǎo mù jié
清明节的别称。参见「清明节」条。
分类:清明节
《国语辞典》:扫墓节(扫墓节)  拼音:sǎo mù jié
清明节的别称。原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西元一九三五年国民政府定都后,为慎终追远和崇敬祖先,乃定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参见「清明节」条。
《國語辭典》:清明  拼音:qīng míng
1.清澈明净。《荀子。解蔽》:「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唐。元稹〈西县驿〉诗:「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2.天下太平,政治有法度。《诗经。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3.精神清朗。如:「神志清明」。《淮南子。主术》:「夫人主之听治也,清明而不闇,虚心而弱志。」
4.声音清澈响亮。唐。羊士谔 郡中即事诗三首之一:「鼓角清明如战垒,梧桐摇落似贫居。」
5.二十四节气之一。国历四月五日或六日。
《漢語大詞典》:清明风(清明風)
谓东南风。《淮南子·天文训》:“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史记·律书:“清明风居东南维,主风吹万物而西之。”
分類:东南风
《國語辭典》:踏青  拼音:tà qīng
春日到野外郊游。古时踏青的日子因各地习俗不同而有差异,后世多以清明节前后出游为踏青,故清明节也称为「踏青节」。金。吴激 浣溪沙。绣馆人人倦踏青词:「绣馆人人倦踏青,粉垣深处簸钱声。」《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三月上踏青之鞋,于今不改。」
《國語辭典》:新火  拼音:xīn huǒ
1.换季时,新取之火称为「新火」。《北史。卷三五。王慧龙传》:「以此推之,新火旧火,理应有异。」
2.唐宋时,例于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唐。杜甫〈清明〉诗二首之一:「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浮客船。」宋。苏轼〈徐使君分新火〉诗:「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漢語大詞典》:改火
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又称改木。亦用以比喻时节改易。论语·阳货:“旧穀既没,新穀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 刘宝楠 正义引 徐颋 《改火解》:“改火之典,昉於上古,行於三代,迄於 汉 ,废於 魏 晋 以后,復於 隋 而仍废……盖四时之火,各有所宜,若春用榆柳,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人易以生疾,故须改火以去兹毒,即是以救疾也。” 唐 史延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九天初改火,万井属良辰。” 宋 司马光 《晋阳三月未有春色》诗:“清明空改火,元巳漫浮觴。”
《國語辭典》:明眼  拼音:míng yǎn
清明节日,将柳条插在门上的习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清明节》:「家家以柳条插于门,名之曰明眼。」
《國語辭典》:明前  拼音:míng qián
一种绿茶。清明节前采取的细嫩芽尖制成。也称为「莲心」。
《国语辞典》:寒食节(寒食节)  拼音:hán shí jié
每年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晋文公时为求介之推出仕而焚林,之推抱木而死,全国哀悼,于是乃定是日禁火寒食。见《艺文类聚。卷四。岁时中。寒食》引晋。陆翙《邺中记》。因介之推有龙蛇歌,故也称为「龙歌节」。也称为「冷节」、「寒食」。
《國語辭典》:断火(斷火)  拼音:duàn huǒ
禁炊。旧俗寒食节,禁火三天,一概冷食。《艺文类聚。卷四。岁时中。寒食》引晋。陆翙〈邺中记〉:「并州俗,冬至后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一。寒食》:「禁其烟,周之旧制;不断火,魏之新规。」也称为「断烟」。
《國語辭典》:寒食  拼音:hán shí
1.约在清明前一、二日。参见「寒食节」条。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二月》:「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宋。王禹偁 寒食诗:「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2.吃冷的食物。《后汉书。卷六一。周举传》:「太原一郡,旧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
《漢語大詞典》:柳圈
我国传统风俗,清明节用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谓可去毒避邪。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忠志:“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蠆毒。” 宋 张炎 《庆春宫》词序:“都下寒食,游人甚盛,水边花外,多丽环集,各以柳圈祓禊而去,亦 京洛 旧事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我老汉姓 柳 ,飘零半世,最怕的是‘柳’字。今日清明佳节,偏把箇柳圈儿套住我老狗头。”
《国语辞典》:小上坟(小上坟)  拼音:xiǎo shàng fén
1.冬季扫墓,为与清明节扫墓区别,故称为「小上坟」。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到那冬年时节,月一十五,孩儿又小上坟呵。」
2.戏曲剧目。叙述刘禄景赴京应试,久而不归,妻子萧素贞以为丈夫已死,便上坟哭祭,后刘及第而返,夫妻团圆的故事。平剧、徽剧及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
《漢語大詞典》:巡风会(巡風會)
苏州 民俗。 苏州 虎丘 山塘 清明节庙会的活动项目之一。挑选长相端好衣着鲜丽的孩童,或骑马,或赤脚站立人肩,在庙会上巡行兜风,以夸示风采。 清 顾禄 清嘉录·山塘看会:“选小儿女之端好者,结束鲜华,赤脚站立人肩,或置马背,号为巡风会。”
《漢語大詞典》:歇帐(歇帳)
宋 代清明节于御前表演的一种游艺节目。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忽有爆仗响,又復烟火出,散处以青幕围绕,列数十辈,皆假面异服,如祠庙中神鬼塑像,谓之歇帐。”
《国语辞典》:节蛋(节蛋)  拼音:jié dàn
旧时过清明节所准备的蛋。有画蛋、雕蛋两种。画蛋可食用,于蛋壳上图绘花纹;雕蛋供玩赏用,蛋只镂空后,可在蛋壳上雕刻。画蛋、雕蛋之俗盛行于江、粤等地,民国以后该俗渐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