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阶级(階級)  拼音:jiē jí
1.阶梯的层级。如:「这阶梯一共有几个阶级?」
2.官位薪俸的等级。《后汉书。卷八○。文苑列传下。边让》:「天授逸材,聪明贤智,阶级名位,亦宜超然。」
3.社会成员依职业属性、经济收入、生活水准、利益与价值观相近而形成的不同群体,如「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工人阶级」等。
《國語辭典》:顿挫(頓挫)  拼音:dùn cuò
停顿或急促收音。晋。陆机〈文赋〉:「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老残游记》第一○回:「听那角声,吹得呜咽顿挫,其声悲壮。」
《國語辭典》:科段  拼音:kē duàn
1.手段。《水浒传》第二一回:「押司不要使这科段。这唐牛儿捻泛过来。你这精贼也瞒老娘!正是鲁般手里调大斧。」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如今被俺使个科段,将他撚出门去。」
2.文章的段落。《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论文上》:「韩不用科段,直便说起去至终篇,自然纯粹成体,无破绽。」
《國語辭典》:顿段(頓段)  拼音:dùn duàn
整体,有规模的。元。乔吉《扬州梦》第三折:「受用些成顿段暮雨朝云,拜辞了有拘束玉堂金马。」
分類:段落
《國語辭典》:区段(區段)  拼音:qū duàn
区域、段落。如:「由于开发迅速,这个区段的地价节节高升。」
分類:段落
《國語辭典》:若夫  拼音:ruò fú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1)承接。《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文选。左思。蜀都赋》:「若夫王孙之属,郤公之伦,从禽于外,巷无居人。」(2)转折。《礼记。射义》:「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孟子。离娄下》:「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分類:至于段落
《國語辭典》:一回  拼音:yī huí
1.一次。《三国演义》第八回:「卓往来长安,或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公卿皆候送于横门外。」《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这一回朝廷奉旨要甄别在监读书的人,所以六堂合考。」
2.一会、片刻。《三国演义》第四回:「众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讫。」《儒林外史》第六三回:「这会子有事,不和你说,我干事去了。一回再打发人来请。」
3.章回小说一个篇目称为「一回」。
《漢語大詞典》:一出
(1).谓出生或出现一次。《商君书·农战》:“今夫螟螣蚼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不食。”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老子 授之於 元君 , 元君 曰:‘此道至重,百世一出,藏之石室。’”
(2).谓出行或出来任事。“一”,语气助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故 子贡 一出,存 鲁 、乱 齐 、破 吴 、彊 晋 而霸 越 。” 宋 陆九渊 《陆修职墓表》:“介其乡之贤者致礼以延公,公却之再三,请益固,公为一出, 桐岭 学者於是变而乐义理之言。”
(3).完全出于。史记·吕太后本纪:“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4).一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有人道上见者,问云:‘公何处来?’答曰:‘今日与 谢孝 剧谈一出来。’”
(5).犹一套。景德传灯录·潭州云岩昙晟禅师:“ 药山 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我亦弄得。’师曰:‘和尚弄得几出?’曰:‘我弄得一出。’”
(6).传奇剧本结构上的一个段落。《醒世姻缘传》第六九回:“摆酒唱戏,公同饯行。当中坐首席的点了一本《荆釵》,找了一出《月下斩貂蝉》,一出《独行千里》,方各散席回房。”
《国语辞典》:一节(一节)  拼音:yī jié
1.从元旦到端午、从端午到中秋、从中秋到年底,旧俗称每一期间为「一节」。
2.事情的一端、一部。《红楼梦》第六二回:「宝玉便笑著将方才吃的饭一节告诉了他两个。」
3.物品的一段。也作「一节子」、「一节儿」。
4.文章的某一段落。
5.一堂课。如:「老师因事请假,下星期要补一节课。」
《國語辭典》:一本  拼音:yī běn
1.同源。《孟子。滕文公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
2.校勘用语。指另一个版本。如:「一本作某某。」
3.表示数量的多寡:(1)文书一册。《儒林外史》第一回:「危老爷已自问了罪,发在和州去。我带了一本邸抄来与你看。」(2)草木一株。如:「腊梅一本」。(3)戏曲一折或数折合成的一个段落。《儒林外史》第二回:「点了一本戏,是梁灏八十岁中状元的故事。」
4.完全根据。《新五代史。卷六○。职方考》:「盖得其要,则虽万国而治,失其所守,则虽一天下不能以容,岂非一本于道德哉!」
《漢語大詞典》:一场(一場)
表数量。犹一回,一番。 唐 白居易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诗:“谁能闻此来相劝?共泥春风醉一场。”《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若是押发人是个学舌的,就有一场是非出来。”红楼梦第三二回:“别是想起什么来,生了气,叫他出去教训一场罢?” 巴金 《家》二九:“我想起她死得可怜,偷偷买点钱纸给他烧,也不枉生前跟她好一场。”
(1).指一次科场考试。 唐 白居易 《选人入试继烛判对》:“将期百鍊之后,思苦弥精;何意一场之中,心劳愈拙。”金史·选举志一:“ 承安 四年,上諭宰臣曰:‘一场放二状元,非是。’”
(2).表数量。指某些活动的一个场次。如:一场电影;一场球赛。
(3).戏剧中的一个段落亦称一场。
《漢語大詞典》:一通
(1).表数量。用于文章、文件、书信、电报。 汉 班昭 《女诫》:“閒作《女诫》七章,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裨助汝身。” 唐 元稹 《为萧相国谢太夫人国号告身状》:“恩赐臣母国号告身一通。”儒林外史第九回:“连忙将案寻出,用纸誊写一通递与他。” 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弄到第二天我们的 尹大都督 便下了一通罪己诏,深深的把 杨总监 褒奖了一场。”
(2).表数量。用于器物。《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今若立一通石碑在亭中,别请当今名笔写此三字在内,可垂永久。”
(3).表数量。表动量。犹一遍,一次,一阵。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天子闻之大喜,再命 李白 对番官面宣一通,然后用宝入函。”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只在新近因为白得了一个月的薪水这才发狠买来的太平御览上查了一通,到底查不着。” 瞿秋白 《慈善家的妈妈》:“他愤恨极了,就跑上慈善家的大门,破口大骂了一通。”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有些同志却在那里‘无的放矢’,乱放一通,这样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坏。”
(4).表数量。击鼓的一个段落。 明 杨慎 丹铅总录·琐语:“鼓三百三十槌为一通,鼓止角动,吹十二声为一叠,故 唐 诗有叠鼓鸣笳之句。出《卫公兵法》。”
(5).全部,通通。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十六:“我看不如咱们站起队来教武委会主任挑,把不能用的挑出去,余下咱们一通去!”
《漢語大詞典》:大段
(1).大部分。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养羊:“﹝乳皮﹞下汤又研,亦下冷水,纯是好酥。接取,作团,与大段同煎矣。”大段,指抨酥时所得的大量酥油。 宋 陈师道 《后山丛谈》卷一:“ 邢 洛 之北,游骑侵掠。 大名 东北县分,老小大段惊移。”
(2).形容数量多。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夫我竭此大段心思,不可不谓经营惨澹,而人莫之则傚者,其故何居?”
(3).重要的;主要的。 唐 张固 《幽闲鼓吹》:“后有大段事,勿与少年郎议之。”朱子语类卷十三:“世事无时是了,且拣大段,无甚紧要底事,不要做。”
(4).犹大略,大体。朱子语类卷三:“道家修养有这説,与此大段相合。”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上自王公贵人,下至妇人女子,每谈禪拜佛,无不洒然色喜者,然大段有二:血气已衰,死生念重……而藉手苦空之教,冀为异日轮迴之地。”
(5).犹言十分。 宋 范仲淹 《与指使魏佑书》:“ 偃师 七郎抛却母,必是大段不易。” 宋 苏轼 《答王定国书》:“如国手棋,不须大段用意,终局便须赢也。”朱子语类卷四九:“如 子贡 在当时想是大段明辨,果断通晓事务,歆动得人。”
(6).较长的段落。 张庚 《向〈十五贯〉的成功经验学习》:“大段的唱减少了;无论在舞台上或本子上,看起来都感觉得非常简练易懂。”
(7).谓绣缎。段,通“ 缎 ”。 清 梅曾亮 《礼部尚书李公墓碑》:“十六年大考,赏大段,迁赞善中允,任 贵州 学政。”
《國語辭典》:小节(小節)  拼音:xiǎo jié
1.细微琐碎的事情或行为。如:「不拘小节」。《荀子。王制》:「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大节是也,小节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
2.计算音乐最基本、有规律的节奏单位。表示乐曲强弱起伏的基本结构,每个小节内含有和拍号标明的拍子数相同的节拍。bar、measure中译名。
3.手指、足趾的首节。《黄帝素问灵枢经。卷一○。邪客》:「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
《國語辭典》:小结(小結)  拼音:xiǎo jié
临时的小总结。如:「综合方才各位的意见,我来做一个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