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舌耕
(1).旧时称以授徒讲学谋生。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贾逵 ﹞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於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 贾逵 非力耕所得,诵经口倦,世所谓舌耕也。”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先生本舌耕,文字浩千顷。”镜花缘第二七回:“况令郎身入黌门,目前虽以舌耕为业……焉知令郎不联捷直上?”
(2).指说书。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引子:“由是有説者纵横四海,驰骋百家,以上古隐奥之文章,为今日分明之议论。或名演史,或谓合生,或称舌耕,或作挑闪,皆有所据,不敢谬言。”
(3).指读书勤奋。 宋 晁载之 《续谈助》卷一引洞冥记:“ 黄安 , 代郡 人也。早自卑猥,不处人间,执鞭荆而欲书,乃画地以记其数,一夕,地成池。时人曰: 黄安 舌耕。”
《漢語大詞典》:打谈(打談)
宋 元 时代称在街市演唱或说书。《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二折》:“我也不曾读书,我则听的那打谈的説 武王 立天下,寻访着 孟津 老姜 。”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卷二:“ 沈屯子 偕友入市,听打谈者説 杨文广 围困 柳州 城中,内乏粮餉,外阻救兵,蹙然踊叹不已。”《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又有那站高坡打谈的词曲 杨恭 ,到看这搧响鈸游脚僧演説 三藏 。”
《漢語大詞典》:一回
(1).一次;一度。 唐 贺知章 《逸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唐 孟郊 《怨别》诗:“一别一回老,志士白髮早。”红楼梦第五四回:“﹝炮仗﹞放罢,然后又命小戏子打了一回莲花落。”
(2).一会儿。《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方才叫住 郭立 ,相问了一回。”《水浒传》第一○二回:“今晚才到家,一回儿又做甚麼来?”《海上花列传》第一回:“一回説要看戏,一回説要吃酒。” 丁西林 《一只马蜂》:“她一回儿要到外边买些水果,一回儿想叫家里送点鸡汤。”
(3).章回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每一章称为一回。说书的一个段落也叫一回。
《漢語大詞典》:才人
(1).有才能的人,有才情的人。 汉 王充 论衡·书解:“故才人能令其行可尊,不能使人必法己。” 南朝 齐 王融 《报范通直》诗:“ 三楚 多秀士, 江 上復才人。”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百代而下,才人学士,追之莫逮,取之不穷。” 清 方苞 《孙徵君年谱序》:“自古豪杰、才人以至义侠、忠烈之士不得其死者众矣。”
(2).宫中女官名,多为妃嫔的称号。 汉 置, 晋 代爵视千石以下, 唐 为宫官正五品,后升正四品,嗣后历代多曾沿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令故美人、才人得幸者十人从居。”晋书·宣帝纪:“﹝ 正始 ﹞九年春三月,黄门 张当 私出掖庭才人 石英 等十一人,与 曹爽 为伎人。” 唐 杜甫 《哀江头》诗:“輦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明 杨焯 《宣德窑脂粉箱歌为莱阳姜仲子赋》:“ 成都 宫扇展琉璃, 景德 磁盆嵌珠寳。官哥定汝皆名窰,才人捧出盛仙桃。”红楼梦第四回:“除聘选妃嬪外,在世宦名家之女,皆得亲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宫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3). 宋 元 称话本杂剧的编者或说书艺人。 元 《宦门子弟错立身》戏文,作者标“古杭才人新编”。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八:“近者伶官 刘子才 蓄才人隐语数十卷。”
《漢語大詞典》:说法(説法)
(1).宣讲宗教教义。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鸠摩罗什:“ 什 以説法之暇,乃寻访外道经书。”《西游记》第五八回:“都到七宝莲臺之下,各听 如来 説法。”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九章:“盖佛为 提谓 、 波利 二人説法,全在劝善种福。”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抬出祖宗来说法,那自然是极威严的。”
(2).说书的方法。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四:“说法是照本宣科,十分单纯的。”
(3).措词。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我如今把这做戏子的话藏起不要説,也并不必説他家弄行头。只説他是个举人,不日就要做官;家里又开着字号店,广有田地。这个説法好么?” 鲁迅 《花边文学·“大雪纷飞”》:“倘若要‘对证古本’,则《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八章:“我觉着,一样的话,几样说法,千万别把事儿弄僵了。”
(4).意见;见解。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故此临行谆谆的嘱咐公子,无论骡夫怎样箇説法,务必等他回来见面再行。”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他也想起了昨儿下晚县委的争论,他是完全同意 张政委 的说法的。”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朝鲜同志》:“我根本不同意你这个说法。”
《漢語大詞典》:且说(且説)
犹言却说;姑且先说。 宋 元 说书人于接续前事,新起话头时常用之,后亦为章回小说的习用套语。《宣和遗事》前集:“且説 唐尧 、 虞舜 是劈初头第一箇皇帝。”《水浒传》第一回:“且説 东京 城里城外军民死亡大半。”《三国演义》第一回:“且説 张角 一军,前犯 幽州 界分。”红楼梦第四五回:“正经説的都没説,且説些‘陈穀子,烂芝麻’的。” 鲁迅 《三闲集·怎么写》:“这回且说我看《这样做》。”
《漢語大詞典》:说话(説話)
1.用语言表达意思;发表见解。 唐 白居易 《老戒》诗:“矍鑠夸身健,周遮説话长。”《三国志平话》卷上:“ 关公 见 飞 非草次之人,説话言谈,便气和酒尽。” 丁玲 《梦珂》三:“于是这羞惭竟把她弄得麻木了起来,她不知应如何说话和动作了。”《〈王西彦小说选〉自序》:“一个作家总是用作品向读者说话,他无须在作品以外再多事絮叨。”
2.闲谈。 元 周德清 《红绣鞋·赏雪偶成》曲:“共妾围炉説话,呼童扫雪烹茶。”红楼梦第十九回:“咱们斯斯文文的躺着説话儿。”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他们有的叫二姨,有的叫二姐,有的叫二妺;大家乱叫了一阵,一同到北房里说话。”
3.说理;交涉。 元 吴弘道 《上小楼·闺庭恨别》曲:“若到家,下的马,如何干罢,和这喫敲才慢慢的説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你好好去看养。若瘦了牛畜,要与你説话的。”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第二场:“那里说话去!县长和咱们少东家是好朋友,这就是衙门口,你到那里说话去!”
4.指责;非议。《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我受了亲眷们许多訕笑,怎么那老者最哀怜我的,也发起説话来。”
5.泛指议论,评说。 鲁迅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三)》:“厨司做出一味食品来,食客就要说话,或是好,或是歹。”
6.话;言辞。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词:“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説话?” 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我有説话,要和你讲哩。”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説话。” 胡适 《跋朱我农来信》:“此次读了老兄的长函,我觉得增长了许多见识,没有什么附加的意见,也没有什么可以驳回的说话。”
7.即近代的说书。 唐 宋 人称“説话”。 唐 郭湜 《高力士传》:“每日上皇与 高公 亲看扫除庭院,芟薙草木,或讲经论议,转变説话。”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説话者,谓口説古今惊听之事,盖 唐 时亦已有之。”
8.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此本説话,出在 祝枝山 《西樵野记》中。”
9.(对人、对事)认为不对因而不满意的想法、看法。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自悔》:“这几日,与寃家有些儿説话,他不来便不来,我也不伏气去叫他。”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起初 满生 在家,大郎无日不与他同饮同坐,毫无説话。” 徐特立 《加紧农村工作是战胜之最大保证》:“所以有人说:‘穿长衫的人自己不去当兵,却叫人家去当兵。’乡下人都不肯接受他们的说话。”
10.说话的一会儿时间。比喻时间相当短。 郭小川 《昆仑行》诗:“祖国一旦有事,我们说话就到!” 邓友梅 《那五》十二:“你看这局势,说话不就改天换地了?”
11.指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有一等轻薄的道:‘那女儿闻得先与他有须説话了,后来配他的。’”
12.事情。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八:“如今就想不出这么个可出头的人来。有几个能写能算、见过世面、干得了说话的,又差不多跟人家近,跟咱远。”
《漢語大詞典》:说书(説書)
(1).解说经书。墨子·耕柱:“能谈辩者谈辩,能説书者説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宋 王安石 《都官郎中致仕周公墓志铭》:“故相 张士逊 荐公説书国学,且諭公见执政,公固谢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史载之方题跋》:“ 太祖 召 郭无为 於 崇政殿 説书。”
(2).官名。专司在帝王之侧讲说经书。宋史·职官志二:“ 崇政殿 説书:掌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徵 建寧 处士 彭炳 为 端本堂 説书。”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上:“ 宋 、 金 、 元 皆有 崇政殿 説书之官,其职有类经筵讲官而秩稍卑, 程伊川 、 杨龟山 、 游酢 皆为此官。”
(3).论说书法。 唐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予传授笔法之老舅 彦远 曰:‘吾闻昔日説书,若学有工而跡不至。’”
(4).表演评书、评话、弹词等。 清 孔尚任《桃花扇·听稗》:“兄可知道 泰州 柳敬亭 ,説书最妙。”《老残游记》第二回:“明儿 白妞 説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五三章:“每天晚上,总有这么几个不三不四的人,跑来听 黄三 说书。”
《漢語大詞典》:合生
(1). 唐 代一种以歌咏为主,伴随舞蹈的伎艺。新唐书·武平一传:“伏见胡乐施於声律,本备四夷之数,比来日益流宕,异曲新声,哀思淫溺。始自王公,稍及閭巷,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合生:“﹝ 唐 ﹞ 中宗 宴 两仪殿 ,胡人 袜子 、 何懿 倡‘合生’,歌言浅秽……即是‘合生’之原,起自 唐中宗 时也。”
(2).亦作“ 合笙 ”。 宋 代说书的一个流派。艺人当场指物赋诗,也称唱题目。其内容滑稽并含讽劝意味的,叫乔合生。 宋 洪迈 《夷坚支乙志·合生诗词》:“ 江 浙 间路岐伶女,有慧黠知文墨能於席上指物题咏应命輒成者,谓之合生;其滑稽含玩讽者,谓之乔合生。”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合生与起令、随令相似,各占一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色色有之。”
《漢語大詞典》:听书(聽書)
(1).听人讲解经书。 唐 赵璘 因话录·角:“ 彦范 笑而倾饮,满似酣,则语 穆 曰:‘不用搬石,且来听书。’遂与剖析微奥,至多不倦。”
(2).泛指听教师讲解课文。 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以文字做中心之教科书实便于先生讲解,学生静听。于是讲书、听书、读书,便等于正式教育而占领了几乎全部之时间。”
(3).听说书人说书。 羽山 徐昌霖 《东风化雨》第一部九:“ 王先生 ,你也喜欢听书吗?”
《漢語大詞典》:瞽史
(1).乐师与史官的并称。周礼·秋官·大行人:“九岁属瞽史,諭书名,听声音。”国语·周语上:“瞽史教诲,耆艾修之。” 韦昭 注:“瞽,乐太师;史,太史也。” 汉 贾谊 新书·保傅:“瞽史诵诗,工诵箴諫。” 清 戴名世 《盲者说》:“古之瞽史教诲,师箴,瞍赋,矇诵,若 晋 之 师旷 , 郑 之 师慧 是也。” 章炳麟 《官制索隐》:“於是乎置御史,既掌刺探,亦兼记録,且其人又必明习文字者也,故‘属瞽史,諭书名’。”
(2).说书的瞎子。 唐 柳宗元 《〈贞符〉序》:“其言类淫巫瞽史,誑乱后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 李青霞 , 眉州 人,襁褓失明……为渔所得。至十载为人佣磨。有瞽史倚琵琶説往事,携之去,雅善其艺。”
《漢語大詞典》:演义(演義)
(1).阐发义理。后汉书·逸民传·周党:“ 党 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王刻日请 晓 于 黄龙寺 演义。”
(2).根据史事、传说敷衍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为古代小说的一种体裁。如《三国演义》等。《封神演义》第一回:“大小英灵尊位次, 商 周 演义古今传。”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文章有本:“传奇演义,即诗歌纪传之变而为通俗者。”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逃出 北京 ,躲进 厦门 ,只在大楼上写了几则《故事新编》和十篇《朝花夕拾》。前者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后者则只是回忆的记事罢了。”
(3).指表演说书、弹词等。 清 吴伟业 《柳敬亭传》:“夫演义虽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万类,不与儒者异道。”
(4).阐发;铺陈。 鲁迅 《花边文学·奇怪》:“﹝男女﹞不同泳,不同行,不同食,不同做电影,都只是‘不同席’的演义。”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八:“接着就本着牺盟会行动纲领的精神,用老百姓的话演义了一番,说得全村男男女女都知道牺盟会是干甚的了。”
《漢語大詞典》:说三分(説三分)
宋 代都市中说话(说书)题材之一。专说 三国 故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技艺:“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卖 ,五代史。”
《漢語大詞典》:扣子
亦称“ 扣儿 ”。 1.条状物打成的结。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还怕他挣开了绳头儿,又把西边窗欞上那根空绳子解下来,十字八道的背了几个死扣儿。”
(2).纽扣。 曹禺 《日出》第四幕:“ 张乔治 走出来,穿着最讲究的西服,领带散着,背心的扣子没有扣好。” 卞之琳 《翻一个浪头·从乡村出发》诗:“他们掉一颗扣子,我们抢着缝好。”
(3).预设的圈套。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邓九公 是昨日合老爷搭就的伏地扣子。”
(4).比喻心里的疙瘩或嫌隙。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只是他心里的劲儿一时背住扣子了,转不过磨盘儿来。” 老舍 《全家福》第一幕:“看,你还是没解开扣儿!”
(5).章回小说或说书在最紧张、热闹时突然停顿的关节处。又称关子。 赵树理 《〈三里湾〉写作前后》三:“评书的作者和艺人,常用说到紧要关头停下来的办法来挽留他们的听众……叫做‘扣子’,是根据听书人以听故事为主要目的的心理生出来的办法。”
《漢語大詞典》:女先
女先生。旧称以算命、说书等为业的女子。《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又唤了一个长来走动的算命女先。”红楼梦第四三回:“园中人都打听得 尤氏 办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説书的女先儿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