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节目(節目)  拼音:jié mù
1.树木枝干交接而纹理缠结的地方。《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晋书。卷四五。列传。和峤》:「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2.泛指各种活动的项目。如:「晚会的节目即将登场,请来宾就座。」
《國語辭典》:款项(款項)  拼音:kuǎn xiàng
1.经费、钱财。《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吾兄可有什么妙策,筹些款项?」《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如果可以一劳永逸,何不另酬一笔款项,把百姓迁徙出去呢?」
2.法令、规章或契约等的条文项目。如:「与人订契约时,每条款项都必须深入了解。」
《國語辭典》:修身  拼音:xiū shēn
涵养德性,以淑善其身。唐。元稹〈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
《漢語大詞典》:脩身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儒家以修身为教育八条目之一。易·复:“象曰:不远之復,以脩身也。”礼记·大学:“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史记·五帝本纪:“﹝ 高辛 ﹞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 唐 韩愈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士之脩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前古已来,不可胜数。” 清 王筠 《菉友臆说》:“脩身之功尚欠,大德澟澟然矜持之,一定不敢踰;小德繁琐,或有照顾不到处,则出矣。”
《漢語大詞典》:转写
常用于发表或传送更为无形的新闻条目的机构。例如:打字机甚至已经成为把诗歌写在纸上的直接手段。
《國語辭典》:序目  拼音:xù mù
1.目次、目录。
2.序言和目录。
《漢語大詞典》:奏目
奏事的条目。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谬误:“ 黄宗旦 晚年病目,每奏事,先具奏目,成诵於口。” 元 萨都剌 《题进士索士严诗卷》诗:“故人传奏目,请便趣行装。”《元典章·礼部四·蒙古学》:“省部臺院凡有奏目用蒙古字写。”
分類:奏事条目
《漢語大詞典》:条领(條領)
条目要领。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一:“题之纸墨,直止録条领耳。”
分類:条目要领
《漢語大詞典》:条秩(條秩)
条目次第。 章炳麟 《论式》:“ 董仲舒 《深察名号》篇,略本 孙卿 ,为己条秩,然多傅以疑似之言。”原注:“如言王有五科:皇科,方科,匡科,黄科,德科;君有五科:元科,原科,权科,温科,羣科,虽以声训,傅会过当。”
《漢語大詞典》:条会(條會)
条目大纲。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八》:“案支费必有目,其创而增于前孰最重?蠹坏必有原,其积而至于今孰最深?广费因何论而兴?积坏至何事而见?今修復用何策是?欲樽约自何道始?二君负经济之学有閒矣,幸悉心科别其条会,而折诸理以对,覬于世有补焉。”
分類:条目大纲
《漢語大詞典》:条汇(條彙)
条目类别。新唐书·儒学传中·徐坚:“与 徐彦伯 、 刘知几 、 张説 与脩《三教珠英》,时 张昌宗 、 李嶠 总领,弥年不下笔, 坚 与 説 专意撰综,条汇粗立,诸儒因之乃成书。”
分類:条目类别
《國語辭典》:款目  拼音:kuǎn mù
1.分条列举的账目。
2.在目录卡或其他纸片上,著录关于某书的各事项,此著录事项称为「款目」。
分類:帐目条目
《國語辭典》:义项(義項)  拼音:yì xiàng
字典词典中,同一个词目内按意义的差别,列举出的各个项目。如:「这个词同时存在有本意和引申义,其义项必须分成两个。」
《漢語大詞典》:文案孔目
文书与档案的条目。 唐 刘知几 史通·题目:“至 范曄 举例,始全録姓名,歷短行於卷中,丛细字於标外。其子孙附出者,注於祖先下,乃类俗之文案孔目,药草经方,烦碎之至,孰过於此。”
《国语辞典》:三纲八目(三纲八目)  拼音:sān gāng bā mù
三纲指〈大学〉中「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领;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