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季节(季節)  拼音:jì jié
一年中按气候、农事等划分,具有某种特点的时期。如:「农忙季节」。晋。夏侯湛〈雷赋〉:「伊朱明之季节兮,暑熏赫以盛兴。」
《國語辭典》:靠天  拼音:kào tiān
依赖天命。宋。史弥宁《友林乙稿。丁丑岁中秋日劭农于城南得五绝句五首之三》:「人事当先莫靠天,早修陂堰贮清泉。」
《漢語大詞典》:天期
(1).上天规定的时期。古人行事常委之天命,故称。诗·大雅·大明“肆伐大 商 ,会朝清明” 汉 郑玄 笺:“以天期已至,兵甲之强,师率之武,故今伐 殷 。”
(2).指时序中适于作某事的时机和气候条件。周礼·地官·遂师“巡其稼穡而移用其民,以救其时事” 汉 郑玄 注:“而有天期、地泽、风雨之急。”
(3).指皇帝规定的期限。《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奉天期兮不得须臾。”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奉天子期,当死,不得復延年。”
《漢語大詞典》:五韪(五韙)
亦作“ 五是 ”。亦作“ 五氏 ”。 犹言五者。指雨、暘、燠、寒、风五种气候。《书·洪范》:“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敍。”后汉书·荀爽传:“五韙咸备,各以其敍矣。” 李贤 注:“韙,是也……五是来备,各以其敍也。”《后汉书·李云传》:“臣闻皇后天下母,德配坤灵,得其人则五氏来备,不得其人则地动摇宫。” 晋 张华 《食举东西厢乐诗》之七:“五韙来备,嘉生以遂。”
分類:种气气候
《漢語大詞典》:岁气(歲氣)
一年的气候。《后汉书·郎顗传》:“靁当发声,发声则岁气和,王道兴也。”
分類:一年气候
《漢語大詞典》:五和
(1).土气和顺。谓气候暖和之时。管子·幼官:“五和时节,君服黄色,味甘味,听宫声,治和气。” 尹知章 注:“土生数五,土气和,则君顺时节而布政。”
(2).政治和谐的五种表现。逸周书·大武:“政有四戚五和……五和,一有天无恶,二有人无郄、三同好相同,四同恶相助,五远宅不薄。”
(3).谓五味调和。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诗之三:“七均师无声,五和常主淡。” 任渊 注引《淮南子》曰:“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和焉。”
《漢語大詞典》:寒瘠
谓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今夫内外 蒙古 、 新疆 、 西藏 、 青海 ,大而寒瘠。”
《國語辭典》:病害  拼音:bìng hài
因气候环境、土壤不适宜,或细菌、病毒感染,导致植物的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称为「病害」。
《漢語大詞典》:和燠
和暖,气候温和。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沃野千里,四时和燠。”
《漢語大詞典》:隆烈
指气候寒冷。《汉书·扬雄传上》:“於是玄冬季月,天地隆烈,万物权舆於内,徂落於外。” 颜师古 注:“北方色黑,故曰玄冬。隆烈者,阴气盛。”
分類:气候寒冷
《國語辭典》:盂兰盆(盂蘭盆)  拼音:yú lán pén
佛教用语。意为倒悬。指饿鬼道众生活在像被倒吊般的痛苦中。为梵语Ullambana的音译。佛教徒于僧团结夏安居结束日(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丰盛的供品,供养三宝以救先人倒悬之苦,相传是出自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盂兰盆经》述说其事。在唐时,已将「盆」解为盛食物的器具,宋代民俗便演变成中元节祭祀祖先及占候之物。用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面编织成一个盆碗形以放纸钱等物的器具,称为「盂兰盆」。除了作祭祀之用外,在焚烧后,看盆倒所向,也可以占气候。
《漢語大詞典》:众气(衆氣)
指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即朝旦之气、日中之气、日没之气、夜半之气、天之气、地之气。《楚辞·贾谊〈惜誓〉》:“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 王逸 注:“众气,谓朝霞、正阳、沦阴、沆瀣之气也。”
《漢語大詞典》:徕服(徠服)
(1).谓生来适应本地水土气候。《楚辞·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徠服兮。” 王逸 注:“来服习南土,便其风气。”一说犹离靡,相连不绝。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九章·橘颂》注:“徠服犹离靡,非来服水土之意。”
(2).犹徕臣。汉书·武帝纪:“海外 肃眘 ,北发 渠搜 , 氐 羌 徠服。”
《漢語大詞典》:笳寒
形容气候严寒。 北周 庾信 《出自蓟北门行》:“笳寒芦叶脆,弓冻紵弦鸣。” 倪璠 注:“笳寒、弓冻,言北地之苦寒也。”
分類:气候严寒
《漢語大詞典》:阴负(陰負)
阴气败退。谓冬令的气候不能处于主宰的地位。逸周书·时训:“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化为蜃,水不冰,是谓阴负;地不冻,咎徵之咎;雉不入大水,国多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