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5,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相关
路人
知心
炎凉
互相
同志
沆瀣
相别
相连
神交
相得
相聚
相通
相同
物我
《國語辭典》:相关(相關)  拼音:xiāng guān
彼此关连。如:「休戚相关」。
《國語辭典》:路人  拼音:lù rén
路上的行人,不相关的人。唐。杜甫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之三:「路人纷雨泣,天意飒风飘。」唐。许浑 途经秦始皇墓诗:「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國語辭典》:知心  拼音:zhī xīn
1.彼此契合,互知心意。《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我在你家三十年,是你令先尊一个知心的朋友。」
2.知己的朋友。唐。李嘉祐 留别毗陵诸公诗:「知心从此别,相忆鬓毛斑。」《五灯会元。卷一五。云盖继鹏禅师》:「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國語辭典》:炎凉(炎涼)  拼音:yán liáng
1.气候冷热无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滍水注》:「地势不殊,而炎凉异致。」
2.比喻人情的冷暖。南朝梁。简文帝〈倡妇怨情诗十二韵〉:「含涕坐度日,俄顷变炎凉。」
3.比喻盛衰。宋。苏轼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诗二首之一:「解组归来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凉。」
《國語辭典》:互相  拼音:hù xiāng
彼此以同样的态度或行为对待对方。《三国演义》第二回:「却说十常侍既握重权,互相商议:但有不从己者,诛之。」《红楼梦》第六五回:「原来二马同槽,不能相容,互相蹶踶起来。」
《國語辭典》:同志  拼音:tóng zhì
1.志趣、志向相同。《后汉书。卷五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刘陶》:「陶为人居简,不脩小节。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好尚或殊,富贵不求合;情趣苟同,贫贱不易意。」也指志趣、志向相同的人。《红楼梦》第一二○回:「乐得与二三同志,酒馀饭饱,雨夕灯窗之下,同消寂寞。」
2.特指为追求共同理想而牺牲奉献,同属一个政党的成员。《孽海花》第二八回:「说明她的跟来并不来求爱,是来求死;不愿做同情,只愿做同志。凡可以帮助的,水里火里都去。」
3.同性恋者的代称。有时也泛称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等非异性恋群体。
《國語辭典》:沆瀣  拼音:hàng xiè
1.露气。《楚辞。屈原。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2.比喻气味相投。参见「沆瀣一气」条。清。王鹏运 沁园春。词汝来前词:「念百年歌哭,谁知我者?千秋沆瀣,若有人兮。」
《國語辭典》:沆瀣一气(沆瀣一氣)  拼音:hàng xiè yī qì
唐时崔沆为主考官,录取了崔瀣,人们因此笑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见宋。钱易《南部新书戊》。比喻气味相投,后多用于贬义。《孽海花》第三四回:「皓冬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
《漢語大詞典》:相别
谓彼此分别。 宋 苏轼 《和子由宿逍遥堂》序:“﹝余﹞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 庞老人 ﹞请众老人吃些酒食,各人相别。”
闹别扭。 元 本高明《琵琶记·伯喈拒婚》:“他势压朝班,威倾京国,你却与他相别;只怕他转日迴天,那时须有个决裂。” 钱南扬 校注:“别,即闹别扭之意。”
《國語辭典》:相连(相連)  拼音:xiāng lián
彼此连接。《红楼梦》第七二回:「因想这事非常,若说出来,奸盗相连。」也作「相联」。
《國語辭典》:神交  拼音:shén jiāo
1.彼此心意投合,但凭精神相交,不涉形迹。唐。徐坚《初学记。卷一八。交友第二。叙事》:「神交,冥契:袁宏山涛别传曰:『陈留阮籍,谯国嵇康,并高才远识,少有悟其契者,涛初不识,一与相遇,便为神交。』」《三国演义》第八二回:「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得间也。」
2.彼此慕名而未谋面的交谊。《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我两人神交已久,不比泛常。」
《國語辭典》:相得  拼音:xiāng dé
1.契合、投机。《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儒林外史》第二○回:「若遇清风明月的时节,便同他在前面天井里谈说古今的事务,甚是相得。」
2.相称。《易经。系辞上》:「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礼记。王制》:「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
《國語辭典》:相聚  拼音:xiāng jù
彼此会合。《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彊,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长兄先生,才得相聚,为什么便要去?」
《國語辭典》:相通  拼音:xiāng tōng
1.彼此连贯。《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宋。王安石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而深山长谷之水,四面而出,沟渠浍川,十百相通。」
2.与敌人勾结。《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朕闻抗在边境与敌人相通,今果然矣!」
《國語辭典》:相同  拼音:xiāng tóng
没有差别。唐。刘知几《史通。卷二。列传》:「又传之为体,大抵相同,而述者多方,有时而异耳。」《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公之谋,与吾意暗合,可谓英雄所见相同也!」
《漢語大詞典》:物我
彼此,外物与己身。列子·杨朱:“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明 沈鲸《双珠记·月下相逢》:“ 孔 门之乐,不拘物我,相与少叙,料无不可。”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是没有物我的区分,没有国族的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