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地下
(1).地面以下;地层内部。史记·大宛列传:“其东水东流,注 盐泽 , 盐泽 潜行地下,其南则 河 源出焉。”汉书·贡禹传:“及众庶葬埋,皆虚地上,以实地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荆州炮:“ 尹太守 乃於城中掘得大砲数十……按 康熙 中 顺承王 勒尔锦 守 荆州 ,闻 吴 逆至,踉蹌而归,盖当时所铸者,恐以资 吴 ,故埋瘞於地下。”
(2).谓政党、团体等处于非法、秘密活动状态。 胡愈之 《〈西行漫记〉中文重译本序》:“在这一时期,他( 埃德加·斯诺 )认识了 美国 著名的进步新闻记者 史沫特莱 ,还和 鲁迅 、 宋庆龄 以及一些中共地下党员有所接触。”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五:“ 上海 解放前一年,在地下时期,她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3).指阴间。吕氏春秋·直谏:“ 夫差 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 子胥 於地下!’” 唐 杜甫 《怀旧》诗:“地下 苏司业 ,情亲独有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太医:“生不能扬名显亲,何以见老母地下乎!”
(4).地面上。《水浒传》第四一回:“ 宋江 听得,便挺身出去,跪在地下。”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大家藉草就坐在地下。”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自己便踱出店外看那些车夫吃饭,见他们一个个蹲在地下,吃了个狼餐虎咽。”
《漢語大詞典》:吾党(吾黨)
(1).我的同乡。论语·子路:“ 叶公 语 孔子 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邢昺 疏:“言吾乡党中有直身而行者。”
(2).犹吾辈,吾俦。 唐 贾岛 《石门陂留辞从叔謩》诗:“何时临涧柳,吾党共来攀?” 严复 《论世变之亟》:“究吾党之所为,盖不至於灭四千年之文物。”
(3).我们的政党。 孙中山 《在梧州对国民党员的演说》:“吾党之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种。”
《漢語大詞典》:同志
(1).志趣相同;志向相同。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卓茂传:“初, 茂 与同县 孔休 、 陈留 蔡勋 、 安众 刘宣 、 楚国 龚胜 、 上党 鲍宣 六人同志,不仕 王莽 时,并名重当时。”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妾久疏谈笑,亦有此心,郎君言及,足见同志耳。”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吃散发源于 何晏 ,和他同志的,有 王弼 和 夏侯玄 两个人,与 晏 同为服药的祖师。”
(2).指志趣相同的人。周礼·地官·大司徒“五曰联朋友” 汉 郑玄 注:“同志曰友。” 宋 叶适 《司农詹公墓志铭》:“公率同志请於 周丞相 ,反覆极论,责以变通之理。”红楼梦第一二○回:“乐得与二三同志,酒餘饭饱,雨夕灯窗,同消寂寞。”
(3).指为共同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 黄葆桢 《杨哲商烈士悼歌》之五:“春秋大復仇九世,同志寥落谁商量。”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托洛斯基派的信》:“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 中国 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八章:“新加入的党员和团员,虽然在社里经常跟 剑平 四敏 一起工作,却不知道他俩是他们的同志。”
(4).同心人。指夫妻。 南朝 宋 鲍照 《代悲哉行》:“览物怀同志,如何復乖别。”
(5).指结为夫妇。《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舟人妄想能同志,一月空将新妇呼。”
(6).今用为彼此之间的通称。 胡采 《序〈在和平的日子里〉》:“我以为, 杜鹏程 同志就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如:同志,上火车站往哪儿走?7.犹同性。性质相同。 明 杨慎 《冶容诲淫》:“冶,销也。遇热则流,遇冷则合,与冰同志。”
《漢語大詞典》:书记(書記)
(1).指文字、书籍、文章等。史记·大宛列传:“ 安息 在 大月氏 西,可数千里……画革旁行,以为书记。”东观汉记·梁鸿传:“ 鸿 常闭户吟咏书记,遂潜思著书十餘篇。”后汉书·应劭传:“时始迁都于 许 ,旧章堙没,书记罕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诫兵:“ 颜氏 之先,本乎 邹 鲁 ,或分入 齐 ,世以儒雅为业,徧在书记。”
(2).指书牍。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废后因 孊 私赂遗 长 ,数通书记相报谢。”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妻善属文,能草书,时为 规 答书记,众人怪其工。” 宋 曾巩 《福州回曾侍中状》:“虽有心诚嚮往之勤,而无书记候问之礼。”
(3).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谋出股肱,任切书记。” 吕向 注:“书记谓文学之士也。” 唐 朱庆余 《送韦校书佐灵州幕》诗:“职已为书记,官曾校典坟。”《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但凡幕府军民事冗,要人商议,况一应章奏及书札,亦须要个代笔,必得才智兼全之士,方称其职,厚其礼币,奉为上宾,所以谓之幕宾,又谓之书记。” 清 孙枝蔚 《留别钱退山》诗:“忽到边城作书记,主人原不重文字。”
(4).专指担任抄写工作的人员。 孙犁 《秀露集·书的梦》:“后来在 北平 政府当了一名书记。这个书记,是当时公务人员中最低的职位,专事抄写,是一种雇员。”
(5).某些政党和团体的各级组织的负责人。
(6).书写;记载。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严遵美 ……其子仕 蜀 ,至閤门使,曾为一僧致紫袈裟。僧来感谢之,书记所谢之语于掌中,方属炎天,手汗模糊,文字莫辨。”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晁无咎 閒居 济州 金乡 ,葺东皋 归去来园 ,楼观堂亭,位置极萧洒,尽用 陶 语名目之,自画为大图,书记其上。”
《漢語大詞典》:党人(黨人)
(1).同乡里的人。庄子·外物:“ 演门 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 郭象 注:“党,乡党。”
(2).朋党。《楚辞·离骚》:“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后汉书·灵帝纪:“制詔州郡大举鉤党,於是天下豪桀及儒学行义者,一切结为党人。” 清 周亮工 《送宋去损返莆田》诗:“上书自附党人名, 北海 车前卖饼傖。”
(3).政党成员。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八:“我和 俄国 人的交际虽因俄语程度太坏,不十分广,却也认识十几个人,有是党人,有非党人的。” 李劼人 《暴风雨前》第三部分五:“其实, 成都 的革命党人,十之六七都在学界,吃亏的,也由于在学界的党人太多了些。”
《漢語大詞典》:政治
(1).政事得以治理;政事清明。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命。” 孔 传:“道至普洽,政化治理,其德泽惠施,乃浸润生民。” 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下:“有教然后政治也,政治然后民劝之。”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 周 田 皆以政治著闻,递迁大位。” 清 黄宗羲 《与康明府书》:“如此,则老父母之政治,与 昌黎 、 文惠 而为三矣。”
(2).政事的治理。宋书·沈攸之传:“至 荆州 ,政治如在 夏口 ,营造舟甲,常如敌至。” 明 方孝儒 《先府君行状》:“执政询以政治,乃惊曰:‘今列郡闕守长,而先生适至,朝廷之幸,吾安敢蔽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汤文正:“归自洗其堂廡曰:‘前令 郭琇 已死,今来者又一 郭琇 也。’其政治为之一变。”
(3).指治理国家所施行的一切措施。周礼·地官·遂人:“掌其政治禁令。”汉书·京房传:“ 显 告 房 与 张博 通谋,非谤政治,归恶天子,詿误诸侯王。” 清 戴名世 《史论》:“且夫作史者,必取一代之政治典章因革损益之故,与夫事之成败得失,人之邪正,一一了然洞然於胸中,而后执笔操简,发凡起例,定为一书。”
(4).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地方由少数读书人与多数军官,在政治上与婚姻上两面的结合,产生了一个上层阶级。”
《漢語大詞典》:派别
(1).水分道而流。 晋 左思 《吴都赋》:“百川派别,归海而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虽津流派别,枝渠势县,原始要终,潜流或一。”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三:“ 会稽 、 丹阳 容有此三江,然皆是东南枝流小水,自相派别而入海者。”
(2).水的支流。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半涂喜开凿,派别失 大江 。” 宋 曾巩 《山水屏》诗:“歷远始紆徐,派别输众谷。”
(3).事物的分支。多用以指学术、宗教、政党等内部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团体。 宋 陆游 《上执政书》:“原委如是,派别如是,机杼如是,边幅如是,自《六经》《左氏》《离骚》以来,歷歷分明,皆可指数。” 清 徐用锡 《得何义门太史凶信》诗:“君学谨派别,原本切讲究。” 周恩来 《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在当时形势下,国民党在组织上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种派别,对三民主义也自然而然地作各种解释。”
(4).区分,区别。宋书·志序:“《刑法》《食货》,前説已该,随流派别,附之纪传。”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序》:“ 天祐 元年,退归故里,筑选书室以居,取九世所蓄典籍经史子集二十万八千一百二十卷,六千九百餘帙,撮其膏髓,别为一书,其门目未暇派别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番阳通考》以四部分门,实因旧史,而支流派别,条理井然。”
《漢語大詞典》:纪律(紀律)
(1).纪纲;法度。左传·桓公二年:“百官於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公在庙堂,总持纪律,一用公直,两忘猜昵。”
(2).规矩;规律。 汉 徐干 中论·历数:“昔者圣王之造历数也,察纪律之行,观运机之动。” 宋 邵雍 《和赵充道秘丞见赠诗》:“殊无纪律诗千首,富有云山酒一瓢。”《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若似 花子虚 终日落魄飘风,谩无纪律,而欲其内人不生他意,岂可得乎?”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三十六忠庙题词:“庙廷立 明 初二碑,其文宂长无纪律。然叙 鄱湖 之战,视他书较详。”
(3).指军纪。 宋 苏轼 《王仲仪真赞》:“转运使摄帅事,与副总管议不合,军无纪律。”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只因武备久弛,军无纪律。” 清 戴名世 《史论》:“观良将之用众也,纪律必严,赏罚必信。”
(4).机关、团体、政党等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要求其成员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
《漢語大詞典》:声明(聲明)
(1).左传·桓公二年:“鍚鸞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原谓声音与光彩,后以喻声教文明。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文物共葳蕤,声明且葱蒨。” 五代 李宏皋 《溪州铜柱记》:“天人降止,备物在庭,方振声明,又当昭泰。”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伏愿蛮夷戎狄尽归神化之炉锤,礼乐文章益广声明之衣被。” 清 魏源 《白岳东岩》诗:“声明走百灵,结构黥幽谷。”
(2).犹言呈明。旧时以下对上之词。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客窜》:“因此弟辈一面声明开府,一面奔赴京师,要使臣节光昭,交情完密。”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咸丰三年三月初五六七日》:“初六日,补具声明,呈请将正项银一千二百八十两先行付库兑收。”
(3).声张而明晓之。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东要抚:“至 琦善 身膺重寄,不能声明大义,拒絶要求,竟甘受其欺侮,已出情理之外。”
(4).公开说明或表态。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我声明,不要把我算在里面,你们房子卖不卖,我从来没有想过。”
(5).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等为公开表明对某些问题或事件的立场和主张而发表的正式文体。 吴晗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我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 美国 政府的侮辱,发表了一个公开声明。”
(6).佛教语。五明之一。古 印度 的文法、声韵之学。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詁训字,詮目疏别。” 清 龚自珍 《〈蒙古像教志〉序》:“故撰《像教志》,专以推尊因明门中声明一门,而非讚嘆夫食肉衣黄,堕邪师见也。”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八讲:“对其他的学说,例如唯识、中观以及小乘各部的毗昙、因明、声明等等,他( 玄奘 )也勤加学习。”
《漢語大詞典》:党魁(黨魁)
(1).古代指党人中最有影响或被奉为首领的人。后汉书·党锢传·夏馥:“ 馥 虽不交时宦,然以声名为中官所惮,遂与 范滂 、 张俭 等俱被诬陷,詔下州郡,捕为党魁。”旧唐书·杨虞卿传:“ 虞卿 性柔佞……而 李宗閔 待之如骨肉,以能朋比唱和,故时号党魁。” 清 彭定求 《五人墓》诗:“重看俎豆登乡社,尚想干掫捍党魁。”
(2).政党的首领。 梁启超 《莅民主党欢迎会演说辞》:“党员之与职员,职员之与党魁,犹若兵士之於将校。”
《漢語大詞典》:逆党(逆黨)
(1).结伙作恶的人;叛逆的党人。宋书·索虏传:“聚合逆党,频为寇掠。”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 侂胄 诬 赵忠定 为不轨,陷道学五十九人为逆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是 崔 魏 逆党,不待曲终,拂衣散尽。”
(2).指反动政党。《中国歌谣资料·海陆丰革命歌谣》:“可恨逆党无道理,残杀工农真凄惨。”
《漢語大詞典》:宣言
(1).犹扬言。谓故意散布某种言论。左传·桓公二年:“ 宋殤公 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孔父嘉 为司马, 督 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 孔父 而弑 殤公 ,召 庄公 于 郑 而立之,以亲 郑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 ﹞宣言曰:‘我见 相如 ,必辱之。’”晋书·段匹磾传:“ 末杯 宣言 匹磾 将篡,出军击败之。” 宋 苏洵 《几策·审敌》:“於是宣言於远近,我将以某日围某所,以某日攻某所。”明史·朱纨传:“势家既失利,则宣言被擒者皆良民,非贼党,用摇惑人心。” 巴金 《灭亡》第九章:“而且他不是常常宣言他只知道自己底幸福,从来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吗?”
(2).发表言论,表达意见。国语·周语上:“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3).宣告;宣布。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使中尉 宏 赦 淮南王 罪,罚以削地,中尉入 淮南 界,宣言赦王。” 清 朱琦 《感事》诗:“宣言我大邦,此物永禁止。” 鲁迅 《集外集拾遗·〈苏俄的文艺论战〉前记》:“所以他们自称为艺术即生活的创造者,诞生日就是十月,在这日宣言自由的艺术,名之曰无产阶级的革命艺术。”
(4).指国家、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孙中山 《第二次讨袁宣言》:“当南北两方情志未孚时, 文 尝任调和,躬至 北京 ,并有愿 袁氏 十年为总统之宣言。”
(5).犹声明。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
《漢語大詞典》:纲领(綱領)
(1).网纲裘领。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操纲领以整毛目,握道数以御众才。”南齐书·高逸传·顾欢:“臣闻举网提纲,振裘持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
(2).总纲要领。三国志·魏志·陈矫传:“子 本 嗣,歷位郡守、九卿。所在操纲领,举大体,能使羣下自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撮举同异,而纲领之要可明矣。”晋书·应詹传:“顷大事之后,遐邇皆想宏略,而寂然未副,宜早振纲领,肃起羣望。” 清 钱谦益 《河南按察司按察使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国家设按察之官,谓之外臺,所以廉察所部而提振纲领也。”
(3).政党、政府等根据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的任务而规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步骤。 周恩来 《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详细的党纲应该有两部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漢語大詞典》:政策
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根据和准则。 老舍 《且说屋里》:“他的‘政治生活’不包含着什么主义、主张、政策、计划与宗旨。”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这阶级一方面用一种保守稳健的政策,长时期管理政治,一方面支配了大部分属于私有的土地。”
《漢語大詞典》:左翼
(1).左边的翅膀。《诗·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晋书·陶侃传:“又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门不得入。閽者以杖击之,因坠地,折其左翼。”
(2).作战时处于正面部队左侧的部队。晋书·慕容廆载记:“命其少子 仁 自 平郭 趣 柏林 为左翼,攻 乞得龟 。”
(3).政党、派别、团体中的左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于是别一方面,就出现了所谓‘第三种人’,是当然决非左翼,但又不是右翼,超然于左右之外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