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冥冥  拼音:míng míng
1.远空。唐。杜甫〈寄韩谏议注〉诗:「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2.幽暗、晦暗。《文选。江淹。杂体诗。潘黄门》:「梦寐复冥冥,何由觌尔形。」唐。张籍〈猛虎行〉:「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3.私下、暗中。《荀子。修身》:「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
4.鬼魂所在之处。如:「下合冥冥」。
《漢語大詞典》:灯夜(燈夜)
指元宵节的晚上。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曾驰道同载, 上林 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却有箇波俏的女子,也因灯夜游玩,撞着箇狂荡的小秀才。”
《國語辭典》:晚间(晚間)  拼音:wǎn jiān
日暮以后。《水浒传》第四五回:「哥哥放心自去。晚间兄弟替你料理。」《红楼梦》第六三回:「晚间吃酒,大家取乐,不可拘泥。」
分類:晚间晚上
《漢語大詞典》:晚夕
傍晚;晚上。 唐 刘威 《题许子正处士新池》诗:“那堪更到芙蓉拆,晚夕香联桃李蹊。”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二折:“到晚夕下寨安营,到来日看俺相持。”《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少不得朝晨起早,晚夕眠迟。”
《國語辭典》:晚西  拼音:wǎn xī
夜晚。《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四出》:「白日里泣雨愁云,到晚西役梦劳魂。」《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这妇人自庆前夕欢娱,直至佳境,又约秉中晚西相会。」
分類:晚上
《漢語大詞典》:下黑
晚上。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三:“牛好,省喂,下黑也不用起来侍候。”
分類:晚上
《漢語大詞典》:晚些
晚上。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年老爹娘无倚靠,早起晚些望顾照。”
分類:晚上
《國語辭典》:晚半天儿(晚半天兒)  拼音:wǎn bàn tiān ér
近黄昏的时候。
分類:晚上
《漢語大詞典》:晚晌
晚上。 刘半农 《拟拟曲》:“早晨大夫来,晚晌大夫去。” 梁斌 《播火记》七:“你干爹不在家,晚晌你跟我说个话,也免得闷着。”
分類:晚上
《漢語大詞典》:黑家
方言。晚上;夜里。 康濯 《明暗约》:“每日黑家,羊群赶进了 陈天厚 家前院。”
《國語辭典》:五更  拼音:wǔ gēng
1.称长老为「五更」。古天子养老有三老五更,以父兄之礼事之。见《礼记。文王世子》。《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养三老、五更之仪,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讲师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为老,次一人为更也。」
2.旧时以漏刻计时,从傍晚到次日清晨,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相当于自午后七时起算,每一时段,为两小时,至清晨五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證》:「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尔。』」也作「五夜」。
3.特指第五更,即天将亮时。《儒林外史》第一回:「次日五更,王冕起来收拾行李,吃了早饭,恰好秦老也到。」《红楼梦》第五八回:「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贾母等五更便去了。」
《漢語大詞典》:三老五更
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礼记·文王世子:“适东序,释奠於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郑玄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於大学。” 郑玄 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孔颖达 疏:“三德谓正直、刚、柔。五事谓貌、言、视、听、思也。”汉书·礼乐志:“养三老五更於辟廱。”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后汉书·明帝纪》:“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 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其以 祥 ( 王祥 )为三老, 小同 ( 郑小同 )为五更。”北史·魏纪三:“以 尉元 为三老, 游明根 为五更。又养国老、庶老、将行大射之礼。”
《國語辭典》:夜来(夜來)  拼音:yè lái
1.入夜。唐。杜甫 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2.夜间。唐。孟浩然 春晓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昨天。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二折:「夜来八月十五日,你不出来,今日八月十六日,你可出来。」
4.魏文帝爱妾薛灵芸。常山人,帝改名为夜来,入宫宠幸,妙于女工。见晋。王嘉《拾遗记》卷七。
《國語辭典》:夜色  拼音:yè sè
1.夜晚的景色。唐。杜牧 秋夕诗:「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也作「夜景」。
2.月色。《文选。刘孝标。辩命论》:「才非不杰也,主非不明也,而碎结绿之鸿辉,残悬黎之夜色,抑尺之量有短哉?」
《國語辭典》:夜气(夜氣)  拼音:yè qì
1.平旦清明之气。自入夜至于平旦,因人未与外界事物接触,故而产生清明纯净之气,此时良知最易呈现。《孟子。告子上》:「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2.夜间的空气。南朝梁。刘孝仪〈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夜气清箫管,晓阵烁郊原。」唐。韩愈〈李花〉诗二首之一:「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
《國語辭典》:沆瀣  拼音:hàng xiè
1.露气。《楚辞。屈原。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2.比喻气味相投。参见「沆瀣一气」条。清。王鹏运 沁园春。词汝来前词:「念百年歌哭,谁知我者?千秋沆瀣,若有人兮。」
《國語辭典》:沆瀣一气(沆瀣一氣)  拼音:hàng xiè yī qì
唐时崔沆为主考官,录取了崔瀣,人们因此笑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见宋。钱易《南部新书戊》。比喻气味相投,后多用于贬义。《孽海花》第三四回:「皓冬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