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外彊中乾
亦作“外强中乾”。 谓貌似强大,实质虚弱。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彊中乾。” 唐 柳宗元 《愈膏肓疾赋》:“肤腠营胃,外彊中乾。精气内伤,神沮脉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他一向手笔大,不解理财之法,今番再乾掉了几万,虽不至于像从前吃尽当光光景,然而不免有点外彊中乾了。” 朱自清 《历史在战斗中》:“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苍白无力’,可也不免外强中干--外强是自大,中干是自卑。”
《國語辭典》:望风披靡(望風披靡)  拼音:wàng fēng pī mǐ
草木随风伏倒。形容为强大的气势所压倒,或为敌人气势所震慑,未作战就溃败了。《元史。卷一五○。张荣传》:「诘旦,敌兵整阵至,荣驰之,望风披靡,夺战船五十艘。」《痛史》第六回:「未曾交绥,先自望风披靡。」也作「望风而靡」。
《國語辭典》:望风而遁(望風而遁)  拼音:wàng fēng ér dùn
遥见对方的踪影或气势就吓得逃跑了。《金史。卷八一。温迪罕蒲里特传》:「贼识其旗帜,望风而遁。」《花月痕》第四五回:「这日离樊城不上十里,日早落了。对面忽来一游骑,车夫望风而遁。」也作「望风而逃」、「望风而走」。
《漢語大詞典》:推恩削藩
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国势力的措施。汉初诸侯王国势力强大。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公元前127年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一个王国分出许多小侯国,直属领地小了,就无力再与中央对抗了。
《國語辭典》:堂堂正正  拼音: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本指军阵强大整齐。《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后用以形容光明正大。《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况且人家的话,堂堂正正,料者一时驳不倒。」
《国语辞典》:泱泱大国(泱泱大国)  拼音:yāng yāng dà guó
称赞国力强大的国家,怀有宽大的气度与良好的风范。
《國語辭典》:悬河注火(懸河注火)  拼音:xuán hé zhù huǒ
瀑布倾注在火焰上。比喻势强必胜。《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况拥数州之兵以诛群竖,悬河注火,奚有不灭?」
《國語辭典》:养虺成蛇(養虺成蛇)  拼音:yǎng huǐ chéng shé
虺,毒蛇。养虺成蛇指饲养毒蛇,遗留后患。比喻纵容仇敌,而留下后患。《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君遂设辞,不欲使进,议者怪之」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载魏三公奏曰:「又文、景守成,忘战戢役,骄纵吴、楚,养虺成蛇,既为社稷大忧,盖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魏书。卷七七。高崇传》:「且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今若还师,令颢重完守具,徵兵天下,所谓养虺成蛇,悔无及矣。」
《漢語大詞典》:雄完
强大完备。新唐书·李固言传:“始置驘军千匹,又募鋭士三千,武备雄完。”
分類:强大完备
《漢語大詞典》:汹猛(洶猛)
亦作“汹猛”。 强大猛烈。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十:“革命的巨潮如此汹猛尚且只扫刷得一些。” 碧野 《擎电放光的人们》:“因为水势汹猛,广播声声通知大坝下游的船只赶快靠岸或进入避洪港。”
分類:强大猛烈
《国语辞典》:声雄力猛(声雄力猛)  拼音:shēng xióng lì měng
声音洪亮,力气强大。《三国演义》第五八回:「又见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
《国语辞典》:秋风落叶(秋风落叶)  拼音:qiū fēng luò yè
秋风吹起,树叶凋零。比喻势力强大,扫除一切。宋。洪迈《夷坚乙志。卷六。齐先生》:「金勒狨鞍,赫弈照市,三年之后,虽蹇驴亦无有矣。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国语辞典》:隔山打牛  拼音:gé shān dǎ niú
比喻威力强大,不须接触便能击中目标。《彭公案》第二二四回:「曾天寿倚仗著自己家传的能为是独门五祖点穴拳,能隔山打牛,百步打空,平生未遇敌手,故眼空四海,目中无人。」
《国语辞典》:富国强兵(富国强兵)  拼音:fù guó qiáng bīng
国家富有、军力强大。《旧唐书。卷一二三。第五琦传》:「及长,有吏才,以富国强兵之术自任。」《喻世明言。卷七。羊角哀舍命全交》:「王即时召见,问富国强兵之道。」
《国语辞典》:军多将广(军多将广)  拼音:jūn duō jiàng guǎng
兵将皆多。形容军力强大。明。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一折:「俺建都在彭城郡,手下军多将广,人强马壮,威镇天下。」也作「兵多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