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虚羸
虚弱。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夫作道士,皆须知长生之要……尔今四体虚羸,神精惛塞,真期未可立待。” 唐 元稹 《晴日》诗:“多病苦虚羸,晴明强展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胡麻:“主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
分類:虚弱
《國語辭典》:虚嚣(虛囂)  拼音:xū xiāo
1.虚假不实。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有那般不实乔躯老,有万种虚嚣歹议论,断不了风尘。」元。邓玉宾〈村里迓古。包藏著一团儿和气套。么篇〉:「你看他行针走线,拈花摘叶,即世里带著虚嚣。」也作「嚣虚」。
2.机谋诈伪。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一折:「做买卖,恣虚嚣;开田地,广锄刨。」元。无名氏〈沉醉东风。两下里排开阵角套〉:「他那里战马攻,俺架起襄阳炮,有士相来往虚嚣,定策安机紧守著,生把个将军困倒。」
3.喧闹吵杂。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你看瑞雪纷纷满日飘,将山川粉填了。恰便似蜂蝶乱嚷舞虚嚣,挦绵扯絮飞来到。」
《漢語大詞典》:虚劣
犹虚弱。 汉 王充 论衡·气寿:“人之禀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詔曰:‘朕素有心下结气,从閒以来,加以浮肿……私自忖度,日夜虚劣,不能復与羣公卿士共相终竟。’” 晋 王羲之 《子卿帖》之二:“顷日了不得食,至为虚劣,力及数字。” 唐 白居易 《答故人》诗:“顾惭虚劣姿,所得亦已多。”参见“ 虚弱 ”。
分類:虚弱
《國語辭典》:虚弱(虛弱)  拼音:xū ruò
1.身体亏损衰弱。《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总是你身子生的虚弱,经不得劳碌,著不得气恼。」
2.国势兵力薄弱。《三国演义》第八回:「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
《漢語大詞典》:困劣
虚弱。 汉 王充 论衡·气寿:“虚居困劣,短气而死。”后汉书·东海恭王彊传:“臣 彊 困劣,言不能尽意。”
分類:虚弱
《漢語大詞典》:萎弱
虚弱;软弱。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宋朝杂记上:“此句才迭用一字,已觉其萎弱重复,若不胜其长矣。” 明 李东阳 《宋知潭州李忠烈公祠记》:“予惟自古有国家者莫不亡,而萎弱困顿可悲痛者,宜莫如 宋 。”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国中诸族,尔诈我虞,人各有心,不能併力一致,以谋国家公益,则国亦日趋萎弱而无自图强。”《花城》1979年第4期:“我在 北京 生活了几十年,没经受过锻炼,思想空虚,身体萎弱。”
《漢語大詞典》:佻弱
犹虚弱。金史·王维翰传:“ 宋 主怠于政事,南兵佻弱。”
分類:虚弱
《漢語大詞典》:亏柔(虧柔)
犹虚弱。红楼梦第五七回:“古人曾云:‘痰迷有别:有气血亏柔饮食不能熔化痰迷者,有怒恼中痰急而迷者,有急痛壅塞者。’”
分類:虚弱
《漢語大詞典》:虚中
(1).没有杂念,心神专注。礼记·祭义:“孝子将祭,虑事不可以不豫,比时,具物不可以不备,虚中以治之。” 郑玄 注:“虚中,言不兼念餘事。” 清 唐甄 潜书·思愤:“虚中者,道所居也;空外者,心所安也。美好盈於外,爱乐縻於中,则心佚而道亡。”
(2).身体内部虚弱。文选·枚乘〈七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 吕向 注:“虚中,精气竭也。”
(3).虚心;谦虚。 晋 孙绰 《庾公诔》:“君子之交,相与无私;虚中纳是,吐诚诲非。” 清 唐甄 潜书·病获:“虚中以与人,直己以遇诈。”
(4).空腹;中空。南史·孝义传上·郭原平:“主人设食, 原平 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飱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明 刘基 《尚节亭记》:“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5).石钟乳之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二·石钟乳
《漢語大詞典》:中虚
(1).指胸腔。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 杨倞 注:“心居於中空虚之地。” 梁启雄 释:“指人体上的胸腔。”
(2).指心。子华子·北宫子仕:“夫人之中虚也,不得其所欲则疑,得其所不欲则惑;疑惑载於中虚,则荆棘生矣。” 宋 苏轼 《读道藏》诗:“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3).里面空虚。鹖冠子·学问:“中虚外博,虽博必虚。” 晋 傅咸 《琵琶赋序》:“观其器,中虚外实,天地之象也。”
(4).犹虚心。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是故 曾点 终於狂而不实,而 曾参 信道之后,遂能以中虚而不易终身之定守者,则夫子来归而后得斯人也。”
(5).中气虚弱。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
《漢語大詞典》:薾然
(1).疲惫貌;虚弱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薾然沮丧,若不胜衣也。” 宋 欧阳修 《与刘侍读书》:“自夜来益注洩,今旦薾然,遂召 张康 诊。” 明 方孝孺 《题溪渔子传后》:“及乎涉歷无穷之变,未有不薾然消沮者也。” 清 王韬 《英但自守》:“甲胄之士,锦衣玉食,优游嬉戏,而殫歷甘苦於戎行,故观其外则彪然,而究其中则薾然。”
(2).萎靡不振貌。元史·董文用传:“御史臺,譬之卧虎,虽未噬人,人犹畏其为虎也。今虚名仅存,纪纲犹不振,一旦摧抑之,则风采薾然,无可復望者矣。” 清 方苞 《读〈王风〉》:“世儒以 周 不能兴,遂谓《王风》气象薾然不可振起,是所谓见其影而不见其形者也。”
《漢語大詞典》:内虚
(1).中医术语。指饮食消化后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而造成的虚弱。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平脉法:“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穀神,虽困无苦。”
(2).黄芩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黄芩
《國語辭典》:怯弱  拼音:què ruò
1.胆怯懦弱。《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夏侯渊》:「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且众人见吾怯弱,必不伏我,何以立威?」
2.懦弱胆小的人。《韩非子。守道》:「故设柙,非所以备鼠也,所以使怯弱能服虎也。」《抱朴子。外篇。博喻》:「荆卿朱亥,不示勇于怯弱之閒,孟贲冯妇不奋戈戟于俚侠之群。」
3.薄弱、瘦弱。宋。苏轼 乞降度牒脩定州禁军营房状:「盖是元初创造,材植怯弱,人工因循。」《红楼梦》第二回:「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
《漢語大詞典》:趁虚
(1).见“ 趁墟 ”。
(2).趁其虚弱或空虚之时。《三侠五义》第四十回:“未免是当初操劳太过,如今百病趁虚而入。” 所云平 史超 《东进!东进!》第三场:“命令你们二纵,乘船奔袭 姜堰 ,趁虚消灭保九旅旅部。”
《國語辭典》:趁墟  拼音:chèn xū
赶集。如:「天色微曦,便到市场趁墟去了。」明。林弼〈龙州〉诗三首之二:「趁墟野妇沽甜酒,候客溪童进辣茶。」
分類:赶集
《國語辭典》:怯怯  拼音:què què
1.胆小而畏缩不前的样子。唐。元稹 唐故使持节万州诸军事万州刺史赐绯鱼袋刘君墓志铭:「是时贼始盛,陈许怀汝之众,怯怯未振举。」
2.娇羞的样子。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我坐著窄窄半边床,受了他怯怯两拜礼。」
《國語辭典》:气虚(氣虛)  拼音:qì xū
中医指阳气不足,不能温养脏腑,代谢机能不佳为「气虚」。常见症状有畏寒、四肢冰冷无力、精神容易疲劳、脉搏沉迟细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