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铁册军(鐵册軍)
明太祖 朱元璋 赐给功臣的护卫兵。续文献通考·兵六:“﹝ 洪武 ﹞二十三年三月,置公侯伯屯戍百户,给以铁册。初,帝以公侯伯有大勋劳,人赐百二十人为从者,曰奴军。及其年老还乡,命设百户一人,统众卫之,俾屯戍以食,赐以铁册,给以印,俟其子孙承袭则罢之。时谓铁册军。”参见“ 铁册 ”。
《漢語大詞典》:铁册(鐵册)
明太祖 朱元璋 赐给公侯伯屯戍百户(功臣护卫兵首领)的诏书。用铁片镌刻文字,故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铁册军:“ 洪武 二十三年, 韩公 李善长 以嫌自杀。上始詔部制公侯伯屯戍百户,部并给铁册……至是以公侯年老赐还乡,各设百户一人,统其众以护之,给屯戍之印,赐以铁册。”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五章二:“公侯伯功臣赐卒一百十二人作卫队,设百户一人统率,颁有铁册,说明俟其寿考(死亡),子孙得袭,则兵皆入卫。称‘铁册军’。”
《國語辭典》:小鸟依人(小鳥依人)  拼音:xiǎo niǎo yī rén
形容依傍他人而娇弱可爱的样子,多用于女子或小孩。如:「她小鸟依人般的靠在爸爸的怀里,十分惹人怜爱。」清。蜀西樵也《燕台花事录。咏花》:「君应输我,万山看遍残雪。最是小鸟依人,雏莺解语也惜尊前别。偿尽相思无限债,更向阿谁分说?」《留东外史》第二四章:「再留心看下女的举动,在罗福眼中,便觉得有十分风致,且如小鸟依人,送茶给罗福的时候,还叩了个头,喉咙里说了两句听不清楚的话。」
《国语辞典》:列土分疆  拼音:liè tǔ fēn jiāng
古代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或功臣。也作「列土封疆」。
《国语辞典》:狗烹锜釜(狗烹锜釜)  拼音:gǒu pēng qí fǔ
锜釜,有脚的铁锅。狗烹锜釜是比喻功臣被杀。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险些儿早狗烹锜釜,做不得脱颖囊锥,尚兀是曳尾泥涂!」
分类:铁锅功臣
《国语辞典》:胡蓝之狱(胡蓝之狱)  拼音:hú lán zhī yù
明太祖疑忌功臣,致胡惟庸、蓝玉两人谋叛,结果因而株连被杀者达四至五万人,功臣宿将,至此殆尽,史称为「胡蓝之狱」。
《国语辞典》:虎符金牌  拼音:hǔ fú jīn pái
皇帝赐予宠信之臣或功臣,可行使最高权力的虎头形金牌。《董西厢》卷八:「虎符金牌腰间挂,英雄镇著普天之下,諕得逆子贼臣望风的怕。」也称为「虎头牌」。
《国语辞典》:张良择留(张良择留)  拼音:zhāng liáng zé liú
汉高帝分封各功臣时,张良并无战功,但高帝说,汉军能于千里外获胜,完全是张良在帐幕中计划、调度的功劳。所以要他自选齐国三万户受封,而张良却说他在留县和高帝相会,是上天旨意,又幸而计谋都受高帝采用而奏效,所以只愿受封留县。见《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后遂以张良择留指不居功、不求厚赏。
《国语辞典》:不伏老  拼音:bù fú lǎo
1.不肯承认年已老迈。喻人老而心不老。如:「尉敬德年虽高迈,犹不伏老。」也作「不服老」。
2.杂剧名。元杨梓作,演功臣宴尉迟恭不伏老故事。
《漢語大詞典》:走犬亨
犹言走狗烹。比喻天下已定,功臣遭戮。亨,通“ 烹 ”。语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汉书·蒯通传:“ 大夫种 存亡 越 ,伯 勾践 ,立功名而身死。语曰:‘野禽殫,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故以交友言之,则不过 张王 与 成安君 ;以忠臣言之,则不过 大夫种 。此二者,宜足以观矣。”参见“ 走狗烹 ”。
《國語辭典》:走狗烹  拼音:zǒu gǒu pēng
春秋时越王句践复国后,范蠡功成身退,留书给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后称病不上朝,然遭人谗言,言其意欲作乱,越王便赐剑予种,种自杀而亡。典出《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比喻天下既定,功臣已无利用价值,因此遭到杀戮。
《漢語大詞典》:干恩荫(乾恩蔭)
赐予功臣的干儿干孙的格外荫封。 明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 万历 年间一小童, 崇禎 朝代半衰翁;曾逢 天启 乾恩荫,又见 弘光 嗣厂公。”
《漢語大詞典》:功模
功臣模范。《解放日报》1986.3.25:“掀起一个‘学功模、赶先进、争贡献’的热潮,让精神文明之花盛开 浦江 两岸。”
分類:功臣模范
《漢語大詞典》:丹书白马(丹書白馬)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 颜师古 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开国承家,丹书白马。”
《國語辭典》:丹书铁契(丹書鐵契)  拼音:dān shū tiě qì
以朱砂书誓辞于铁色或墨色圭,󳬙玉版上,是古代君臣或大夫之间盟誓所用。《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也作「丹书铁券」、「金书铁券」。
《漢語大詞典》:狡兔得而猎犬烹(狡兔得而獵犬烹)
比喻国君得了天下,就杀害谋士功臣。文子·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功成名遂身退,天道然也。”《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猎犬烹。”亦作“ 狡兔尽则良犬烹 ”、“ 狡兔死,良狗烹 ”。《韩非子·内储说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漢語大詞典》:进侑(進侑)
进祀配享,以已故的功臣贤哲附祭于祖庙。 明 郑晓 今言卷一:“时 徐 、 常 、 李 、 邓 、 汤 、 沐 六王俟其卒,进侑,皆 太祖 所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