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险阻(險阻)  拼音:xiǎn zǔ
1.地势艰险阻塞,崎岖难行。《战国策。魏策一》:「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薛仁贵征辽事略》:「过此山别无险阻,散漫平坦,直到平壤城。」
2.比喻遭受的困难挫折。《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朕起自寒微,艰难险阻,身备尝之。」
《国语辞典》:险阻艰难(险阻艰难)  拼音:xiǎn zǔ jiān nán
比喻遭受的艰险困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老残游记》第七回:「先生阅历最多,所谓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也作「艰难险阻」。
《國語辭典》:艰难险阻(艱難險阻)  拼音:jiān nán xiǎn zǔ
比喻遭受的艰险困难。《周书。卷一七。梁禦等传。史臣曰》:「梁禦等负将率之材,蕴骁锐之气,遭逢丧乱,驰骛干戈,艰难险阻备尝,而功名未立。」也作「险阻艰难」。
《漢語大詞典》:涩难(澀難)
(1).犹险阻。 汉 王升 《石门颂》:“道路涩难。”
(2).言语迟钝艰难。隋书·诚节传·卢楚:“ 楚 少有才学,鯁急口吃,言语涩难。”
《漢語大詞典》:崄阻(嶮阻)
险阻。道路险恶而有阻碍。 南朝 宋 王僧达 《解职表》:“山川嶮阻,吉凶路塞,悠远之思谁能勿劳。”通典·边防四:“ 番禺 负山嶮阻,南北东西数千里,可以为国。”
《國語辭典》:险棘(險棘)  拼音:xiǎn jí
险阻而艰难。汉。蔡邕〈京兆尹樊陵颂碑〉:「进路孔夷,民情险棘。」《文选。左思。魏都赋》:「荣其文身,骄其险棘。」
分類:险阻
《漢語大詞典》:崄难(嶮難)
险阻。 晋 陆机 《苦寒行》:“北游幽朔城,凉野多嶮难。”
分類:险阻
《國語辭典》:涩滞(澀滯)  拼音:sè zhì
1.阻涩、不顺畅。《晋书。卷六七。郗鉴传》:「僶俛秋冬,船道涩滞。」
2.言语钝塞,思路迟缓或表情痴呆的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觑了他涩滞气色,听了他微弱声息。」《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眼见得礼貌粗疏,语言涩滞。」
《國語辭典》:崄介(嶮介)  拼音:xiǎn jiè
高峻险阻。《文选。郭璞。江赋》:「所以作限于华裔,壮天地之崄介。」
分類:险阻
《漢語大詞典》:崎险(崎險)
险阻。 元 石德玉 《紫云亭》第二折:“比俺娘那熬煎增十倍,恰才这些崎险艰难好做一回。” 明 徐复祚《投梭记·拒奸》:“深山里,崎嶮屈曲路难通。”
分類:险阻
《漢語大詞典》:倾阻(傾阻)
犹险阻。后汉书·庞参传:“遂乃千里转粮,远给 武都 西郡,涂路倾阻,难劳百端。”
分類:险阻
《漢語大詞典》:限险(限險)
险阻。《韩诗外传》卷四:“ 秦 师至於 鄢郢 ,举若振槁然。是岂无固塞限险也哉?”
分類:险阻
《漢語大詞典》:岨崄(岨嶮)
亦作“ 岨险 ”。
(1).险阻。鬼谷子·飞箝:“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岨嶮之难易。”
(2).指险峻的山。 汉 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今陛下好凌岨险,射猛兽。”
《漢語大詞典》:险捍(險捍)
犹险阻。 南朝 梁 江淹 《萧太尉子侄为领军江州兖州豫州淮南黄门谢启》:“ 河 兗 衝要,偶滥北门之管; 淮 豫 险捍,又谬西偏之寄。”
分類:险阻
《漢語大詞典》:碍崄(礙嶮)
险阻。 宋 苏辙 《伤足》:“少年谬闻道,直往寡所疑。不知避碍嶮,造次逢颠危。”
分類: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