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险阻(險阻)
(1).险要阻塞之地。左传·成公十三年:“ 文公 躬擐甲胄,跋履山川,踰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唐 韩愈 《送郑尚书序》:“依险阻,结党仇,机毒矢以待将吏。” 清 恽敬 《浙江分巡李公墓表》:“歷险阻,忍饥渴,以致得疾。” 陈毅 《昆仑山颂》:“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綫平。”
(2).险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霜那国:“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以险阻,两傍石壁,其色如铁。”
(3).喻艰难困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 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 晋国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漢語大詞典》:艰苦(艱苦)
艰难困苦。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大王不思先帝之艰苦,日夜怵惕,修身正行……而欲属国为布衣,甚过。”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帝谓 王峻 曰:‘朕起于寒微,备尝艰苦。’” 清 曾国藩 《金陵楚军水师昭忠祠记》:“君子之存心也,不敢造次忘艰苦之境。”
《漢語大詞典》:厄穷(厄窮)
艰难困苦。 汉 刘向 列女传·卫寡夫人:“厄穷而不閔,劳辱而不苟,然后能自致也。” 宋 苏轼 《与元老侄孙书》之二:“旅况牢落,不言可知。又 海南 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及 泉 广 海舶絶不至,药物酱酢等皆无,厄穷至此,委命而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吾家娘子悯君厄穷,使妾送君入安乐窝,从此无灾矣。” 朱祖谋 《半塘定稿序》:“其遇厄穷,其才未尝厥施,故鬱伊不聊之概,一於词陶写之。”
分類:艰难困苦
《漢語大詞典》:艰阨
艰难困苦。周礼·地官·乡师:“以岁时巡国及野,而賙万民之囏阨,以王命施惠。” 郑玄 注:“囏,古艰字,本亦作艰。” 宋 曾巩 《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 曾氏 ﹞於囏阨流寄之中,能立其家,成就其子。”
分類:艰难困苦
《漢語大詞典》:艰困(艱困)
艰难困苦。后汉书·杜林传:“ 林 前於 西州 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虽遭艰困,握持不离身。” 清 姚鼐 《赠文林郎黄君墓志铭》:“君冠,乃走 蜀 求其父,备经艰困,得见于 重庆 。” 许地山 《危巢坠简·铁鱼底鳃》:“沿途种种的艰困,笔墨难以描写。”
《漢語大詞典》:险阸(險阸)
亦作“ 险厄 ”。
(1).指险要之处。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汉书·晁错传:“曲道相伏,险阸相薄,此剑楯之地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转战而入,连夺险阸。”
(2).危险,险阻。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飞雪崖》:“在水帘后潜渡时,遂无多大险厄。”
(3).艰难困苦。史记·晋世家:“ 晋侯 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阸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
(4).险恶。后汉书·冯衍传下:“悲时俗之险阸兮,哀好恶之无常。”
《漢語大詞典》:屯苦
艰难困苦。南史·谢方明传:“ 谢方明 流离险戹,屯苦备经,而贞履之操,在约无改。” 清 黄宗羲 《姚沈记》:“余生长乱离,屯苦备经。”
分類:艰难困苦
《漢語大詞典》:霜露
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漢語大詞典》:苦难(苦難)
(1).苦痛、灾难;艰难困苦。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有怀谁能已,聊用申苦难。”《水浒传》第五三回:“把我撇在此间,教我受此苦难。” 清 唐甄 潜书·劝学:“道者,其中无苦难之事,有便安之利。”
(2).指遭苦痛和灾难。 萧乾 《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十三年来 斯诺 在苦难的 中国 采访了不少重要人物,经历了不少重要事件。”
《漢語大詞典》:时艰(時艱)
时局的艰难困苦。 南朝 宋 颜延之 《从军行》:“苦哉远征人,毕力干时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毗倚愈专,时艰愈棘。” 林学衡 《赠汪笠云》诗:“时艰无补难为用,年少能狂亦可哀。”
《漢語大詞典》:艰虞(艱虞)
(1).艰难忧患。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逮 有晋 之 隆安 ,集艰虞於天步。” 唐 杜甫 《北征》诗:“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骈俪二:“故 江 西制置招讨使侍郎 吴公 ,稟资明鋭,遭时艰虞。” 冯至 《一首陆放翁的诗》:“在抗战的艰虞中是产生能手的好机会,难道人材根本没有吗?我想绝不是。”
(2).指艰难困苦的时代。 清 朱琦 《感事》诗:“艰虞正须才,孤愤亦徒尔。”
《漢語大詞典》:民艰(民艱)
民众的艰难困苦。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伏乞勅下户部,俯念民艰。”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皇帝軫念民艰,正供之额,概从俭薄。”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先秦 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世厉俗为主。”
《漢語大詞典》:厄运(厄運)
艰难困苦的遭遇。 汉 扬雄 《元后诔》:“新都宰衡,明圣作佐。与图国艰,以度厄运。”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中:“ 琨 既体良才,又罹厄运,故善敍丧乱。”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况我谋身拙,逢他厄运拘。”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根在,则虽处厄运,犹如霜后之花,其復发也。” 郭沫若 《湖心亭》:“明年鸿钧运转,四十六岁交大运。不要紧的,不要紧的,你的厄运就要过了。”
《漢語大詞典》:荼蓼
(1).荼和蓼。泛指田野沼泽间的杂草。《诗·周颂·良耜》:“以薅荼蓼。” 毛 传:“蓼,水草也。” 宋 杨万里 庸言:“圣人仁及草木,而 后稷 必薅荼蓼。”
(2).荼味苦,蓼味辛,因比喻艰难困苦。后汉书·陈蕃传:“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牀,於义不足,焉得仁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 宋 王禹偁 《谢转刑部郎中表》:“伏遇皇帝陛下,祗奉顾命,钦承庆基,荼蓼之情,既遵於易月,蓼萧之泽,遂洽於溥天。”
《漢語大詞典》:苦水
(1).因含多量硫酸钠、硫酸镁等矿物质而致味道苦涩的水。吕氏春秋·尽数:“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尫与傴人。”
(2).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或指蕴藏在内心的辛酸。 老舍 《茶馆》附录《第三幕幕前》:“苦水去,甜水来,谁也不再作奴才。”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七章:“我们都是吃黄狗头,吃野菜,吃草根长大的。满肚苦水,满腹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