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大士
正狱讼之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 子牛 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狱讼,盖若《秋官·士师》察狱讼之辞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卫侯 与 元咺 讼, 宁武子 为辅, 鍼庄子 为坐, 士荣 为大士。” 杜预 注:“大士,治狱官也。”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忌 举北郭 刁勃子 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
分類:大士狱讼
《國語辭典》:大士  拼音:dà shì
1.佛教对菩萨的通称。参见「观世音菩萨」条。
2.特指观世音菩萨。清。佚名《小青传》:「吾闻东方佛无量,而世多专礼大士者何?」
《漢語大詞典》:三大士
佛教称西方极乐世界 观音菩萨 、 文殊菩萨 、 普贤菩萨 为三大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京师敕建寺:“其后垒石为三山,以奉西方三大士,盖像 普陀 、 清凉 、 峨眉 ,凡佔地四顷有奇。”
《國語辭典》:圆通大士(圓通大士)  拼音:yuán tōng dà shì
观世音菩萨的别称。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藉由观世音阐述圆通之义,故得此称呼。
分類:观音
《漢語大詞典》:雪山大士
见“ 雪山童子 ”。
《漢語大詞典》:雪山童子
亦称“ 雪山大士 ”。 佛教创始人 释迦牟尼 的别称。相传 释氏 在过去世曾在 雪山 修行,故称。 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第五之一:“故 雪山大士 被 帝释 试之,看其堪任荷负菩提重担以不。”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 雪山童子 ,不顾芭蕉之身; 云地比丘 ,欲成甘蔗之种。” 赵殿成 笺注:“佛入 雪山 修行,故谓佛为 雪山童子 。” 唐 刘禹锡 《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 雪山童子 应前世, 金粟如来 是本师。”
《国语辞典》:焦面大士  拼音:jiāo miàn dà shì
焦面,肤色焦黑的面容。大士,菩萨的通称。焦面大士为民间宗教神明之一,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据说观世音看见孤魂野鬼抢食的场面,化身为面貌凶恶的凶神以主持公道,维护众鬼的秩序。一说焦面大士为一凶神,后为观世音收服,甘为部将。也称为「大世爷」
《國語辭典》:观音大士(觀音大士)  拼音:guān yīn dà shì
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是慈悲的象徵。参见「观世音菩萨」条。《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夫妻两个发心要往南海普陀洛伽山观音大士处烧香求子,尚在商量未决。」
分類:观世音
《國語辭典》:白衣大士  拼音:bái yī dà shì
密教胎藏界观音院的一尊本尊。穿著白衣,在白莲花中。但一般显教的观音图,也常画穿著白衣的观音菩萨,而泛称为「白衣大士」。也作「白衣观音」。
《漢語大詞典》:白衣仙人
指 观世音菩萨 。因常著白衣、坐白莲中,故称。 宋 苏轼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诗:“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农夫輟耒女废筐, 白衣仙人 在高堂。”亦作“ 白衣大士 ”、“ 白衣观音 ”。《剪灯馀话·芙蓉屏记》:“每日於 白衣大士 前礼百餘拜,密诉心曲,虽隆寒盛暑弗替。”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道:‘小生见 白衣大士 出现,特来瞻礼!’”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观世音菩萨传略〉跋:“咸淳临安志云:‘ 晋 天福 四年,得奇木,刻 观音大士 象。 钱忠懿王 ( 钱俶 )梦白衣人求治其居。王感悟,即其地建 天竺看经院 。’白衣本 毗陀天女 ,而俗人名为 白衣观音 。”
《漢語大詞典》:面然大士
佛经中谓救苦救难的 观音菩萨 化身。《禅门日诵·普供赞语》:“ 面然大士 , 观音 化身。” 明 李贽 《祭无祀文》:“又闻 面然大士 统领三千大千神鬼,与尔等相依日久,非不欲尽数超拔尔等,第亦无奈尔等自家不肯何耳。”参见“ 面然 ”。
《漢語大詞典》:面然
即焰口。佛经中的饿鬼名。其形枯廋,咽细如针,口吐火焰,面上火然,故称。佛典相传为 观音 的化身。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阿难 ﹞即於其夜三更之后,见一饿鬼名曰 面然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 阿难尊者 因习定,救苦 观音 示 面然 。”原注:“ 面然 ,焦头烂额之饿鬼像,乃 观音大士 之变化身,示现於 阿难 禪定之中,啟发 阿难 生起悲心,救度饿鬼之苦。”参见“ 面然大士 ”。
《漢語大詞典》:正士
(1).正直之士。书·泰誓:“屏弃典刑,囚奴正士。”晏子春秋·问下十九:“正士处势临众不阿私,行于国足养而不忘故。”后汉书·王符传:“正士怀怨结而不见信,猾吏崇姦轨而不被坐。”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其影响之及於同胞者……效用日大,斯不至为正士所鄙夷,大义所排斥矣。”
(2).佛教语。梵语“菩萨”的又一译名。谓求正道之大士。《无量寿经》卷上:“又 贤护 等十六正士: 善思议菩萨 、 信慧菩萨 …… 解脱菩萨 。”
《漢語大詞典》:萨埵(薩埵)
梵语。摩诃萨埵之简称,即大士,大菩萨。 南朝 梁元帝 《梁安寺刹下铭》:“萨埵来游,屡徘徊於紺马。”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十二月初,入 乌场国 …… 鞞罗 施儿之所,萨埵投身之地,旧俗虽远,土风犹存。”
《国语辞典》:轩骞(轩骞)  拼音:xuān qiān
高飞的样子。元。吴莱〈双林寺观傅大士顶相舍利及耕具故物〉诗:「一牛眠云已化石,双鹤覆雨仍轩骞。」
《漢語大詞典》:龙猛笔(龍猛筆)
西岳 龙猛大士 之笔。传说于砚中磨药,点笔成金。 前蜀 贯休 《拟君子有所思》诗之二:“安得 龙猛 笔,点石为黄金。”
分類:西岳大士
《漢語大詞典》:金粟如来(金粟如來)
佛名。即 维摩诘 大士。维摩,意为净名。《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金粟 来仪” 李善 注引《发迹经》:“ 浄名大士 是往古 金粟如来 。” 唐 白居易 《内道场永讙上人就郡见访善说〈维摩经〉临别请诗因以此赠》:“正传 金粟如来 偈,何用 钱塘 太守诗?” 清 龚自珍 《露华》词:“是 金粟如来 ,好相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