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时候(時候)  拼音:shí hòu
1.季节、节候。《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币。」汉。何休。解诂:「凡婚礼皆用雁,取其知时候。」
2.时机。如:「为人处事很多时候不要太勉强,时机不到,强求也没用。」《老残游记》第一回:「此刻也差不多是时候了,我们何妨先到阁子上头去等呢?」《红楼梦》第四二回:「如今我且替你收著,等你用著这个的时候,我送你些。」
3.时辰。《儒林外史》第三回:「才去不到两个时候,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将来。」
4.称某一段期间。如:「小时候的玩伴,现在都已成家立业。」《老残游记》第七回:「当时正是粤匪扰乱的时候,他从四川出来,就在湘军、淮军营盘里混过些时。」《儒林外史》第四○回:「到了成功的时候,萧云仙骑著马,带著木耐,在各处犒劳百姓们。」
《國語辭典》:时序(時序)  拼音:shí xù
1.时间、季节的先后顺序。《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晋。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之一:「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
2.时节、节候。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二折:「这些时慵怠妆梳,正遇著务农忙养蚕时序。」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早则是生计萧疏,更值著没收成歉年时序。」
3.时世、时代。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时序》:「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元。秦𥳑夫《赵礼让肥》第四折:「贤臣良将保銮舆,正遇著得收成太平时序。」
《漢語大詞典》:时叙(時叙)
承顺;顺当。时,通“ 承 ”。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时叙者,承叙也;承叙者,承顺也……‘百揆时叙’,谓百揆莫不承顺也。” 汉 扬雄 《河东赋》:“灵祇既乡,五位时叙。”
分類:承顺顺当
《國語辭典》:节气(節氣)  拼音:jié qì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的位置。古代历家以冬至起每三十度(日)的十二个气分配十二个月,称为「中气」;其馀的称为「节气」,如立春、清明。两者合称「二十四气」,也称为「二十四节气」。参见「中气」条。
《國語辭典》:二十四节气(二十四節氣)  拼音:èr shí sì jié qì
为古代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所划分。指一年中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二十四个节气。对农耕步骤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也称为「二十四节」、「二十四气」。
《國語辭典》:气节(氣節)  拼音:qì jié
1.节气、节令。晋。陶渊明〈劝农〉诗:「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2.人的志气、节操。《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莽败,磐拥富赀居故国,为人尚气节而爱士好施,有名江淮间。」宋。陆游 有所感诗:「气节陵夷谁独立,文章衰坏正横流。」
《漢語大詞典》:灰管(灰琯)
亦作“ 灰琯 ”。
(1).古代候验节气变化的器具。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故名。晋书·律历志上:“又叶时日於晷度,效地气於灰管,故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飞。” 宋 梅尧臣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之二:“丹艳已先灰管动,不由人力与栽培。”
(2).指时序;节候。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陇东郡公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风霜所及,灰琯遂侵。”《陈书·宣帝纪》:“灰琯未周,凯捷相继,拓地数千,连城将百。” 唐 刘禹锡 《代谢冬衣表》:“灰琯屡移,尘露无补。”
《國語辭典》:历数(曆數)  拼音:lì shù
1.天运、气数。《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昔炎精幽昧,历数将终。」也作「历数」。
2.历法。《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传中。马怀素传》:「博学,尤通氏族、历数、医方。」《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有一人姓王名朔,亦善通五行历数之书。」也作「历数」。
《國語辭典》:历数(歷數)  拼音:lì shù
1.天道、天运,指星象运行的轨道及周期。古人以此观盛衰兴亡的气数。《书经。大禹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也作「历数」。
2.历法。《书经。洪范》:「五曰历数。」唐。孔颖达。正义:「算日月行道所历,计气朔早晚之数,所以为一岁之历。」也作「历数」。
《漢語大詞典》:应候(應候)
(1).顺应时令节候。 晋 陆云 《寒蝉赋》序:“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则其信也。”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进贺冬银乳白身状》:“黄鐘应候,白琯舒和。” 明 俞安期 《望海》诗:“日日潮来长应候,似应西答百川朝。”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及二三月,众花应候而发,而冬花已憔悴。”
(2).应接侍候。红楼梦第七二回:“这是奶奶日间操心,惦记应候宫里的事。”
《國語辭典》:历日(曆日)  拼音:lì rì
记载岁时、节气及吉凶宜忌的书。宋。范成大〈除夜书怀〉诗:「床头新历日,衣上旧尘埃。」《水浒传》第二四回:「娘子家里有历日么?借与老身看一看,要选个裁衣日。」也称为「历头」。
《國語辭典》:历日(歷日)  拼音:lì rì
1.历日。宋。苏轼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二首之二:「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幼学琼林。卷四。制作类》:「历日是神农所为,甲子乃大挠所作。」
2.经过的时日。《汉书。卷四。文帝纪》:「朕获执牺牲、圭币,以事上帝宗朝,十四年于今。历日弥长,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愧。」
《漢語大詞典》:暖律(煖律)
古代以时令合乐律,温暖的节候称“暖律”。 唐 罗隐 《岁除夜》诗:“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宋 范纯仁 《鹧鸪天》词:“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暖欲开梅。”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春之时也,暖律乍起,和风方刚。”
煖律:指温暖的节候。 宋 玉英 《浪淘沙》词:“塞上早春时,煖律犹微。”煖,一本作“ 暖 ”。
《國語辭典》:气运(氣運)  拼音:qì yùn
命运。《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汉末气运之衰,无甚于此。」也作「气数」。
《漢語大詞典》:入律
古代以律管候气。节候至,则律管中的葭灰飞动。“入律”犹言节气已到。 汉 东方朔 海内十洲记:“臣国去此三十万里,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千吕,连月不散。”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二》:“既浮千吕之气,还吹入律之风。” 五代 徐夤 《东风解冰》诗:“入律三春復,朝宗万里通。”参阅后汉书·律历志上
《國語辭典》:历法(曆法)  拼音:lì fǎ
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定岁时、节令的方法。依不同文化、时代而有分别。以太阳为基准的,称为「阳历」;以月亮为基准的,称为「阴历」。我国的农历则以阳历为主,阴历为辅,是阴阳合历。《新唐书。卷二五。历志一》:「历法尚矣,自尧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其事略见于书。」
《漢語大詞典》:时禽(時禽)
随节候而出现的鸟。 晋 陆机 《悲哉行》:“目感随气草,耳悲咏时禽。” 唐 钱可复 《莺出谷》诗:“玉律阳和变,时禽羽翮新。” 明 刘基 《春谷诗》:“谿花明锦绣,时禽响弦筦。”
分類:节候
《國語辭典》:新律  拼音:xīn lǜ
新制定的法律。《晋书。卷三○。刑法志》:「今制新律,宜都总事类,多其篇条。」唐。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元帅调新律,前军压旧京。」
《國語辭典》:历书(曆書)  拼音:lì shū
1.记载年、月、日、时、节气等可供查考的书。也称为「历本」。
2.《史记》八书之一,专谈律历。《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更相治,閒不容翲忽,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作历书第四。」
《漢語大詞典》:时失(時失)
节候不正常。左传·隐公九年:“庚辰,大雨雪,亦如之。书,时失也。” 杜预 注:“ 夏 之正月,微阳始出,未可震电;既震电,又不当大雨雪,故皆为时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