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下头(下頭)
(1).下面;下边。 唐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今岁暮春上巳,独立 香山 下头。” 唐 齐己 《观李琼处士画海涛》诗:“叶扑仙槎摆欲沉,下头应是驪龙窟。”
(2).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朱子全书》卷一:“而今虽道是要学圣人,亦且从下头做将去。”
低头。 宋 朱熹 《朱子全书》卷十一:“只恁下头做,不思这事道理,则昧而无得。” 宋 刘克庄 《白社迓客》诗:“送迎不是祠官事,偶见青山急下头。”
《漢語大詞典》:基础(基礎)
(1).指建筑物的根脚,如墙下之夯土,柱下之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今碑之左右,遗墉尚存,基础犹在。”
(2).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 毛泽东 《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一般讲,互助组还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四:“到 南洋 去,并没有一定的把握,何不在国内先搞好一个基础,再去募集,也比较容易一些?”
(3).“经济基础”的省称,对“上层建筑”而言。
《漢語大詞典》:基点(基點)
(1).中心,重点。 毛泽东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如:以集镇为基点,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2).起点。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四:“敌人的进攻 武汉 是五路进兵。水路以 南京 为基点,溯 江 西上。”如: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点。
《漢語大詞典》:无端(無端)
(1).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管子·幼官:“始乎无端,卒乎无穷;始乎无端,道也,卒乎无穷,德也。”汉书·律历志上:“圜而环之,令之肉倍好者,周旋无端,终而復始,无穷已也。” 唐 王昌龄 《大梁途中作》诗:“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 清 黄宗羲 《与友人论学书》:“时而为和,谓之春;和升而温,谓之夏;温降而凉,谓之秋;凉升而寒,谓之冬;寒降而復为和。循环无端,所谓生生之为易也。”
(2).没有界线;没有头绪。《淮南子·俶真训》:“狡猾钝惛,是非无端,孰知其所萌。”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错综六情,而处无端之善否。” 晋 孙绰 《喻道论》:“六合遐邈,庶类殷充,千变万化,浑然无端。” 清 王晫 《〈快说续记〉序》:“广引博喻,错杂无端。”
(3).谓无由产生。《商君书·修权》:“下信其刑,则奸无端矣。” 高亨 注:“端借为‘耑’……草木初生为耑,无耑,言无由萌生。”
(4).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楚辞·九辩》:“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 王逸 注:“媒理断絶,无因缘也。” 晋 陆机 《君子行》诗:“福钟恆有兆,祸集非无端。” 唐 唐彦谦 《柳》诗:“ 楚王 江畔无端种,饿损宫娥学不成。” 茅盾 《子夜》十:“﹝ 李玉亭 ﹞被人家无端疑忌,他想来又是害怕,又是不平。”
(5).指莫须有的罪名。后汉书·徐璆传:“ 张忠 怨 璆 ,与诸阉官构造无端, 璆 遂以罪徵。”后汉书·李固传:“ 李 杜 二公为大臣,不能安上纳忠,而兴造无端。”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嫌疑象类,似是而非,因机会以坐无端,借素信以设巧言。”一本作“以生无端”。宋书·徐羡之传:“ 羡之 等暴蔑求专,忌贤畏逼,造构贝锦,成此无端。”
(6).谓无故肆虐为害。 唐 陆龟蒙 《自遣诗》之十二:“雪侵春事太无端,舞急微还近腊寒。” 宋 杨万里 《负丞零陵万感骤集》诗:“吾母病肺生怯寒,晚风鸣屋正无端。”《前汉书平话》卷上:“ 周勃 向军阵前便駡:‘反贼怎敢无端! 汉王 有甚亏你,教你前退番军,却向此处造反!吾特来伐罪。’” 清 徐灿 《永遇乐·病中》词:“怨东风一夜无端,狼籍几番红雨。”
(7).无心;无意。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是劳精神。”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游丝有意苦相縈,垂柳无端争赠别。”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四○:“濯罢鮫綃镜槛凉,无端重试午时妆。”
(8).无奈。表示事与愿违,或没有办法。 唐 杨巨源 《大堤曲》:“无端嫁与五陵少,离别烟波伤玉颜。” 宋 柳永 《尾犯》词:“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9).犹无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八:“我年少无端,致其父子死生永隔。”
(10).为詈词。犹无赖。 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你这箇无端的贼吏奸猾,将老夫一谜里欺压。”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我不合打那无端的逆贼。”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二折:“剗地喧呼,无端狂少打散我一塲惊搅。”《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龙王大駡曰:‘无端匹夫,当日在 玉帝 面前当殿辱吾,好生献出寳珠,万事皆休,如若不然,立刻一命难逃。’”
《漢語大詞典》:自从(自從)
(1).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三:“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復射蛟江水中。”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自从认了个兄弟,我心间甚是欢喜。”《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原来 许晏 、 许普 ,自从蒙哥哥教诲,知书达礼,全以孝弟为重。”
(2).跟从自己;自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盖 隋煬 酷嗜经典,既欲徙都 广陵 ,必尽载诸书自从。”
《漢語大詞典》:时候(時候)
(1).季节;节候。《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冬,公如 齐 纳币” 汉 何休 注:“凡婚礼皆用雁,取其知时候。” 唐 赵璘 因话录·宫:“九月衣衫,二月衣袍,与时候不相称。” 明 宋濂 《禄命辨》:“吾闻 黄帝 探五行之精……所以定岁月,推时候,以示民用也。”
(2).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他﹞不够吃一杯茶时候,便看完一部(书)。” 曹禺 《日出》第三幕:“我们待的时候不少了。”
(3).时间里的某一点。朱子语类卷七六:“到这时候,合当如此变。”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看灯遇仙:“俄止一深山,尚似二鼓时候。”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三:“ 小芹 当两三岁时候,就非常伶俐乖巧。”
《漢語大詞典》:时间(時間)
(1).犹眼下,一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时间尚在白衣,目下风云未遂。” 凌景埏 校注:“时间,指目下,目前。” 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虽则时间受窘,久后必然发跡。”《水浒传》第七回:“原来是本官 高太尉 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2).犹立即,马上。《西游记》第四回:“如若不依,时间就打上 灵霄宝殿 ,教他龙牀定坐不成。”
(1).对空间而言,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续不断的系统。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不知道自己的转变在空间时间中生出什么价值。” 艾青 《给太阳》诗:“你是时间的锻冶工,美好的生活的镀金匠。”
(2).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长在 北平 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时间。” 秦牧 《〈语林采英〉后记》:“腾出时间写这么一本小书,就可以督促自己进行学习。”
(3).指时间里的某一点。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时间是一个最理想的 北平 的春天下午,温煦而光明。”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二:“没有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都没有一定。”
《漢語大詞典》:月朔
(1).每月的朔日。指旧历初一。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 孔颖达 疏:“乃季秋九月之朔日。”初学记卷二一引 三国 魏 曹操 《令》:“自今诸掾属侍中别驾,常以月朔各进得失,纸书函封,主者朝常给纸函各一。” 宋 苏轼 《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励其百官,抚摩其人民,为之朝聘会同燕享,以交诸侯之欢。岁时月朔,致民读法,饮酒蜡腊以遂万民之情。”元史·世祖纪一:“ 宣圣 庙及管内书院,有司岁时致祭,月朔释奠;禁诸官员使臣军马,毋得侵扰褻瀆,违者加罪。”
(2).旧历每月以朔日为起点,约三十日一周期为一月。一月一朔,故用以指一个月。事物纪原·正朔历数·月朔引 唐 马总 《通历》:“ 地皇氏 分昼夜,以三十日为月朔。”参见“ 月相 ”。
《漢語大詞典》:月相
指月球明亮部分的不同形状。随着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的时刻变化,地球上所见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多少也不时改变,呈现盈亏(圆缺)的各种形状。月相有:朔(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球西边的半圆)、凸月、望(满月)、残月、下弦(月球东边的半圆)、蛾眉月。月相更替的周期约等于二十九天半,即一个朔望月。我国农历月相基本符合月相变化,每月初一必定是“朔”。至于“望”则可能在十五、十六、十七三天中的任何一天,以十五、十六居多。
《漢語大詞典》:头儿(頭兒)
(1).脑袋。喻指物体前面的首要部分。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等闲了,我弄几枝没头儿的箭试试看。”
(2).指头发或头发的样式。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些脸汤洗一洗,梳个头儿光光地。” 夏衍 《秋瑾传》第二幕:“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
(3).为首的人。《元典章·吏部八·案牍》:“今 蒙古 子孙弟姪作 蒙古 必闍赤头儿,凡有行移文字,止用 蒙古 字样写本宗事目。”《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王长贵 道:‘头儿明鉴。’捕快伸手一个巴掌駡道:‘谁是你的头儿?头儿是你乱叫的!’ 王长贵 立刻改口,称他老爷,方才无话。”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我也是个工人,不过如今算是咱们这矿上一个头儿了,有事大家来商量。”
(4).头钱。《水浒传》第一○四回:“原来赢不多,赢的都被把梢的、放囊的拈了头儿去。”参见“ 头钱 ”。
(5).开始,事情的起点。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我为头儿看: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 潘安 ?”红楼梦第九回:“原来是你起的头儿,你不这样怎么了局呢?”
(6).头绪;门路。
(7).端,顶端。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这里两头儿通着大道,来往不断的人,有什么不得信儿的?”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忙的他把个绳头儿不曾拴好,一失手,连钩子掉在屋里地下了。”
(8).极点;尽头。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无理到那头儿了,就让想空了心,把那个长生牌儿给他送到 何公祠 去。” 梁斌 《红旗谱》二:“他想:‘这一条线一条线的,织到什么是个头儿呀?’”
《漢語大詞典》:头钱(頭錢)
(1). 汉 代人口税的一种。 汉 制:从七岁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交二十三钱。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年二十三傅,十五赋,七岁头钱二十三,何缘?”
(2).犹一钱,极少之钱。北史·高昂传:“头钱价 汉 ,随之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唐 小説载 李紓 侍郎駡负贩者云:‘头钱价奴兵。’‘头钱’犹言‘一钱’也。故都俗语云:‘千钱精神头钱卖’,亦此意云。”
(3).一种博具。共用钱六枚。博者掷下去,看“字”(正面)和“鏝”(背面)的多少,决定胜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桥上两边,用瓦盆内掷头钱,关扑钱物、衣服、动使。”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正末云]这箇是头钱。[ 燕大 云]这钱昏,字鏝不好。”《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便去场上将这十两银子撇在地下,叫道:‘把头钱过来我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宣教( 吴宣教 )接将头钱过来,往下就扑。”
(4).赌博场所主人或供役使的人从赢者所得的钱中所提取的一小部分。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教小廝另取一两银子,送与 汉老 ,作为头钱。”《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纵然不能赢钱,弄他们两个头钱,贴补贴补候补之用也是好的。”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他常邀些人来赌钱,抽头钱给她,有时他把头钱也拿了。”
(5).指地痞流氓向个体劳动者敲诈所得的钱。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六章:“就是在我的茶铺里吃……吃茶,评……评理,在码头上收……收点头钱。”
(6).本钱。 沙汀 《淘金记》九:“一百多换一两,啥劲仗呀!头钱又不要多,卖五石米就尽够了。”
《漢語大詞典》:年根
(1).历法计年的起点。清史稿·时宪志一:“拟自 道光 十四年甲午为年根,按实测之数,将原用数稍为损益,推得日行交节时刻,似与实测之数较近。”
(2).方言。年底。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六:“富家白面堆成山,穷人年根去讨饭。”
《漢語大詞典》:起点(起點)
(1).谓点兵出发。《水浒传》第五八回:“ 桃花山 李忠 、 周通 得了消息,便带本山人马,尽数起点,只留三五十个小嘍囉看守寨栅。”
(2).开始。《孽海花》第二九回:“﹝ 郑成功 ﹞立的秘密会社,起先叫做‘天地会’,后来分做两派,一派叫做‘三合会’,起点於 福建 ,盛行於 广东 ,而膨胀於 暹罗 、 新加坡 、新旧 金山 檀岛 ;一派叫做‘哥老会’,起点於 湖南 ,而蔓延於 长江 上下游。”《冷眼观》第二六回:“可惜我不能将他两人中喊一个来亲口问问,究竟是若何起点,若何结局。”
(3).开始的地方或时间。 茅盾 《脱险杂记·归途杂拾》:“逃难的人们以及疏散的货物都以 观音阁 为安全起点,若过 观音阁 ,便没有事了。” 陶菊隐 《袁世凯演义》第十三回:“这个问题反映非同盟会议员反对同盟会的领导,以 武昌 起义为民主革命的起点,否定同盟会在 武昌 起义前领导多次革命的功绩。” 毛泽东 《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如果这个政府是有最低限度的诚意,就应当以处理 南京 惨案为起点。”
《漢語大詞典》:航程
(1).船舶或飞机由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田野 《火烧岛》:“ 火烧岛 ,距离 台湾 只有几小时的航程。”
(2).前进的路程。《诗刊》1977年第9期:“高高举起铁拳头,永为革命指航程。”
《漢語大詞典》:出发点(出發點)
旅程的起点。常用以比喻考虑问题的基点。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每一个党员,每一种局部工作,每一项言论或行动,都必须以全党利益为出发点,绝对不许可违反这个原则。” 老舍 《四世同堂》三四:“对 瑞宣 、 金三爷 和 四大妈 的照应与服侍,他很感激。可是,他的思想却没以感激他们为出发点,而想怎样酬答他们。”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九章:“我在考虑他写这封信的出发点是什么。”
《漢語大詞典》:大理市
在云南省西部、洱海沿岸,滇藏公路起点,滇缅公路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唐代为南诏国都,宋代为大理国都。1951年设下关市,1960年改大理市。人口46.8万(1995年)。为云南省西部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特产大理石、茶花、大理雪梨。名胜古迹有洱海、苍山、崇圣寺三塔、蝴蝶泉、蛇骨塔及南诏、大理古城遗址。
《漢語大詞典》: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綫)
地球零度经线,又名“首子午线”。计算东西经度的起点。1884年国际会议决定用通过 英国 格林威治 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