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随时(隨時)
(1).顺应时势;切合时宜。易·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王弼 注:“得时,则天下随之矣。随之所施,唯在于时也;时异而不随,否之道也。”国语·越语下:“夫圣人随时以行,是为守时。” 韦昭 注:“随时: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祖不得称皇考:“好古之士,当随时变通,所谓礼从宜也。”
(2).任何时候;不拘何时。 唐 骆宾王 《与程将军书》:“随时任其舒卷,与物同其波流者矣。” 宋 张道洽 《岭梅》诗:“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巴金 《秋》四:“你高兴,随时可以来耍。”
(3).随着季节时令。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夏凉寒燠,随时取适。”
(4).跟随时俗。 明 张居正 《请戒谕群臣疏》:“毋持禄以养交,毋依阿淟涊以随时。”
《漢語大詞典》:时雨(時雨)
应时的雨水。书·洪范:“曰肃,时雨若。”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王统照 《春雨之夜》:“我正在院子里徘徊着,看竹篱里萱花的绿长叶子,红黄花蕊,着了昨夜一场时雨,非常娇美。”
《漢語大詞典》:时新(時新)
(1).应时而鲜美的东西。 南朝 宋 鲍照 《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好酒多芳气,餚味厌时新。”
(2).犹时髦。 唐 元稹 《离思》诗之三:“红罗着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麴尘。”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一折:“则我这髻鬟云鬢,更和这玉搔珠结应时新。”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一家人都穿得很时新。”
《漢語大詞典》:应时(應時)
随时;即刻。汉书·何武传:“ 武 为刺史,二千石有罪,应时举奏。”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佗 遂下疗,应时愈。”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僕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七:“人能静坐,回光反照,不生种种念虑,则本来面目,应时自见。”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刀剑疮痍,应时完好。”
(1).顺应时势;适合时会。荀子·天论:“望时而得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汉 扬雄 《法言·问神》:“故夫道非天然,应时而造之,损益可知也。” 宋 陈亮 《祭吕东莱文》:“讲观象之妙理,得应时之成能。谓人物之间出,非天意之徒生。” 鲁迅 《〈热风〉题记》:“所以我的应时的浅薄的文字,也应该置之不顾,一任其消灭的。”
(2).顺应天时;适合时令。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应时纳祜,与国同休。”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似这般应时的瑞雪,是好一个冬景也。”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其从各省来京陛见官员及往来奉使人等,无不以该省雨泽曾否应时,田亩有无收穫,并閭阎资生情形一一体访。” 胡怀琛 《寄仲兄都门》诗:“应时略写 江 南景, 黄浦 秋潮蟹正肥。”
(3).对付度日。谓谋生。红楼梦第五八回:“其中或有一二个知事的,愁将来无应时之技,亦将本技丢开,便学起针黹纺织女工诸务。”
《漢語大詞典》:风信(風信)
(1).随着季节变化应时吹来的风。 唐 张继 《江上送客游庐山》诗:“晚来风信好,併发上 江 船。” 宋 陆游 《游前山》诗:“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二:“ 臺湾 风信与他海殊异……正、二、三、四月发者为颶,五、六、七、八月发者为颱。”参见“ 二十四番花信风 ”。
(2).信息;消息。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若遇见 朱太守 的夫人,索与他寄一个烧的着燎的着风信。”《西游记》第二六回:“前日 老孙 只偷了三个,那一个落下地来,土地説这宝遇土而入, 八戒 只嚷我打了偏手,故走了风信。” 柏叶 《金苹果》:“我--白襟鸦,森林是我的家,每天站在枝头望,有什么风信便答话。”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番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風)
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每侯应以一种花的信风。每气三番。小寒:梅花、山茶、水仙;大寒:瑞香、兰花、山矾;立春:迎春、樱桃、望春;雨水:菜花、杏花、李花;惊蛰:桃花、棣棠、蔷薇;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清明:桐花、麦花、柳花;谷雨:牡丹、酴釄、楝花。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花信风、 宋 王逵 蠡海集·气候类。一说,每月有两番花的信风,一年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见 明 杨慎 《二十四番花信风》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
《漢語大詞典》:试新(試新)
(1).犹尝试。 唐 孟浩然 《九日》诗:“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西游记》第四六回:“砍头那里好试新?头乃六阳之首,砍下即便死矣。”
(2).吃应时的新鲜食品。《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每熟时就先望空祭了花神,然后敢尝。又遍送左近隣家试新,餘下的方鬻。”
(3).茶名。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茶有十纲,第一第二纲太嫩,第三纲最妙,自六纲至十纲,小团至大团而止,第一名曰试新。” 明 许次纾 《茶疏·今古制法》:“若漕司所进第一纲,名 北苑 试新者,乃雀舌冰芽所造,一夸之直,至四十万钱,仅供数盂之啜,何其贵也。”
《漢語大詞典》:顺风(順風)
(1).顺着风向。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唐 韩偓 《失鹤》诗:“碧落顺风初得志,故巢因雨却闻腥。” 管桦 《女民警》:“因为顺风,车像长了翅膀一般飞驰。”
(2).指与行进方向一致的风。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丁·南康神惠庙碑》:“王顾曰:‘今日风色何如?’对曰:‘顺风也。’”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先大夫言:小车俗名二把手,遇顺风,有以布为帆者。”
(3).比喻顺从风俗;顺应时尚。《楚辞·刘向〈九叹·惜贤〉》:“默顺风以偃仰兮,尚由由而进之。” 王逸 注:“言己欲寂默不语,以顺风俗,随众俛仰而不敢毁誉,然尚犹豫不肯进也。”后汉书·方术传序:“ 汉 自 武帝 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虽復 陆贾 籍甚, 张释 傅会, 杜钦 文辨, 楼护 脣舌,頡頏万乘之阶,抵嘘公卿之席,并顺风以託势,莫能逆波而泝洄矣。”
(4).顺势,趁便。明史·陈邦彦传:“会日暮, 子壮 不能辨旗帜,疑皆敌舟也,阵动。大兵顺风追击,遂大溃。” 陈衍 《辽诗纪事·刘元英》:“ 薛大训 《神仙通鑑》:﹝ 刘元英 ﹞素喜性命之説,钦崇 黄 老 之教。一日,忽有道人来謁, 海蟾 乃邀坐堂上待以宾礼,问其氏族名字,俱不对,但自称 正阳子 , 海蟾 顺风请益。”
(5).比喻顺利、平安。亦常用作对出门人的祝愿。儒林外史第二回:“你亲家自从当了门户,时运也算走顺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当下与 子安 又谈了些别话, 子安 便説了一声‘顺风’,作别上岸去了。”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五场:“公子多多保重,一路顺风!”
(6). 宋 时的一种包头软巾。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
《漢語大詞典》:时行(時行)
(1).四时运行。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孔颖达 疏:“言坤道柔顺,承奉於天,以量时而行。”旧唐书·辛替否传:“臣以为非真教,非佛意,违时行,违人欲。” 宋 王安石 《谢赐历日表》之二:“臣敢不恭承睿旨,顺考时行。”
(2).应时而下。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孔颖达 疏:“大雨应时行也。行,降也。”
(3).当时流行的;时髦的。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宣德楼前省府宫宇:“街北 都亭驛 ,相对 梁 家珠子铺。餘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席。”《孽海花》第二一回:“为了想做件时行衣服,﹝ 阳伯 ﹞去到后门估衣铺。”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首饰的件数也不够,样子也都是前二十年的老样,没有一件时行货。”
《漢語大詞典》:瑞雪
应时好雪。以能杀虫保温,多视为丰年的预兆,故称。 南朝 陈 张正见 《玄圃观春雪》诗:“同云遥映岭,瑞雪近浮空。”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今瑞雪频降,来年必丰。” 明 茅维 《闹门神》:“只见瑞雪飘遥,罡风淅沥。” 峻青 《秋色赋·瑞雪图》:“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画图!”
《漢語大詞典》:时物(時物)
(1).指一定时间内的事物。易·繫辞下:“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韩康伯 注:“物,事也。”
(2).应时的作物。后汉书·章帝纪:“宜助萌阳,以育时物。”
(3).应时的食物。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 孟仁 卒”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孟仁 ﹞每得时物,来以寄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是月巷陌杂卖:“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 乐氏 至孝,凡遇时物,必遣女踰岭餽其姑。”
(4).时节景物。 唐 杜甫 《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诗:“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清 谭献 《〈唐诗录〉序》:“揽时物之迁变,感家室之仳别。”
《漢語大詞典》:尝新(嘗新)
(1).古代于孟秋以新收获的五谷祭祀祖先,然后尝食新谷。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农乃登穀。天子尝新,先荐寝庙。”汉书·食货志上:“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閭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餘千五十。”
(2).品尝应时的新鲜果品等。 唐 王建 《宫词》之四:“白玉窗前起草臣,樱桃初赤赐尝新。” 宋 陆游 《春晚雨中作》诗:“冉冉流年不贷人,东园青杏又尝新。”《西游记》第五回:“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个尝新。”
《漢語大詞典》:随俗(隨俗)
(1).顺应时尚。犹今之时髦。史记·李斯列传:“则是 宛 珠之簪,傅璣之珥, 阿 縞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 赵 女不立於侧也。” 司马贞 索隐:“谓闲雅变化而能通俗也。”
(2).从俗;从众。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毁誉必参於效验,不随俗而雷同,不逐声而寄论。” 宋 梅尧臣 《寄题郢州白雪楼》诗:“至此和者纔数人,乃知高调难随俗。” 茅盾 《第一个半天的工作》:“做此官来行此礼,你不随俗一些,你就站不住脚呀!”
《漢語大詞典》:应候(應候)
(1).顺应时令节候。 晋 陆云 《寒蝉赋》序:“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则其信也。”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进贺冬银乳白身状》:“黄鐘应候,白琯舒和。” 明 俞安期 《望海》诗:“日日潮来长应候,似应西答百川朝。”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及二三月,众花应候而发,而冬花已憔悴。”
(2).应接侍候。红楼梦第七二回:“这是奶奶日间操心,惦记应候宫里的事。”
《漢語大詞典》:当令(當令)
(1).指当权者。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和阗玉鼠》:“自失此物后,往往书籍蠧损,当令每命山右巨卿,密諭访觅,久无下落。”
(2).掌权。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吃劳金的当令,这才真算翻身哩。”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四:“﹝ 张富英 ﹞是个破落地主。他当令,尽找三老四少,能说会唠的那帮人。他们说了算。”
(1).顺应时令,合时令。如:夏天酷暑,西瓜正是当令的果品。
(2).行时,吃得开。 鲁迅 《准风月谈·登龙术拾遗》:“‘书中自有黄金屋’,早成古话,现在是‘金中自有文学家’当令了。”
《漢語大詞典》:世出
(1).应时出现。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才为世出,世亦须才。” 李周翰 注:“贤才为乱世而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 吕延济 注:“世出,谓应时而出也。”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歌》:“羡君人材为世出,盛年絶艺须难得。”
(2).不时出现。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唐 之治,在於 贞观 ; 开元 之际,而女祸世出; 天宝 以还,纲纪微矣。”
(3).指家世和生平。 宋 曾巩 《寿安县钱氏墓志铭》:“ 凝之 年七十有七,哭其妻之丧,自为状,次其妻之世出行事,来乞铭。” 宋 叶适 《中奉大夫薛公墓志铭》:“公物其世出,詰其昆弟,皆是,亦流涕,饶与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