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8,分2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父老
老人
老子
华发
长年
老我
长老
遗老
高年
耆老
垂白
三老
老者
王父
老身
《國語辭典》:父老  拼音:fù lǎo
1.尊敬老人的称呼。《史记。卷一○二。冯唐传》:「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君臣易位,尊卑失序,父老不辜。」
2.职官名。如今之乡镇村里长。《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唐。徐彦。疏:「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辨护伉健者为里正,皆受倍田,得乘马。」
3.父亲年老。《晋书。卷五○。庾纯传》:「父老不归供养,将何言也?」
《國語辭典》:老人  拼音:lǎo rén
1.老年人。《史记。卷一一九。循吏列传。子产》:「丁壮号哭,老人儿啼。」《三国演义》第二回:「张飞饮了数杯闷酒,乘马从馆驿前过,见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2 旧人。如:「他都快退休了,可称得上是公司的老人喽!」
2.星官名,仅由一颗星组成,属井宿,为西方的船底座α星。也称为「南极老人星」、「老人星」。
《國語辭典》:老人星  拼音:lǎo rén xīng
寿星的别名。参见「寿星」条。《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唐。杜甫 泊松滋江亭诗:「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國語辭典》:老子  拼音:lǎo zǐ
1.道家始祖李耳的别名。参见「李耳」条。
2.书名。春秋时老聃撰,分上下篇。阐述道、德的意义。也称为「道德经」、「道德真经」。
《國語辭典》:老子  拼音:lǎo zi
1.我。自称之词。《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宋。苏轼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词:「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也称为「老头子」。
2.老翁。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他连声儿短叹长吁,这老子有甚么冤屈,大叫高呼?」《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众人入去吃茶,一个老子上灶点茶。」也称为「老头」、「老头子」、「老头儿」、「老儿」。
3.父亲。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予在南郑,见西陲俚俗谓父曰:『老子』。虽年十七八,有子,亦称老子。」《文明小史》第三○回:「且说他带来的两个家人,一个就是申福,他老子已经荐到许州当稿案去了。」也称为「老头儿」、「老儿」。
《國語辭典》:华发(華髮)  拼音:huá fǎ
1.花白的头发。唐。元稹 遣病诗一○首之五:「华发不再青,劳生竟何补?」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借指老人。《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边让传》:「伏惟幕府初开,博选清英,华发旧德,并为元龟。」
《漢語大詞典》:长年(長年)
(1).年长,年龄较大。韩非子·奸劫弑臣:“人主无法术以御其臣,虽长年而美材,大臣犹将得势,擅事主断,而各为其私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 泽 于 刘氏 最为长年,大臣固待 泽 决计。” 宋 司马光 《论公主宅内臣状》:“择淑慎长年之人,使侍左右,朝夕教諭,纳诸善道。”
(2).老年。 唐 无可 《新年》诗:“燃灯朝復夕,渐作长年身。” 前蜀 韦庄 《长年》诗:“长年方悟少年非,人道新诗胜旧诗。”
(3).指老年人。《淮南子·说山训》:“故桑叶落而长年悲也。” 汉 刘向 说苑·贵德:“ 景公 游於 寿宫 ,覩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
(4).船工。 宋 戴埴 鼠璞·篙师:“海壖呼篙师为长年……盖推一船之最尊者言之。” 明 孙蕡 《下瞿塘》诗:“长年敲板助船客,破浪一掷如飞梭。” 清 吴伟业 《避乱》诗:“长年篙起舞,扁舟疾如箭。”参见“ 长年三老 ”。
《漢語大詞典》:长年三老(長年三老)
古时 川 峡一带对舵手、篙师的敬称。 唐 杜甫 《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仇兆鳌 注:“ 蔡 ( 蔡梦弼 )注:峡中以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 邵 ( 邵宝之 )注:三老,捩舵者。长年,开头者。”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川 峡呼梢工篙手为长年三老。”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五:“问何谓长年三老?云:‘梢公是也。’长,读如长幼之长。” 清 钱谦益 《寿福清公六十序》:“长年三老中流遇风,慬而获济。”
分類:舵手敬称
《漢語大詞典》:老我
老人的自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词:“老我伴身惟有影,倚徧风轩月榭。”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和信守郑舜举蔗庵韵》词:“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 金 李纯甫 《送李经》诗:“髯 张 元是人中雄,喜如俊鶻盘秋空。怒如怪兽拔枯松,老我不敢婴其锋。”
分類:老人自称
《國語辭典》:长老(長老)  拼音:zhǎng lǎo
1.年长者的通称。《吕氏春秋。孟秋纪。怀宠》:「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见其长老而敬礼之。」
2.佛教用语:(1)对戒腊高的比丘之尊称。也称为「上座」。(2)寺院的住持和尚。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长老在法堂上高叫:『两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赔房奁,断送莺莺与他为妻。』」《西游记》第九回:「那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
3.基督教长老会中的执事者。多由较早入教的年高德劭者担任。
《國語辭典》:遗老(遺老)  拼音:yí lǎo
1.更历世事的野老。《史记。卷九五。樊哙等传》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
2.先帝的旧臣。《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身为宗室遗老,历事三主。」
3.前一朝代的旧臣。《晋书。卷八二。徐广传》:「君为宋朝佐命,吾乃晋室遗老,忧喜之事固不同时。」
《國語辭典》:高年  拼音:gāo nián
1.老年人。《汉书。卷八。宣帝纪》:「鳏寡孤独高年贫困之民,朕所怜也。」
2.年纪很大。《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也称为「高龄」。
《國語辭典》:耆老  拼音:qí lǎo
老人,多指德高望重者。《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郡有官吏、僧道、耆老。」
《國語辭典》:垂白  拼音:chuí bái
须发将白。指年老。《汉书。卷六○。杜周传》:「诚哀老姊垂白,随无状子出关。」南朝宋。鲍照〈拟古诗〉八首之五:「结发起跃马,垂白对讲书。」
《國語辭典》:三老  拼音:sān lǎo
1.上寿、中寿、下寿。《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晋。杜预。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
2.年高德劭的长老。《周书。卷四五。儒林传。序》:「洎高祖保定三年,乃下诏尊太傅燕公为三老。」
3.职官名。汉时掌一乡之教化。《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
4.四川江峡中称水夫掌柁的为「三老」。唐。杜甫 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棙柁开头捷有神。」
《漢語大詞典》:三老五更
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礼记·文王世子:“适东序,释奠於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郑玄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於大学。” 郑玄 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孔颖达 疏:“三德谓正直、刚、柔。五事谓貌、言、视、听、思也。”汉书·礼乐志:“养三老五更於辟廱。”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后汉书·明帝纪》:“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 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其以 祥 ( 王祥 )为三老, 小同 ( 郑小同 )为五更。”北史·魏纪三:“以 尉元 为三老, 游明根 为五更。又养国老、庶老、将行大射之礼。”
《國語辭典》:老者  拼音:lǎo zhě
1.老年人。《论语。公冶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兰公炼丹已成,举家服之,老者发白反黑,少者辟谷无饥。」
2.指道家。唐。韩愈 原道:「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
《國語辭典》:王父  拼音:wáng fù
祖父。《礼记。祭统》:「夫祭之道,孙为王父尸。」《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祖称王父,父曰严君。」
《國語辭典》:老身  拼音:lǎo shēn
老年人的自称。《北史。卷二○。列传。穆崇》:「老身二十年侍中,与卿先君亟连职事。」《宋史。卷四七一。奸臣列传一。章惇》:「皇太后曰:『老身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