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永不录用(永不录用)  拼音:yǒng bù lù yòng
永远不被选录任用。机关学校人员犯有重大罪过时,常作如此处分。
《漢語大詞典》:自取罪戾
谓自招罪过。《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復生贰心,自取罪戾。”亦作“ 自取咎戾 ”。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目下大敌当前,万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分類:自招罪过
《國語辭典》:动辄得咎(動輒得咎)  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
一有举动就会犯过,受到责难。指人处境困难,极易遭到罪责。唐。韩愈 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镜花缘》第七八回:「小厮因动辄得咎,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
《漢語大詞典》: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如某甲故意杀人,刺了一刀未致死,忽然悔悟,弃刀而去;或更进而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抢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犯罪结果发生以前;二是自动的,不是被迫的,这一点区别于犯罪未遂。对于中止犯罪的犯罪分子,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漢語大詞典》:盥溉
洗涤。指除去(罪过、积习等)。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相习以让,相勉以仁,磨揉盥溉,其德维新。”参见“ 洗涤 ”。
《國語辭典》:洗涤(洗滌)  拼音:xǐ dí
洗除污秽。《南史。卷七一。儒林传。何佟之传》:「性好洁,一日之间洗涤者十馀过,犹恨不足,时人称为水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冯相身处朝市,向为尘俗所役,乍见山光水色,洗涤心胸。」
《國語辭典》:不当家花拉(不當家花拉)  拼音:bù dāng jiā huā lā
罪过、不应该。《孽海花》第一六回:「啊呀,天主!不当家花拉的倒费你,快别听这痴孩子的话。」
《國語辭典》:不当人子(不當人子)  拼音:bù dāng rén zǐ
苏皖方言。人子,语助词,无义。不当人子指罪过、不应该。《西游记》第二四回:「兄弟再莫题起,不当人子!从今后,再也不敢妄为。」《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刘兄恶取笑!不当人子!怎么把一个死人背在家里来吓人?」
分類:罪过
《漢語大詞典》:阿昧
谓偏袒隐蔽罪过。南齐书·谢超宗传:“而阿昧苟容,轻文略奏。”
《漢語大詞典》:纳污藏疾(納污藏疾)
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后以“纳污藏疾”比喻包容罪过错失。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 长孙无忌 等请诛 志冲 。上手詔:‘五岳陵霄,四海亙地,纳污藏疾,无损高深。’”
《国语辞典》:蒲鞭示辱  拼音:pú biān shì rù
对有罪过的人,只以蒲鞭稍加处罚,使对方能知耻改正。典出《后汉书。卷二五。刘宽传》。后比喻为政仁慈宽厚,或指极轻的刑罚。也作「蒲鞭不施」、「蒲鞭不用」。
《漢語大詞典》:三淫
三种罪过。吕氏春秋·古乐:“ 周文王 处 岐 ,诸侯去 殷 三淫而翼 文王 。” 高诱 注:“淫,过……三淫,谓剖 比干 之心,断材士之股,刳孕妇之胎者。”
分類:罪过
《漢語大詞典》:咎有应得(咎有應得)
谓由于自身的罪过而得祸或受罚是完全应得的,怨不得别人。《宦海》第七回:“ 李德标 一时冒犯,触怒 乌绅 ,咎有应得。”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原来我的识见,就正和 唐 朝的‘不知其源者’相同,贻讥于千载之前,真是咎有应得。” 巴金 《家》十四:“你当初为什么不反抗,不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现在是咎有应得。”
《國語辭典》:咎由自取  拼音:jiù yóu zì qǔ
所有的责难、灾祸都是自己找来的。语含自作自受之意。《官场现形记》第五一回:「但这件事,据兄弟看起来,他们两家实在是咎由自取。」
《國語辭典》:将功折罪(將功折罪)  拼音:jiāng gōng zhé zuì
用功劳来抵消罪过。《西游记》第八回:「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便思量一个计较,周全他,等他好将功折罪。」也作「将功赎罪」、「以功赎罪」。
《國語辭典》:立功赎罪(立功贖罪)  拼音:lì gōng shú zuì
建立功劳以抵偿罪过。《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当革职,使立功赎罪。」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三二出:「斩周弁恐伤驸马之心,不如免死,立功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