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背时(背時)  拼音:bèi shí
1.不合时宜。《文选。张协。七命》:「圣人不卷道而背时,智士不遗身而匿迹。」《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说了他们,他们还要笑我说背时的话,你说可要气死了人!」
2.倒楣、时运不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苟才道:『不过不肯信任我们这背时的人罢了!』」也作「悖时」。
《國語辭典》:过景(過景)  拼音:guò jǐng
过了适当的时机。如:「他三心二意,迟疑不决,以致过景,丧失了再次求学的机会。」
《國語辭典》:旧物(舊物)  拼音:jiù wù
1.旧时的典章文物。《左传。哀公元年》:「祀夏配天,不失旧物。」《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设官兆祀,不失旧物。」
2.先人遗留之物。《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
3.以前的信物。唐。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國語辭典》:断送(斷送)  拼音:duàn sòng
1.度过时光。唐。韩愈 遣兴诗:「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閒。」
2.埋葬死者。《水浒传》第二一回:「恁地时,却是好也。深谢押司。我心儿死在床上,怎地断送?」《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那老和尚已死了,他在地府睁眼等你断送哩!」
3.葬送、牺牲、赔上。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你轻说些,倘或被他听见,不断送了我也。」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中山狼呵!则被您险些儿把俺管閒事的先生断送的眼巴巴!」
4.推送。宋贺铸〈忆仙姿。莲叶初生〉词:「向晚鲤鱼风,断送䌽帆何处。」
5.宋代歌舞剧在表演之后吹奏的乐曲,称「断送」。
《國語辭典》:不愆  拼音:bù qiān
1.没有过失。《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荀子。正名》:「大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
2.没有耽误。如:「今春雨水充足,又不愆农时,丰年有望了。」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将使杏花菖叶,耕穫不愆。」
《國語辭典》:失时(失時)  拼音:shī shí
错失机会。《论语。阳货》:「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聊斋志异。卷一。王成》:「成心愿盈溢,惟恐失时。」
《國語辭典》:过日(過日)  拼音:guò rì
1.度日打发或消磨时间。《南史。卷一○。陈后主本纪》:「监者又言:『叔宝常耽醉,罕有醒时。』隋文帝使节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
2.过几天。《红楼梦》第六五回:「过日,你姐姐还备了礼来瞧你们呢!」
《漢語大詞典》:冠时(冠時)
盖过时人,为当代第一。晋书·桓温传论:“自谓英猷不世,勋绩冠时。”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观 公孙氏 舞剑器浑脱,瀏灕顿挫,独出冠时。”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己丑词林:“己丑词林,如 焦弱侯 、 董元宰 ,俱以文学冠时。”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貌既冠时,才亦出众。”
《國語辭典》:陈腐(陳腐)  拼音:chén fǔ
1.陈旧腐朽。《宋史。卷一七五。食货志。和籴志》:「今京师有七年之储,而府库无钱,更籴军人之米,使积久陈腐。」
2.不合时宜。如:「他的思想陈腐,与时代脱节。」
《國語辭典》:旧式(舊式)  拼音:jiù shì
1.旧有的形式或样式。如:「她偏好穿旧式的衣服。」
2.传统。如:「她是个旧式妇人,对丈夫仍言听计从,不敢反抗。」
《國語辭典》:失机(失機)  拼音:shī jī
1.错过良机。《文选。陆机。文赋》:「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2.延误军机,用兵失败。《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谁知正值北虏也先为寇,大掠人畜,陆总兵失机,扭解来京问罪,连尤侍郎都罢官去了。」
《漢語大詞典》:骨董
象声词。 唐 孟棨 《北里志·张住住》:“﹝ 张住住 ﹞指阶井曰:‘若逼我不已,骨董一声即了矣。’” 明 汤显祖 《紫箫记·诏归》:“若是恶少们懊着他呵,他性子不是金篦自刺,定向玉井头骨董一声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庚娘:“便闻骨董一声,遂譁言妇溺矣。”
分類:象声词
《漢語大詞典》:差互
(1).错过时机;差错。南史·范晔传:“二十二年九月……上於 武帐冈 祖道。 曄 等期以其日为乱, 许耀 侍上,扣刀以目 曄 , 曄 不敢视,俄而坐散,差互不得发。” 金 王若虚 《史记辩惑一》:“在‘本纪’则併《无逸》为告 殷 民,在‘世家’则併《多士》为戒 成王 ,混淆差互,一至於此。”
(2).交错;错杂。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清 梅曾亮 《吴淞口验功记》:“ 太湖 三万六千顷……浦溆差互,茭苇怒生。”
《漢語大詞典》:卒时(卒時)
(1).尽时。谓度过三个月。国语·晋语一:“吾闻以乱得聚者,非谋不卒时,非人不免难,非礼不终年,非义不尽齿,非德不及世,非天不离数。” 韦昭 注:“卒,尽也。三月为一时。”
(2).度过时日。 晋 张协 《七命》:“乐以亡戚,游以卒时。”
《漢語大詞典》:死法
(1).一成不变的方法。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放用之,偃蹇狭陋,尽成死法,不知意与境会,言中其节,凡字皆可用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岂有执死法为文,而能见赏於人,相传於后者乎?”
(2).指过时的方法、法则。 黄人 《〈清文汇〉序》:“徇古文之虚名以求文,则文之实丧,泥古人之死法以衡文,则文之义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