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纠正(糾正)  拼音:jiū zhèng
矫正错误。《晋书。卷四四。石鉴传》:「多所纠正,朝廷惮之。」
《國語辭典》:澡雪  拼音:zǎo xuě
洗涤、清净。汉。马融 长笛赋:「是故可以通灵感物,写神喻意、致诚效志,率作兴事,溉盥污濊,澡雪垢滓矣。」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神思》:「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國語辭典》:矫正(矯正)  拼音:jiǎo zhèng
改正、纠正。如:「矫正错误」、「矫正姿势」。
《國語辭典》:釐改  拼音:lí gǎi
釐订改革。《后汉书。卷一一。刘玄刘盆子列传。刘玄》:「宜釐改制度,更延英俊,因才授爵,以匡王国。」《北史。卷三四。列传。江式》:「巧谈辩士,以意为疑,炫惑于时,难以釐改。」
分類:改革改正
《漢語大詞典》:收拭
(1).犹改正。 唐 温庭筠 《上裴相公启》:“收拭瑕疵,申明枉结。” 明 李东阳 《应诏陈言奏》:“既示磨礲,宜加收拭。”
(2).指收回更改。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三年:“以致弹墨未乾,而收拭之旨已下。”
《漢語大詞典》:定正
改正。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每有疑字,示诸社友定正,正而后已。” 清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昔 曹子桓 讥 刘季绪 才不逮作者,而好挎摭利病;而 子建 乃独喜人定正其文。”
分類:定正改正
《國語辭典》:自新  拼音:zì xīn
自己改过更新,重新做人。《史记。卷一○。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汉书。卷八一。匡衡传》:「比年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
《國語辭典》:改正  拼音:gǎi zhèng
把谬误的改成正确的。《红楼梦》第四八回:「出个题目,让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此刻天下的大势,倘使不把读书人的路改正了,我就不敢说十年以后的事了。」
《國語辭典》:改过(改過)  拼音:gǎi guò
改正过失。如:「勇于改过」。《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刑者不可复蜀,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三国演义》第一○○回:「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
《漢語大詞典》:改色
(1).指古代随改正朔而改变所崇尚的颜色。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其驪翰改色,寅丑殊建。” 李善 注:“礼记曰:‘ 夏后氏 尚黑,戎事乘驪。’ 郑玄 曰:‘以建寅之月为正,物生色黑。黑马曰驪。’礼记曰:‘ 殷 人尚白,戎事乘翰。’ 郑玄 曰:‘以建丑之月为正月,物生色白。翰,白色马也。’”
(2).改变颜色。亦指景色改变。 南朝 梁 刘孝绰 《陪徐仆射晚宴》诗:“景移林改色,风去水餘波。” 隋 李德林 《松树》诗:“岁寒无改色,年长有倒枝。” 明 李东阳 《松坞黄公哀辞》:“虎豹伏匿兮狼狐噭嘷,岁既暮而改色。”
《國語辭典》:革心  拼音:gé xīn
1.改变心意,向上向善。《魏书。卷三八。刁雍传》:「令木石革心,鸟兽率舞。包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
2.从事革命工作的人,必先革除心中的虚伪,以保存革命的真诚,谓之「革心」。
《國語辭典》:订正(訂正)  拼音:dìng zhèng
校订改正。《晋书。卷七五。荀崧传》:「其书文清义约,诸所发明,或是左氏、公羊所不载,亦足有所订正。」
《國語辭典》:校正  拼音:jiào zhèng
考查改正。如:「户口校正」。
《國語辭典》:校人  拼音:jiào rén
职官名:(1)周代的马官之长。《左传。哀公三年》:「校人乘马,巾车脂辖。」(2)古代管池沼的小官。《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國語辭典》:辨正  拼音:biàn zhèng
辨明是非,改正谬误。如:「这篇作文的错字连篇,非得一一辨正不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追于无形。」《隋书。卷二。高祖纪下》:「自晋氏播迁,兵戈不息,雅乐流散,年代已多,四方未一,无由辨正。」
《國語辭典》:修改  拼音:xiū gǎi
1.改正错误、缺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隋书。卷二。高祖纪下》:「律令格式,或有不便于事者,宜依前敕修改,务当政要。」
2.修整改建。《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特多禁忌,墙壁崩倒,屋宇倾颓,年月不便,终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