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偷春体(偷春體)  拼音:tōu chūn tǐ
一种律诗体裁。凡律诗的一、二句对仗,三、四句不对仗的,称为「偷春体」。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杂体诗》:「偷春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
《國語辭典》:颔联(頷聯)  拼音:hàn lián
律诗中第三、第四两句对仗工整,称为「颔联」。
《漢語大詞典》:藏头诗
一名“藏头格”。杂体诗名。有三种说法:(1)作律诗时前三联都写所寓之景和情,至末联才点明题意。(2)将诗句头一字暗藏在每句的最后一字中。(3)将所言的事分别藏在诗句的头一字。如《水浒传》中吴用题卢俊义宅中诗,就在四句的首字暗藏“卢俊义反”四字。
《漢語大詞典》:偏枯对(偏枯對)
指律诗对句字面相对而实际有偏失。如:“ 燕王 买骏骨, 渭老 得熊羆。”“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前一联是以一物对二物,后一联是以二物对一物,故称偏枯对。详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诗说·偏枯对》
《漢語大詞典》:简板对(簡板對)
古代律诗首联、颔联用对偶,似简板相对,称简板对。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 子美 《遣意》二首,皆偏入格……至於‘囀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此亦对起,颇似简板。”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许用晦 《金陵怀古》,頷联简板对尔。”
《漢語大詞典》:进退格(進退格)
亦作“ 进退韵 ”。 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一首诗采用两个相近的韵部来押韵,隔句递换用韵,一进一退,故名。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轆轤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郭绍虞 校释:“若律诗先二韵甲,次二韵乙,为轆轤格。两韵间押,为进退格。”诗人玉屑·诗体下·进退格引 宋 黄朝英 《缃素杂记》:“ 郑谷 与僧 齐己 、 黄损 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轆轤,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轆轤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齐梁格’、‘元和格’,则以诗之宗派而言;‘轆轤格’、‘进退格’,则律诗中又增限制。”亦有诗题标明为‘进退格’者,如: 宋 杨万里 有《小憩土坊镇新店进退格》; 柳亚子 有《感事呈冶公用进退格》
《國語辭典》:颈联(頸聯)  拼音:jǐng lián
律诗中第五、六两句,互相对偶,称为「颈联」。也称为「腹联」。
《漢語大詞典》:借春对(借春對)
律诗通常第三、四句对偶,而第一、二句则散偶不拘。如果第一、二句对偶,而第三、四句反为散句,则首联即谓之“借春对”。如 唐 李白 《送友人》前四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即其例。参见“ 偷春体 ”。
《國語辭典》:偷春体(偷春體)  拼音:tōu chūn tǐ
一种律诗体裁。凡律诗的一、二句对仗,三、四句不对仗的,称为「偷春体」。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杂体诗》:「偷春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
《漢語大詞典》:辘轳韵(轆轤韻)
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如第二、第四句用甲韵,则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名。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昔 郑都官 与僧 齐己 、 郑损 辈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轆轤,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轆轤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