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对举(對舉)
犹对偶;相对举出。 清 汪师韩 《诗学纂闻·对举字》:“轩輊、依违、然疑、淹速,以对举见意。”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四》“于越”:“春秋之‘於越’,即是‘越’而以‘於’为发声,视此文之‘于越’与‘戎翟’对举者不同。”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辞笔或诗笔对举, 唐 世犹然,逮及 宋 元 ,此义遂晦。”
分類:对偶对举
《漢語大詞典》:偶对(偶對)
指诗文的对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於往昔多矣。”旧唐书·韩愈传:“常以为自 魏 、 晋 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誥之指归, 迁 、 雄 之气格,不復振起矣。”
分類:诗文对偶
《國語辭典》:对待(對待)  拼音:duì dài
1.相对而互有所待。《新名词训纂。语属。对待》:「张宪诗:『万古晨昏常对待,两丸日月自双飞。』」
2.对付。如:「你放心,这人交给我去对待。」
3.待遇。如:「我一向待他像亲兄弟,想不到他会这样对待我。」
《漢語大詞典》:偶俪(偶儷)
骈体;对偶。 宋 苏轼 《徐州鹿鸣燕赋诗叙》:“余於 嘉祐 之末,以进士入官,偶儷之文,畴昔所上。” 金 王若虚 《文辨三》:“ 东坡 之文……为四六而无俳谐偶儷之弊,为小词而无脂粉纤艷之失。” 明 宋濂 《〈剡源集〉序》:“辞章至于 宋 季,其敝甚久。公卿大夫视应用为急,俳谐以为体,偶儷以为奇,靦然自负其名高。” 樊增祥 《儿辈初学属对》诗:“自古文章珍偶儷,南 彭 北 纪 勉追从。”
分類:骈体对偶
《漢語大詞典》:双比(雙比)
对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 周振甫 注:“双比空辞:对偶而不用故事。”
分類:对偶
《漢語大詞典》:相俪(相儷)
对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龙虎类感,则字字相儷。”
分類:对偶
《漢語大詞典》:声偶(聲偶)
指诗文中字词音节的对偶。 宋 欧阳修 《〈苏氏文集〉序》:“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摘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七言排律创自 老杜 ,然亦不得佳。盖七字为句,束以声偶,气力已尽矣。”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夫教令詔誥之文,体在典重,今也非鄙俚则声偶矣,是其病为褻为凟。”
《漢語大詞典》:俪偶(儷偶)
对偶。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三章》诗序:“文也者,非云尚形似,牵比类,以局夫儷偶,放於奇靡,其於言也,必浅而乖矣。”新唐书·文艺传下·李商隐:“ 商隐 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 令孤楚 府, 楚 本工章奏,因授其学。 商隐 儷偶长短,而繁縟过之。”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鱼羊共溪:“ 渭源 之 鸟鼠同穴 ,向未有对者,以 鱼羊共谿 当之,天然儷偶。”
分類:对偶
《漢語大詞典》:俪对(儷對)
对偶。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义山 浪子,薄有才藻,遂工儷对, 宋 人慕之,号为‘西崑’。”
分類:对偶
《漢語大詞典》:骈偶(駢偶)
指对偶。宋史·欧阳修传:“ 宋 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 五季 餘习,鎪刻駢偶,淟涊弗振。”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长歌短篇,操笔輒韵,有 魏武 乐府风,制词质古,一洗駢偶之习。”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会昌一品集:“其《会昌一品制集》,駢偶之中,雄奇骏伟,与 陆宣公 上下。”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 东汉 文体,受辞赋的影响,不但趋向骈偶,并且趋向工切。”
分類:骈偶对偶
《漢語大詞典》:耦立
犹对偶。 章炳麟 《文学说例》:“《景十三王传》载 中山王 泣乐对,语皆耦立,復施韵言,酒次讌谈,亮非如是。”
分類:对偶
《漢語大詞典》:丽偶(麗偶)
对偶。 清 冯班 钝吟杂录·论歌行与叶祖德:“迤於 天宝 ,其体渐变,然 王摩詰 诸作,或通篇丽偶,犹古体也。”
分類:对偶
《漢語大詞典》:对语(對語)
(1).对偶的词句。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平头上尾,尤忌於时;对语儷辞,盛行於俗。”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其诗卷首有一对语云:‘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 郭沫若 《我的作诗的经过》:“﹝我﹞做过《赋得体》的试帖诗,以及这种诗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对语。”
(2).交谈,对话。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诗:“入门相对语,天命良不疑。”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一:“老兵不执役,则屏於舍外,常闻其中若有对语者。近听之,则寂然。” 元 萨都剌 《夜泊钓台》诗:“山僧对语夜未央,不知风露满衣裳。”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同一禹域之民,而对语或须对译,曷若易之为便?”
(3).对偶句中的偶句。 清 梁章钜 浪迹丛谈·俞陶泉都转:“今年在 扬州 ,闻 公眉观察 亦有一联云:‘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属子,九京可作,捨公其谁与归。’出语本《朱子》,对语本《檀弓》。”
《漢語大詞典》:丽句(麗句)
(1).俪句;对偶的句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
(2).妍丽华美的句子。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妍辞丽句不可继,见寄聊且慰分司。” 宋 晏几道 《临江仙》词:“ 东野 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 清 汪启淑 水曹清暇录:“闲题丽句寄瑶臺,邀取 飞琼 驾鹤来;迟日煖风烟景媚,碧桃花下共持杯。”《读书》1991年第8期:“个别篇章嫌过于铺陈辞藻,以致因堆砌丽句而流于蹇涩难通。”
《國語辭典》:合掌  拼音:hé zhǎng
1.一种佛教仪式,两掌相合以表示尊敬。《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老和尚合掌道:『居士到成都寻著了尊大人,定必寄个信与贫僧。』」《红楼梦》第三四回:「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也作「合十」、「合手」。
2.诗文中对偶意义相同的词句。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耿湋赠田家翁诗:『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閒。』此写出村居景象。但上句语拙,『朝』、『昼』二字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