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对峙(對峙)  拼音:duì zhì
1.相对而立。唐。杨烱〈浮沤赋〉:「排雨足而分规,擘波心而对峙。」
2.相抗衡。如:「两军在此对峙已有数天了,还无法分出胜负。」
《國語辭典》:抗衡  拼音:kàng héng
彼此相敌,不相上下。《史记。卷九七。陆贾传》:「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漢語大詞典》:相抗
(1).对抗;相抗衡。晋书·羊祜传:“非皆无战心,诚力不足相抗。”南史·谢瞻传:“ 瞻 文章之美,与从叔 混 、族弟 灵运 相抗。” 清 薛福成 《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当其併 缅 之始,深虑 缅 民不服及 缅 属诸土司起与相抗。”
(2).犹相接。宋书·武帝纪上:“十二月, 循 ( 卢循 )、 道覆 ( 徐道覆 )率众数万,方舰而下,前后相抗,莫见舳艫之际。”
《國語辭典》:抗敌(抗敵)  拼音:kàng dí
对抗敌人。如:「伯父正在叙述他当年英勇抗敌的事迹。」《宋史。卷四一八。列传。文天祥》:「责长沙取鄂,隆兴取蕲、黄,番阳取江东,扬州取两淮,使其地大力众,足以抗敌。」
《國語辭典》:对待(對待)  拼音:duì dài
1.相对而互有所待。《新名词训纂。语属。对待》:「张宪诗:『万古晨昏常对待,两丸日月自双飞。』」
2.对付。如:「你放心,这人交给我去对待。」
3.待遇。如:「我一向待他像亲兄弟,想不到他会这样对待我。」
《國語辭典》:抵敌(抵敵)  拼音:dǐ dí
1.抵抗敌人。《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操自领中军冲阵。鼓响一声,三军齐进。贼兵抵敌不住,大败而走。」《西游记》第一五回:「那条龙力软筋麻,不能抵敌。」
2.敌对、较量。宋。苏舜钦〈和菱溪石歌〉:「自嗟才力本衰弱,安敢抵敌为之文?」
分類:对抗抵挡
《國語辭典》:敌对(敵對)  拼音:dí duì
彼此因利害相冲突,或所据立场不同,而采取的一种对抗,甚或仇视的态度。如:「辩论比赛时,敌对的双方必须保持优良的风度。」
《漢語大詞典》:抗对(抗對)
对抗。魏书·崔光传:“诸人皆愕然相视,无敢抗对者。” 黄中黄 《孙逸仙》第一章:“当 康有为 伪説之风靡天下,天下之人无不惑之。而有立於反动之点,与之抗对;收集一部之人士,与之鏖战者。”
分類:对抗
《國語辭典》:抵对(抵對)  拼音:dǐ duì
回答、应对。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从头至尾说真实,可怎生只恁的难分细,我问在当厅无言抵对,他和你可会说来历。」《水浒传》第六二回:「虚事难入公门,实事难以抵对。你若做出事来,送了我的性命。」
《漢語大詞典》:对捍(對捍)
犹对抗。北史·宋繇传:“对捍詔使,无人臣之礼大不敬者,死。”《唐律·职制·指斥乘舆》:“对捍制使而无人臣之礼者,绞。”
分類:对抗
《漢語大詞典》:牚距
亦作“ 牚拒 ”。
(1).抗争;对抗。汉书·匈奴传下:“单于 舆 骄,谓 遵 、 颯 曰:‘…… 莽 卒以败而 汉 復兴,亦我力也;当復尊我!’ 遵 与相牚距,单于终持此言。” 颜师古 注:“牚……音丈庚反,又丑庚反。”
(2).指声音相激荡。《文选·马融〈长笛赋〉》:“波散广衍,实可异也;牚距劫遻,又足怪也。” 刘良 注:“声烈而繁,若相凌距以相击触。”
(3).支撑,枕藉。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斩截无孑遗,尸骸相牚拒。”
《漢語大詞典》:距捍
对抗;抵御。距,通“ 拒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 李周翰 注:“言相合扇动,併力以御中国。”
分類:对抗抵御
《國語辭典》:旗鼓相当(旗鼓相當)  拼音:qí gǔ xiāng dāng
两方军队阵容、声势不相上下。比喻双方势均力敌。《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辂问子春:『今欲与辂为对者,若府君四座之士耶?』子春曰:『吾自与卿旗鼓相当。』」《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何孝先自办此事以来,居然别开生路,与申大善士一帮,旗鼓相当,彼此各不相上下。」
《漢語大詞典》:抗偶
犹对抗。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劾大璫子弟:“ 冯邦寧 者,璫 保 之侄,以恩泽歷官左都督,恃 保 势横於 长安 ,莫敢与抗偶。”
分類:对抗
《漢語大詞典》:伉衡
对抗。伉,通“ 抗 ”。汉书·陆贾传:“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 越 与天子伉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作“抗衡”。
分類: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