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由求
孔子 弟子 子路 与 冉有 的并称。 由 , 子路 ; 求 , 冉有 。 宋 杨万里 《寄题张钦夫春风楼》诗:“向来 沂 上瑟声希, 由 求 相顾只心知。”
《國語辭典》:门籍(門籍)  拼音:mén jí
1.古时宫门的册籍,籍中有名者方许出入。《汉书。卷五二。窦婴传》:「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
2.家世。《文选。任昉。为褚咨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臣门籍勋荫,光锡土宇。」
《國語辭典》:回路  拼音:huí lù
通常指电流通过物件或其他介质后流回电源所形成的闭合电路。
《漢語大詞典》:原生
指 原宪 。 孔子 弟子,字 子思 ,亦称 原思 、 仲宪 。 春秋 鲁国 人,一说 宋国 人。 孔子 亡,隐居于 卫国 ,以蓬户褐衣蔬食为乐。事见《庄子·让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后诗文多用以指称贫士。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 原生 衣百结, 颜子 食一簞。” 明 何景明 《水营墅治田圃种树》诗:“谅怀 原生 耻,庶悟 孔父 嘆。”
《漢語大詞典》:门弟子(門弟子)
谓乃门的弟子。论语·泰伯:“ 曾子 有疾,召门弟子。” 唐 韩愈 《送王秀才序》:“吾常以为 孔子 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徧观而尽识也。” 陈白尘 《中国剧坛的骄傲--序〈田汉话剧选〉》:“作为 田汉 的门弟子,作为南国社的一员,我是不能已于言了。”亦省称“ 门弟 ”。 陈蜕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一从寝疾呼门弟,久废徒行僭大夫。”
分類:弟子
《國語辭典》:法子  拼音:fá zi
方法。《红楼梦》第七三回:「问我,我也没什么法子。」《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我们国家自有处置他的法子,这不干兄弟的事。」
《漢語大詞典》:鹙子(鶖子)
佛教人名。指佛大弟子 舍利弗 。 宋 苏轼 《次韵张甥棠美述志》:“我今已习 鶖子 定,犹復晨朝怖头走。” 冯应榴 注:“心经註: 舍利子 ,即 舍利弗 ,此云 鶖子 。于小乘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已得空定。” 明 屠隆 《昙花记·祖师说法》:“纵如摩醯异相,报尽还来,情见未忘,便如 鶖子 辩才,终非了义。”
《國語辭典》:亲骨肉(親骨肉)  拼音:qīn gǔ ròu
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红楼梦》第七五回:「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也称为「亲骨血」。
《漢語大詞典》:智水
(1).《论语·雍也》:“知者乐水。”谓智者达于物理,周流不滞,故乐水。“智水”为对水的一种美称。 唐 陈陶 《种兰》诗:“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
(2).灌顶之水。谓佛教密宗弟子入门时,本师用以灌洒头顶,以明诸佛护念的净水。见 唐 一行 《大日经疏》卷八。亦泛指智慧。智慧能除无明火与热恼,故称“智水”。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永沐智水,长照慧日。” 唐 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抽紫玉於禪山,朗玄珠於智水。”
《漢語大詞典》:圣事(聖事)
(1).圣人之事。谓 孔子 弟子学习的成果和表现。 晋 葛洪 抱朴子·辨问:“ 孔子 门徒,‘达者七十二,而各得圣人之一体’,是圣事有剖判也;又云‘ 颜渊 具体而微’,是圣事有厚薄也。”
(2).基督教的重要礼仪。该教认为它借助一定可见的形式赋予领受者不可见的基督的宠爱和保佑。具体内容有圣洗、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婚配等七件。各教派不尽相同,如新教一般只承认洗礼(圣洗)与圣餐(圣体)为圣事。 许地山 《缀网劳蛛》:“别的事情,也许她会忘记,惟独这圣事是她所不敢忽略的。”
《漢語大詞典》:量试(量試)
(1).犹试验。后汉书·献帝纪:“帝使侍御史 侯汶 出 太仓 米豆,为飢人作糜粥,经日而死者无降。帝疑赋卹有虚,乃亲於御坐前量试作糜,乃知非实,使侍中 刘艾 出让有司。”
(2).测试性的考试。 宋 代于科举之外为宗室弟子入仕的一种考试方法。宋史·选举志三:“﹝ 乾道 ﹞六年,臣僚上言:‘ 神宗 朝,始立教养,选举宗子之法。保义至秉义。锁试则与京秩,在末科则升甲,取应不过量试注官,所以宠异同姓,不与寒畯等也。’”宋史·选举志三:“ 孝宗 登极……﹝宗子﹞略通文墨者,量试推恩。习经人本经义二道,习赋人诗赋各一首,试论人论一首,仍限二十五岁以上合格。第一名承节郎,餘并承信郎。”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举业:“量试:州、县学略而小试其才也。”
《漢語大詞典》:养徒(養徒)
(1).教养弟子。汉书·儒林传序:“ 成帝 末或言 孔子 布衣养徒三千人。”后汉书·张奂传:“时禁錮者,多不能守静, 奂 闭门不出,养徒千人。”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记异》:“道士起谢曰:‘居山养徒,资用乏,不得不尔。’”
(2).聚养徒众。晋书·刘琨传:“咸以为 并州 之地四塞为固,且可闭关守险,畜资养徒。”
《國語辭典》:仁弟  拼音:rén dì
1.对于年幼朋友的尊称。
2.师长称学生。也作「仁棣」。
《漢語大詞典》:公都
复姓。 战国 时 孟轲 有弟子 公都子 。见孟子·公孙丑下
《漢語大詞典》:徒人
(1).指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管子·参患:“将徒人,与俴者同实。” 尹知章 注:“徒人,谓无兵甲者。”
(2).步兵。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车毋驰,徒人毋趋。”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问》:“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之道也。”
(3).内侍。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屨。反,诛屨於徒人 费 。”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徒当为侍字之误也。侍人即寺人。”汉书·古今人表作“寺人 费 ”。
(4).弟子,门生。 清 曾国藩 《送唐先生南归序》:“ 仲尼 既没,徒人分布四方,转相流衍。”
(5).服劳役的人。《秦併六国平话》卷下:“ 秦 十二里一亭,亭置二长,主督盗贼,为县送徒人往 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