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节行(節行)
节操品行。《战国策·楚策一》:“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数逆天子之令,不顺。言节行以高兄,无礼。” 颜师古 注:“谓请守母冢,自为名节而表异行,用以矜高於兄耳。” 宋 梅尧臣 《观居宁画草虫》诗:“权豪不可致,节行今仍独。”《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贱妾无媒苟合,节行已亏,岂可更事他人。”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要之,国有政党,非直政事多垢黷,而士大夫之节行亦衰,直令政府转为女閭,国事夷於秘戏,此盖法家所深惎者。”
分類:节操品行
《國語辭典》:好人  拼音:hǎo rén
1.美人。《诗经。魏风。葛屦》:「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2.品性端正、善良的人。《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卿何由知其好人?收曰:『高允曾为绰赞,称有道德。』」《水浒传》第三七回:「宋江道:『惭愧!正是好人相逢,恶人远离。且得脱了这场灾难。』」
3.健康的人。《红楼梦》第九七回:「贾政……不信冲喜之说。那知今日宝玉居然像个好人一般,贾政见了倒也喜欢。」
4.和事佬。《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我终日在姊夫家里走动,……我在里头做好人,少不得听我处法。」
《國語辭典》:操行  拼音:cāo xìng
品行、品德。《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太史公曰:「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唐。韩愈〈谴疟鬼〉诗:「不修其操行,贱薄似汝稀。」
《國語辭典》:高行  拼音:gāo xìng
高尚的品行。如:「圣人高行,令人景仰。」汉。蔡邕 陈太丘碑文:「追叹功德,述录高行,以为远近鲜能及之。」
《國語辭典》:正路  拼音:zhèng lù
正当的途径。《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红楼梦》第七八回:「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也作「正道」。
《國語辭典》:素行  拼音:sù xìng
平日的品行。《汉书。卷七六。王尊传》:「素行阴贼,恶口不信,好以刀笔陷人于法。」
《漢語大詞典》:素位
谓现在所处之地位。语出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颖达 疏:“素,乡也。乡其所居之位而行其所行之事,不愿行在位外之事。”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官常一:“士君子到一处,便思尽一处职业,方为素位而行。”《天雨花》第二五回:“及后兄亡托於我,年交十七嫁伊门,因见你家多清淡,井臼亲操素位行。”
《漢語大詞典》:循行
谓阅读。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中道见寄》:“时不用兵皆乐乡,念我贫居天子庠,抱经临案空循行,貌垢不洗颜苍苍。”
分類:阅读
《國語辭典》:操守  拼音:cāo shǒu
端正的品德和行为。《新唐书。卷一七三。裴度传》:「度退然才中人,而神观迈爽,操守坚正,善占对。」《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有操守的,到底要从科甲出身。」
《國語辭典》:方轨(方軌)  拼音:fāng guǐ
两车并行。《史记。卷六九。苏秦传》:「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文选。张衡。西京赋》:「方轨十二,街衢相经。」
《漢語大詞典》:门行(門行)
家世相传的优秀品行。宋书·孝义传·郭原平:“ 原平 少长交物,无忤辞於人,与其居处者数十年,未尝见喜愠之色。三子一弟,并有门行。”
《國語辭典》:长进(長進)  拼音:zhǎng jìn
增长进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妻父妻母看见别人不放他在心上,也自觉没趣,道:『女婿不争气,没长进。』」《红楼梦》第四八回:「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
《國語辭典》:信行  拼音:xìn xìng
1.诚实、有信用。《三国演义》第六五回:「此人素无信行,不肯罢兵,其意必反。」《儒林外史》第五四回:「陈四爷,你还要信行些才好,怎叫我们只管跑!」
2.隋代高僧。(西元540~590)俗姓王,魏郡(今河南省安阳)人。为三阶教的创立者,提倡三阶佛法,劝人对佛教不要分别大小乘都应敬信。励志苦行,并效法华经常不轻菩萨,路上遇人不分男女,悉作礼拜。建立无尽藏院,广行布施,从事社会福利工作。不到几年,便形成三阶教派。著有《三阶位别录集》四卷,《对根起行杂录集》三十六卷。
《漢語大詞典》:异行(異行)
(1).优异的品行。《后汉书·顺帝纪》:“其有茂才异行,若 颜渊 、 子奇 ,不拘年齿。”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 后汉 尚书令 左雄 欲限年四十已上方可举察, 胡广 駮之:茂才异行者,不拘年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然予旌者什一二……盖奇节异行,事近矫饰,未可为天下恒典也。”
(2).指有优异品行的人。 宋 秦观 《任臣上》:“奇材异行实为时辈所见推者。”
(3).谓素质不同。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阳阴殊性,男女异行……男以彊为贵,女以弱为美。”
(4).异端或怪异的行为。 宋 曾巩 《〈新序〉目录序》:“当是之时,异行者有诛,异言者有禁,防之又如此其备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倾邪险怪,诡诈不情。敢为奇言异行,以欺惑愚众。” 明 方孝孺 《任重斋记》:“世衰俗降,人自为学……诡言异行遍海内。”
《國語辭典》:顺行(順行)  拼音:shùn xíng
1.顺道而行。《国语。晋语六》:「夫以果戾顺行,民不犯也,吾虽欲攻之,其能乎?」
2.太阳系天体由西向东运动的方向。
《國語辭典》:末节(末節)  拼音:mò jié
细节、小事。《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