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2,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偷生
地脉
过桥
龙媒
白虎
阴功
纸钱
荣光
忌讳
回光
时日
垂象
时运
好相
食禄
《國語辭典》:偷生  拼音:tōu shēng
苟且求生。《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也作「偷活」。
《漢語大詞典》:媮生
苟且求活,无所作为地生活。《楚辞·卜居》:“寧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朱熹 集注:“媮,音偷,旧音俞,非是。” 唐 司空图 《乙丑人日》:“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媮生作老人。”
《國語辭典》:地脉(地脈)  拼音:dì mài
1.土地的脉络,地形的走势。后亦指堪舆家形容地形的好坏。如:「国人的习惯,不论修建屋宇或坟茔,总会先请堪舆师来相相地脉。」《史记。卷八八。蒙恬列传》:「起临洮属之辽东,……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原来邓艾先度了地脉,故留蜀兵下寨之地;地中自祁山寨直至蜀寨,早挖了地道。」
2.指地下水。水流在地底中,像人身体血脉的分布,故称。唐。孟云卿〈放歌行〉:「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西游记》第二八回:「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
《國語辭典》:过桥(過橋)  拼音:guò qiáo
穿越桥面,从此到彼端。如:「前头是座独木桥,你过桥时要小心,免得跌入溪流中。」
《國語辭典》:龙媒(龍媒)  拼音:lóng méi
1.1.骏马、良马。唐。杜甫〈昔游〉诗:「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宋。刘子翚 汴京纪事诗二○首之一五:「天厩龙媒十万蹄,春池蹴踏浪花飞。」
2.以土制成的龙,用以祈雨。北周。庾信〈和李司录喜雨〉诗:「临河沉璧玉,夹道画龙媒。」清。朱圭〈登泰山诗一百韵〉:「筛土覆龙媒,引天仗积雷。」
《國語辭典》:白虎  拼音:bái hǔ
1.神话传说中的野兽。《诗经。召南。驺虞》:「于嗟乎驺虞。」汉。毛亨。传:「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2.星名。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的总称。
3.中国神话或星相家所说的凶神。《水浒传》第三七回:「才离黑煞凶神难,又遇丧门白虎灾。」《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白虎临身日,临身必有灾。」
4.俗称无阴毛之女子。
《國語辭典》:白虎观(白虎觀)  拼音:bái hǔ guàn
汉代的宫殿。汉章帝时曾会集大夫、博士、儒生等多人于此地讲议五经同异。《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于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
《國語辭典》:阴功(陰功)  拼音:yīn gōng
阴德。《儒林外史》第七回:「不枉了荀老爹一生忠厚,做多少佛面上的事,广积阴功。」《红楼梦》第四七回:「薛蟠听了,叩头不迭,道:『好歹积点阴功饶我罢!』」也称为「阴德」、「阴骘」。
《國語辭典》:纸钱(紙錢)  拼音:zhǐ qián
祭祀鬼神或葬礼与扫墓时焚烧,用以供死者享用的冥钱。《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新年初一日,叫他到坟上烧纸钱去。」也称为「黄纸」、「钱纸」。
《國語辭典》:荣光(榮光)  拼音:róng guāng
1.祥瑞之气。《南齐书。卷三九。陆澄传》:「天忽黄色照地,众莫能解。摛云是荣光。世祖大悦,用为永阳郡。」南朝梁。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方今圣历钦明,天下乐业,青云浮雒,荣光塞河。」
2.荣耀。唐。李白〈大猎赋〉:「方将延荣光于后昆,轶元风于邃古。」
《國語辭典》:忌讳(忌諱)  拼音:jì huì
1.避忌、隐讳某些言语或举动。《红楼梦》第六○回:「人家还没拿进个什么儿来,就说使不得,不乾不净的东西忌讳。」《老残游记》第一三回:「我知道黄老爷是没忌讳的人,只管哭,不要紧的。」
2.北方方言。指醋。以酒发酵或以米、麦、高粱等酿成的酸味液体。
《漢語大詞典》:回光(迴光)
(1).回旋晃动的光。 南朝 梁元帝 《古意咏烛诗》:“花中烛,焰焰动帘风;不见来人影,迴光持向空。”
(2).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天空发生短时光亮的现象。 许地山 《黄昏后》:“直等到西方底回光消灭了,他才立起来,一手挟着乐器,一手牵着女儿,从园里慢慢地走出来。”泛指物体反射出的亮光。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四:“眼前乱投书籍报章的散影,及小镜的回光。”
(3).迷信指离躯远游之神魂返归躯壳。《英烈传》第四回:“长老也出了天门,与伽蓝拱手而别,便迴光到自己身上。”
《國語辭典》:时日(時日)  拼音:shí rì
时期、时间。如:「也许现在尚未成气候,但假以时日,未来必成大器。」
《漢語大詞典》:垂象
显示征兆。古人迷信,把某些自然现象附会人事,认为是预示人间祸福吉凶的迹象。《易·繫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唐 丁泽 《龟负图》诗:“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水浒传》第十六回:“ 保正 梦见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义举事,岂不应天垂象!”
《國語辭典》:时运(時運)  拼音:shí yùn
气运、命运。《后汉书。卷七○。郑太传。论曰》:「方时运之屯邅,非雄才无以济其溺。」《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假如时运不好,终身不得中举,一个廪生是挣的来的。」
《漢語大詞典》:好相
(1).迷信者认为主好运的一种相貌。晋书·羊祜传:“﹝ 祜 ﹞遇父老谓之曰:‘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於天下。’”
(2).佛教语。指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种“相”(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和八十种“好”(不同凡俗的细微特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玩真》:“诸般好相能停妥。他真身在 补陀 ,咱 海南 人遇他。”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八十种好相,一一功德圆。”参见“ 三十二相 ”、“ 八十种好 ”。
《漢語大詞典》:食禄
(1).享受俸禄。史记·循吏列传:“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 宋 司马光 《范景仁传》:“ 景仁 时年六十三,因上言:‘即不用臣言,臣无颜復居位食禄。’”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三:“奴隶可以赏赐,其意如后人之食禄。”
(2).迷信者称人一生中注定应享之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復扣平生食禄,遂於袖中出大帙示之。”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躬行:“有官禄者减官禄,无官禄者减食禄。”红楼梦第一○一回:“我也不久了!虽然活了二十五岁,人家没见的也见了,没吃的也吃了,衣禄食禄也算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