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躯骸(軀骸)
躯壳;身体。 宋 苏舜钦 《送韩三子华还家》诗:“奈何此躯骸,未免混世俗。” 清 李渔 《凤求凰·画策》:“神虽王,躯骸无病心多恙。”
分類:躯壳身体
《漢語大詞典》:壳子(殼子)
亦作“殻子”。
(1).外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一种纸卷烟的机器……同外国来的一样,不过就是壳子上不曾镀镍。”
(2).躯壳。朱子语类卷九四:“世人心不在殻子里。”
(3).方言。不带冷盘的和菜。《负曝闲谈》第五回:“ 邹老夫子 点了一席壳子,堂倌答应,自去安排。”
分類:躯壳外壳
《漢語大詞典》:躯腔(軀腔)
犹躯壳。 宋 韩维 《答贺中道灯夕见诒诗》:“独持高篇恣哦咏,顿觉精鋭还躯腔。”
分類:躯壳
《漢語大詞典》:身壳(身殼)
躯壳。指人的肉体。《水浒传》第一一五回:“见哥哥 张横 ,在大江里,来借哥哥身壳,飞奔上岸,跟到 五云山 脚下,杀了这贼。”
分類:躯壳肉体
《漢語大詞典》:体骸(體骸)
躯壳;尸骸。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婉婉弱子,赤立傴僂,牵头曳足,先断腰膂。次及其徒,体骸撑拄。” 钱仲联 集释引 祝充 曰:“古乐府:‘死人骸骨相撑拄。’”
分類:躯壳尸骸
《漢語大詞典》:尸宅
指躯壳,肉体。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我尝学道於 嵩 南八十餘年,蒙得神芝服之而化。虽得神涉仙阶而尸宅无寄,今犹在 嵩 南石室中。”
分類:躯壳肉体
《漢語大詞典》:回光(迴光)
(1).回旋晃动的光。 南朝 梁元帝 《古意咏烛诗》:“花中烛,焰焰动帘风;不见来人影,迴光持向空。”
(2).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天空发生短时光亮的现象。 许地山 《黄昏后》:“直等到西方底回光消灭了,他才立起来,一手挟着乐器,一手牵着女儿,从园里慢慢地走出来。”泛指物体反射出的亮光。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四:“眼前乱投书籍报章的散影,及小镜的回光。”
(3).迷信指离躯远游之神魂返归躯壳。《英烈传》第四回:“长老也出了天门,与伽蓝拱手而别,便迴光到自己身上。”
《漢語大詞典》:委蜕
(1).谓自然所付与的躯壳。庄子·知北游:“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 金 王若虚 《感秋》诗:“此身委蜕耳,毁弃无足惜。” 明 张居正 《葬地论》:“彼以为此天地之委蜕也,无之而不可藏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惊问,则 端娘 已毙牀上,委蜕犹存。”
(2).羽化。 唐 刘禹锡 《含辉洞述》:“意其尝为食霞御气者之所游息委蜕而去不知其几千百年。”
(3).用为死亡的婉词。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委蜕亦何恨,吾皃已长鬣。” 王闿运 《余世松诔》:“将及秋试,遽婴时沴,寝疾兼旬,溘为委蜕。”
《漢語大詞典》:形质(形質)
(1).肉体,躯壳。 唐 刘禹锡 《祭柳员外文》:“意君所死,乃形质尔。魂气何託,听余哀词。” 宋 梅尧臣 《秀叔头虱》诗:“翦除诚未难,所恶累形质。”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是为仁义礼智之根株,是为形质血气之主宰。”红楼梦第一一九回:“老太太见与不见,总是知道的,喜欢的。既能知道了,喜欢了,便是不见也和见了的一样。只不过隔了形质,并非隔了神气啊。”
(2).外形,外表。 唐 无名氏 《东阳夜怪录》:“俄则沓沓然若数人联步而至者…… 自虚 昏昏然,莫审其形质。”《宣和遗事》后集:“时帝年二十二岁,太上年三十六岁,形容枯黑,不復有贵人形质。”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邓县尹》:“ 邓 不禁毛髮森竖,寧神审諦,则形质服色彷彿日间所相尸也。”
(3).才具,气质。晋书·刘曜载记:“自以形质异众,恐不容于世,隐迹 管涔山 ,以琴书为事。” 唐 康骈 剧谈录·潘将军失珠:“僧谓 潘 曰:‘观尔形质器度与众贾不同。’”
(4).犹形制。清史稿·圣祖纪三:“御史 陈汝咸 招抚海寇 陈尚义 入见,询海上情势及洋船形质。”参见“ 形制 ”。
(5).指形式。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顾此适宜之政治,究为何种政治乎?则惟民主义为其精神、代议制度为其形质之政治。”
《漢語大詞典》:形制(形製)
(1).隋书·东夷传·流求国:“其男子用鸟羽为冠,装以珠贝,饰以赤毛,形製不同。”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今县治之南有数丛冢,形製特大,图经以为 许 氏墓。”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超然琅玡二台:“ 琅邪臺 上 秦 碑高数丈,形製甚朴,无趺首。”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刘顼:“用意绵密,画体简细,而笔跡困弱,形製单省。”
(2).指构图。
(1).谓以有利的地理形势来制驭天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愿足下急復进兵,收取 滎阳 ,据 敖仓 之粟,塞 成皋 之险,杜 大行 之道,距 蜚狐 之口,守 白马 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2).形状;款式。 汉 王充 论衡·诘术:“府廷之内,吏舍比属,吏舍之形制何殊於宅,吏之居处何异於民?”晋书·舆服志:“皁轮车,驾駟牛,形制犹如犊车。”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伏侈:“ 宋 谢灵运 性豪奢,车服鲜丽,衣服多改旧形制。” 叶圣陶 《登雁塔》:“树荫之下立着好些个埋葬僧人的小石塔,形制古朴有致。”
(3).指文学作品的形式、体裁。 朱自清 《中国歌谣》:“而关于先民歌谣的形制,亦可由此窥出。”
《漢語大詞典》:形躯(形軀)
身体,躯壳。庄子·达生:“汝得全而形躯,具而九窍,无中道夭於聋盲跛蹇而比於人数,亦幸矣。” 三国 魏 阮籍 《答伏义书》:“徒寄形躯於斯域,何精神之可察?” 明 李东阳 《九日柬敷五》诗:“茂林对修竹,足以寧形躯。”
分類:身体躯壳
《漢語大詞典》:躯壳(軀殼)
指身体,对精神而言。 宋 孔武仲 《松上老藤》诗:“蛇蟠筋脉壮,龙死躯壳在。”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如今躯壳虽在 涇河 ,精灵实归 柳氏 。” 熊瑾玎 《闻端绶亦被捕》诗:“躯壳原无用,精神自不磨。”
《漢語大詞典》:凡躯(凡軀)
凡人的躯体,躯壳。 金 侯善渊 《沁园春》词:“悮参鸞驾凤,霓环珮响,天真謫降,久匿凡躯。” 金 王吉昌 《江梅引·神邪归正》词:“蜕凡躯。入虚无。恢廓圆明,性月一轮孤。” 金 长筌子 《二郎神》词:“待行满丹成归去日,把四假凡躯脱下。”
《漢語大詞典》:顽皮(頑皮)
(1).坚硬的表皮。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引《皮日休文集·皮日休》:“ 唐 皮日休 尝謁 归仁绍 ,数往而不得见。 皮 既心有所慊,而动形於言,因作《咏龟诗》:‘硬骨残形知几秋,尸骸终不是风流。顽皮死后钻须遍,都为平生不出头。’”此指龟甲。
(2).厚而坚的皮囊。指人的躯壳。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二:“下士钝暗痴,顽皮最难裂。”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人能清静常存息,寸心无地皆归。壶里乾坤只自知,空忙杀这顽皮。”
(3).形容坚韧。 清 李渔 《风筝误·闺哄》:“亏了一双顽皮的耳朵,炼出一副忍耐的心胸,习得吵闹为常,反觉平安可诧。”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我们月中的树儿都是鲜葳葳的、嫰禾禾的,便用指甲儿也可以掐弹得破,偏这树儿才这么顽皮呢!”
(4).形容人的性情刁顽,无赖。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当初只説娶过良善人家女子,谁想娶这个没规矩、没家法、长舌顽皮村妇!”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清 李渔 《风筝误·鹞误》:“风筝偷放,也学顽皮 戚大郎 ,从今不敢笑伊行。”
(5).调皮,爱玩闹。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纫衣被贼》:“撇白翦綹,当做顽皮;走脊飞簷,视同儿戏。”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这 褚大娘子 本就有些顽皮,不免要耍笑他。” 巴金 《利娜·第二封信》:“你还记得我的骄傲的态度,我的顽皮的微笑吗?”
(6).指调皮的人。《说唐》第一回:“却喜两姓孩子,都是一对顽皮,甚是相合。”
《漢語大詞典》:浮根
(1).露出土面的树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斫去浮根,以蚕矢粪之。”
(2).佛教语。佛教以五官为“浮根”。亦泛指躯壳。《楞严经》卷一:“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祗在我面。” 宋 苏辙 《初成遗老斋》诗之一:“久将生事累诸子,顿歛浮根付一真。”
《漢語大詞典》:形魄
指形体与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亦指躯壳。礼记·郊特牲:“魂气归於天,形魄归於地。”艺文类聚卷三七引 晋 庾阐 《郭先生神论》:“夫天地者,阴阳之形魄;变化者,万物之游魂。”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哀我奔波,存其形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