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96,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达天
达摩
仲达
达曙
达识
利达
达聪
博达
旁达
敏达
直达
深达
荐达
达孝
宏达
《漢語大詞典》:达天(達天)
(1).上告天帝。 明 冯梦龙 《女丈夫·洪客祈雨》:“感格原无别径,达天惟有真诚。”
(2).明了自然规律;乐天知命。 清 钮琇 觚賸·三别号:“客有问者曰:‘相地何用?’ 宫詹 自指曰:‘将以藏此躯耳。’时司寇与相国尚无恙,而 宫詹 方在盛年,遽为此语,亦足以见达天之致矣。”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先王之制礼也,人人纳於轨范之中……教之《大学》,以达於本末终始之序,治国平天下之术。教之《中庸》,以尽性而达天。”
《國語辭典》:达摩(達摩)  拼音:dá mó
1.一切的现象、法则或佛陀的教法。为梵语Dharma的音译。也作「达磨」。
2.印度高僧,中国禅宗的初祖。参见「菩提达摩」条。
《漢語大詞典》:仲达(仲達)
三国 魏 司马懿 的字。多谋略,善权变,为 魏 重臣,后专国政。其孙 炎 篡 魏 建 晋 ,追尊 懿 为 宣帝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奇才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宣王 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 诸葛 走生 仲达 。’”《冷眼观》第十六回:“若 袁 某为人,鹰视狼顾,多诈多疑,至有‘ 仲达 第二’之号。” 袁翼 《咏史》诗:“巾幗徒闻羞 仲达 ,艨艟已惜走 孙恩 。”
《漢語大詞典》:达曙(達曙)
犹达旦。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四:“蛟鼉潜寐不知醒,达曙忽睹三高崧。”
分類:达旦
《國語辭典》:达识(達識)  拼音:dá shì
通晓事理,具有见识。如:「他是一位达识之士。」
分類:才干识见
《漢語大詞典》:利达(利達)
犹显达。孟子·离娄下:“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宋 张琰 《〈洛阳名园记〉序》:“加以富贵利达、优游閒暇之士,配造物而相嫵媚,争妍竞巧於鼎新革故之际。” 明 宋濂 《清风亭记》:“是功成而不居者,其视富贵利达何有哉!”
分類:显达
《漢語大詞典》:达聪(達聰)
(1).语出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 孔 传:“广视听於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后以“达聪”谓广泛听取,明鉴四方。 唐玄宗 《削李林甫官秩诏》:“ 尧 谓达聪,四凶在列; 周 称盛德,三监俶扰。”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六》:“言当以达聪为独断,而不以臆决为独断也。”
(2).使通畅;使疏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昔 大禹 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闕, 伊水 歷其间北流,故谓之 伊闕 矣…… 傅毅 《反都赋》曰:‘因 龙门 以畅化,开 伊闕 以达聪也。’”
《國語辭典》:博达(博達)  拼音:bó dá
才学广博,通达事理。《汉书。卷七○。傅常郑甘陈段传。陈汤》:「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吕强》:「又小黄门甘陵吴伉,善为风角,博达有奉公称。」唐。殷璠〈贺兰进明诗序〉:「员外好古博达,经籍满腹。其所著述一百馀篇,颇究天人之际。」
《骈字类编》:旁达(旁达)
礼记聘义孚尹旁达信也疏旁者四面之谓也达者通显之名也信者内不欺隐者也玉采色彰达著见于外无隐掩如人有信者亦著见于外故云信也 唐书南诏传遣清平官尹辅酋等七人谢天子献铎鞘浪剑郁刃生金瑟瑟牛黄琥珀氎纺丝象犀越睒统伦马铎鞘者状如残刃有孔旁达出丽水饰以金所击无不洞夷人尤宝月以血祭之出潘存实晨光丽仙掌赋既炫晃之旁达亦孤标而独 范仲淹尧舜率天下以仁赋谤木设时恻隐之情旁达薰弦奏处生成之惠皆臻
《漢語大詞典》:敏达(敏達)
敏捷而通达。汉书·京房传:“ 淮阳王 上亲弟,敏达好政,欲为国忠。” 宋 曾巩 《戚元鲁墓志铭》:“ 元鲁 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田臾传》:“然有口辨,作事敏达,析秋毫。特好游猎,驰逐狗马不少疲。”
分類:敏捷通达
《國語辭典》:直达(直達)  拼音:zhí dá
1.直接抵达。如:「本班车直达台中目的地。」《清史稿。卷一二九。河渠志四》:「请自峪口起,开河沟一,直达汾水。」
2.直接传达。如:「民众将意见直达于市长,可更真实的反映基层问题。」
《韵府拾遗 曷韵》:深达(深达)
梁书何胤传必望深达往怀不吝濡足王俭太宰褚彦回碑文深达先天之运匡赞奉时之业
《漢語大詞典》:荐达(薦達)
推荐引进。汉书·佞幸传·邓通:“ 通 无他技能,不能有所荐达,独自谨身以媚上而已。” 宋 苏轼 《谢范舍人书》:“然而二子者,不闻其能有所荐达,岂其身之富贵,而遂忘其徒耶?” 清 吴伟业 《送圣符弟之任蕲水丞》诗之二:“才高方荐达,地僻鲜逢迎。”
《國語辭典》:达孝(達孝)  拼音:dá xiào
至孝、最大的孝道。《礼记。中庸》:「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明史。卷一九六。列传。方献夫》:「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周公追王太王王季,子思以为达孝。」
分類:孝道
《國語辭典》:宏达(宏達)  拼音:hóng dá
才识广达,通明事理。《文选。班固。西都赋》:「大雅宏达,于兹为群。」《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曲逆宏达,好谋能深。」也作「闳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