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35,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察视
诊视
视成
视日
睨视
内视
视效
视篆
视朔
抚视
天视
巡视
俛视
蔑视
注视
《漢語大詞典》:察视(察視)
(1).考察;视察。 唐 元结 《与韦洪州书》:“某闻古之贤达居位也,令当世颂其德,后世师其行,何以言之?在分君子小人,察视邪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其为御史也,则察视臧否,纠遏姦邪。”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盖 元丰 末, 陆师閔 提举 川 陕 茶马,运茶抵 陕 , 蜀 人苦之。中丞 苏辙 、御史 吕陶 以为言, 司马 丞相 建 遣户部郎官 黄廉 往察视。”
(2).仔细看,查看。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徒 杜泠 不杀人,自诬,被掠羸困,使舆见,畏吏,不敢自理。吏将去,微疾举颈,若欲有言,太后察视觉之,即呼还问状,遂信。” 清 袁枚 新齐谐·染坊椎:“ 陈 妻虽沉儿,犹恐儿不死,復往河边察视,不见儿,但见椎在水。”
(3).官职名。监察御史的别称。 宋 王禹偁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诗:“第三牓中第二人,今在乌台为察视。”
《國語辭典》:诊视(診視)  拼音:zhěn shì
察视病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又诏令太医院有名医人数个,到寓诊视,圣谕尽心用药,期在必愈。」《老残游记》第三回:「有个小妾害了喉哦,已经五天,今日滴水不能进了。请先生诊视,尚有救没有?」
《漢語大詞典》:视成(視成)
谓责其成功。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 刘宝楠 正义:“言上於民,当先告戒之,而后责成功也。” 唐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序》:“所赖济济朝廷,视成鵷鷺;桓桓边塞,责办熊羆。”
分類:成功
《漢語大詞典》:视日(視日)
(1).看日影以知时刻。礼记·曲礼上:“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孔颖达 疏:“视日蚤莫者,君子或瞻视其庭影,望日蚤晚也。”
(2).占候时日,以卜吉凶。史记·陈涉世家:“ 周文 , 陈 之贤人也。尝为 项燕 军视日。”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视日时吉凶举动之占也。”
《國語辭典》:睨视(睨視)  拼音:nì shì
斜视。《红楼梦》第六四回:「此时伺候的ㄚ鬟因倒茶去,无人在跟前,贾琏睨视二姐一笑。」
《漢語大詞典》:内视(内視)
(1).以心为眼。谓凭主观想象来认识事物。庄子·列御寇:“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 俞樾 诸子平议·庄子三:“心有睫,谓以心为睫也……然则心有睫,正内视之谓。内视者,非谓收视返听也,谓不以目视而以心视也。后世儒者,执一理以断天下事,近乎心有睫矣。”
(2).内心反省。文子·上德:“夫道者内视而自反,故人不小觉,不大迷,不小慧,不大愚。”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彊。”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这章书的大旨,讲的是凡人外质虽美,内视自惭,终不免于恶。”
(3).闭目不视外物,专心一意,气沉丹田。古代养生术之一。亦为道家修炼内丹功夫之一。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譬存玄胎息,呼吸吐纳,含景内视,熊经鸟伸者,长生之术也。”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四:“性为欲汨则乱,心为物动则争。是以絶外交则可以守淡泊,专内视则可以全淳精。”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经曰: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臟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参阅 唐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漢語大詞典》:视效(視傚)
亦作“ 视傚 ”。 仿效,效法。《汉书·董仲舒传》:“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视效,远方之所四面而内望也。近者视而放之,远者望而效之。”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五:“僕知文章为细事,求古人所用心者以教之,但学术卑浅,无以发人,使质美者无所视效,以至於有成耳。” 清 唐甄 潜书·卿牧:“宗伯敷教扰民,以端治化,小大由之,有所视傚。”
分類:仿效效法
《漢語大詞典》:视篆(視篆)
掌印视事。官印例用篆文,故称。 宋 文天祥 《与赵知郡孟藡书》:“以子月丙寅,视篆 昭亭 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越民考:“ 至正 甲午进士及第,授 绍兴路 録事司达鲁花赤,比视篆,天下云扰,所在悉痼瘵。”
《漢語大詞典》:视朔(視朔)
古代天子、诸侯每月朔日祭告祖庙后,在太庙听政,称“视朔”。《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 孔颖达 疏:“视朔者,公既告庙受朔,即听视此朔之政,是其亲告朔也。”
《漢語大詞典》:抚视(撫視)
(1).抚养照看。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室家者也。”周书·卢柔传:“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於其子。”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族子 应规 为水部员外郎……及水部没,公抚视孤幼,恩意加厚。” 清 陈裴之 《湘烟小录·紫姬小传》:“姬喜爱若所生,佐余抚视。”
(2).巡视。 宋 曾巩 《代太平州知州谢赐钦恤刑狱敕书表》:“申明詔以丁寧,飭守臣之抚视。”
(3).探望慰问。 宋 无名氏 《朝野遗记》:“ 重华 闻上疾,自临大内抚视。”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果恭王之俭:“上往抚视,王叩首衾裯间,惟谢过自责而已。”
(4).犹展读。 宋 苏轼 《答苏伯固书》:“某凡百如昨,但抚视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
《骈字类编》:天视(天视)
书泰誓天视自我民视
《國語辭典》:巡视(巡視)  拼音:xún shì
巡行视察。如:「舍监每天固定要巡视宿舍各个楼层。」《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令、佐春秋巡视,书其数,秩满,第其课为殿最。」元。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这黄芦荡就是屠世雄时常屯扎的信地,因此不曾另拨巡视的官。」
《漢語大詞典》:俛视(俛視)
(1).向下看。 南朝 宋 谢灵运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俛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语智·杨廷和》:“登极之日,御龙袍颇长,上俛视不已。”
(2).轻视;藐视。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冯初心诸作:“盖 傅公 老儒,交游 后邨 、 梅亭 诸公, 景説 晚进,固宜其俛视之。”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上:“在少年塲中,儼有俛视一切之概。”
《國語辭典》:蔑视(蔑視)  拼音:miè shì
轻视。如:「蔑视公义」、「蔑视法律」。
分類:蔑视轻视
《國語辭典》:注视(注視)  拼音:zhù shì
集中视线,凝目而望。《三国演义》第八回:「卓朦胧双目,见布注视床后,目不转睛。」《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也作「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