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睥睨  拼音:bì nì
1.斜著眼睛看人,表示傲然轻视或不服气的意思。也作「俾倪」。
2.古代城墙上的矮墙。唐。卢纶 九日奉陪侍郎登白楼诗:「睥睨三层连步障,茱萸一朵映华簪。」唐。柳宗元 小石城山记:「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也作「俾倪」、「埤堄」。
3.窥伺。即暗中观望动静,等待下手机会。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睥睨宫阃,幸灾乐祸。」《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惜乎天道好还,得国之后,坐席未温,而郭威睥睨其间,已挈汉鼎而为周矣。」
《國語辭典》:顾眄(顧眄)  拼音:gù miǎn
回头看、转头看。《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论曰》:「俯仰顅眄,则天业可移。」《晋书。卷九八。王敦传》:「陛下未能少垂顾眄,畅臣微怀。」
《國語辭典》:睨视(睨視)  拼音:nì shì
斜视。《红楼梦》第六四回:「此时伺候的ㄚ鬟因倒茶去,无人在跟前,贾琏睨视二姐一笑。」
《漢語大詞典》:侧睨(側睨)
(1).斜视。 宋 苏轼 《鹤叹》诗:“鹤有难色侧睨予,岂欲臆对如鵩乎?”
(2).以形容愤恨。 宋 叶适 《中奉大夫直龙图阁司农卿林公墓志铭》:“语喧一时,权近侧睨。”
分類:斜视愤恨
《國語辭典》:睇眄  拼音:dì miǎn
斜眼注视、顾盼。唐。王勃〈滕王阁序〉:「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分類:斜视顾盼
《漢語大詞典》:睇视(睇視)
斜视;细看。礼记·内则:“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噦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 郑玄 注:“睇,倾视也。” 明 何景明 《画鹤赋》:“抚斯图以睇视,久延佇以徜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裴还卿:“庭上一官人冠冕坐,睇视之,即故友 蒲阪 王秀才 也。”《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我向四周睇视了一忽儿,向他的墓碑鞠了三个躬,无言地踏着荒草走了出来。”
分類:斜视细看
《國語辭典》:斜睨  拼音:xié nì
斜著眼睛看。
分類:斜视
《漢語大詞典》:邪睨
斜视。 汉 张衡 《西京赋》:“迁延邪睨,集乎 长杨 之宫。”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邪睨 崑崙 ,俯闞海湄。”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邪睨着 文清 。”
分類:斜视
《國語辭典》:眄睨  拼音:miǎn nì
斜视的样子。《庄子。山木》:「虽羿逢蒙,不能眄睨也。」
《國語辭典》:斜眼  拼音:xié yǎn
1.斜著眼睛看。有轻视的意味。如:「你别斜眼看著我,我马上就走。」
2.一种眼病。当注视目标时,一眼直视,另一眼斜向一方,多由眼肌失衡所造成。常见的有内斜和外斜。也称为「斜视」。
3.患斜视的眼睛。如:「他的左眼是斜眼。」
4.患斜视的人。如:「他从小就是一个斜眼。」
《漢語大詞典》:鸡睨(雞睨)
斜视。文选·王褒〈洞箫赋〉:“迁延徙迤,鱼瞰鸡睨。” 李善 注:“鱼目不瞑,鸡好邪视,故取喻焉。” 南朝 宋 鲍照 《谢随恩被原疏》:“大喜卒至,非愿所图,鱼愕鸡睨,且悚且慙。”
分類:斜视
《漢語大詞典》:邪眺
斜视。 晋 潘岳 《射雉赋》:“亦有目不步体,邪眺旁剔。”
分類:斜视
《漢語大詞典》:睇睨
斜视。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公乘亿》:“会 亿 送客,马上见妇人麄縗,类其妻也,睇睨不已,妻亦如之。”
分類:斜视
《漢語大詞典》:邪睇
斜视。《礼记·玉藻》“目容端” 唐 孔颖达 疏:“目容端者,目宜端正,不邪睇而视之。”
分類:斜视
《漢語大詞典》:睨望
窥望;斜视。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有 浙 人 温体仁 者,揣天子意,自为书,讼言羣臣朋党,得召对。对时, 体仁 钩挑詬誶,数睨望颜色,伏叩头为侧媚曲谨状。天子大悦,趣立以为相。” 丁玲 《“牛棚”小品三章》:“当你们一群人扫完广场回来,而我们在门廊之中,我们就可以互相睨望,互相凝视,互相送过无限的思念之情。”
分類:窥望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