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35,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视息
督视
覆视
视学
阅视
收视
监视
视秩
省视
临视
雄视
谛视
远视
洞视
疾视
《國語辭典》:视息(視息)  拼音:shì xí
只能用眼睛看,用鼻子呼吸,含有偷生苟活之意。《宋书。卷七一。徐湛之传》:「腼然视息,忍此馀生。」《聊斋志异。卷一一。黄英》:「今视息人间,徒依裙带而食,真无一毫丈夫气矣。」
《漢語大詞典》:督视(督視,督眎)
亦作“ 督眎 ”。监视;督察。新唐书·礼乐志四:“司农少卿一人,督视庶人终千亩。” 宋 苏辙 《田待问淮南运判可淮南提刑告词》:“间起尔於 山阳 守,参领漕事,今又命尔督眎刑辟,徒以尔习其风俗,知吏民所疾苦。”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具公揭於道府,但请委员督视,使知非私鬭而杀人,得免於抵偿。”
分類:监视督察
《漢語大詞典》:覆视(覆視)
查核,察看。左传·定公四年:“其载书云:‘王若曰: 晋 重 、 鲁 申 、 卫 武 、 蔡 甲午 、 郑 捷 、 齐 潘 、 宋 王臣 、 莒 期 。’藏在 周 府,可覆视也。” 唐 刘禹锡 《谢上连州刺史表》:“权臣奏用,盖闻虚名,实非曲求,可以覆视。” 唐 白居易 《祭微之文》:“覆视前篇,词意若此,得非魂兆先知之乎?”
分類:查核察看
《國語辭典》:视学(視學)  拼音:shì xué
1.天子亲往国学,行释奠养老的礼仪。《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
2.视察学校,考量学业。《礼记。学记》:「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清。方苞〈左忠毅公轶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3.职官名。清置,考察学务的官员。现已改为督学,由教育行政机关设置。
《漢語大詞典》:阅视(閲視)
(1).查看。汉书·游侠传·原涉:“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 涉 亲閲视已,谓主人:‘愿受赐矣。’”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柳家行 ﹞嫁其孤女,虽箱篋刀尺微物,悉手自閲视以付之。”《传记文学》1990年第2期:“他留有遗嘱,其内容据阅视者回忆:存折有500元钱,欠工友×××、×××多少多少,要还人家。”
(2).检阅视察。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臣虽未尝閲视形势,然而朝廷大臣亦未尝按行其地,不可便以都水官吏为信也。”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 蓟镇 近在輦轂下耳,请於塞垣无事之时,抽调镇兵一枝两枝至京师,令大臣於教场閲视其果练与否而明詔严赏罚之。”明史·熊廷弼传:“后夤缘復吏科,閲视 辽东 士马,与 廷弼 议多不合。”
《國語辭典》:收视(收視)  拼音:shōu shì
收看电视。如:「透过数位讯号,电视画面更为清晰,收视状况亦较以往改善很多。」
《國語辭典》:监视(監視)  拼音:jiān shì
1.监临视察。《北史。卷七。齐显祖文宣帝本纪》:「有司监视,必令丰备。」《水浒传》第一一三回:「郭世广使人赍赍至三大王府里,辩看了来文。又差人来监视。」
2.对于人物或场所实施暗地观察,以便明瞭其活动和目的,而利侦查的进行。
《漢語大詞典》:视秩(視秩)
比照品级次第。 宋 孙洙 《邢氏进号贤妃制》:“王公大寝,崇建妇官,天极四星,垂著妃象,所以协宣阴教,助穆宸闈,矧视秩于上公,必敷求于淑哲。”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以右丞 叶李 为平章政事, 李 固辞,许之;赐以玉带,视秩一品。”
《國語辭典》:省视(省視)  拼音:xǐng shì
审察探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郑孔伯与孔将锄、石甲父、侯宣多省事官具于泛,而后听其私政礼也。」
《漢語大詞典》:临视(臨視)
亲临省视。汉书·萧何传:“上亲自临视 何 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 德宗 忧慼,形于颜色,数自临视。”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争解元:“行乡饮之礼,常率宾佐临视,拳拳然有喜色。”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常熟圬者》:“ 吴 人之俗,每覆瓦时,虽盛暑,亦遣子弟亲登其上临视,盖惧此也。”清史稿·高宗纪三:“乙酉,上奉皇太后临视织造机房。”
《漢語大詞典》:雄视(雄視)
谓称雄,压倒。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方当坐谈帝席、雄视羣公,岂徒比迹天府、雌伏郎官而已哉。”宋史·苏轼传:“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清 章学诚 《为毕秋帆制府撰〈常德府志〉序》:“ 五季 马氏 既併 郎州 ,而后屹然雄视,诸镇莫敢与抗矣。”
《國語辭典》:谛视(諦視)  拼音:dì shì
仔细察看。唐。韩愈〈落齿〉诗:「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唐。李朝威《柳毅传》:「谛视之,则人间珍宝,毕尽于此。」
分類:仔细察看
《國語辭典》:远视(遠視)  拼音:yuǎn shì
一种视力障碍。因眼球的晶状体和视网膜间的距离过短,晶状体折光力太弱,使影像落在视网膜后,所以患者只能看远处,不能看到近处。可配戴凸透镜来改善视力。也称为「远视眼」。
《漢語大詞典》:洞视(洞視)
(1).犹透视。 汉 代以来方士所自称的能看见非肉眼所见事物的特异功能。如传说 扁鹊 能隔墙见人, 由吾道荣 能见万里之外的事物等。《〈海内十洲记〉序》:“﹝臣﹞未若陵虚之子,飞真之官,上下九天,洞视百方。”北史·艺术传上·由吾道荣:“﹝ 由吾道荣 ﹞又善洞视, 萧轨 等之败於 江 南,其日, 道荣 言之如目见。”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茅安道:“﹝ 茅安道 ﹞曾授二弟子以隐形洞视之术。” 清 唐孙华 《赠南翔医士王灿英》诗:“惟君洞视见癥结, 长桑 祕録经研磨。”
(2).看透,透彻地了解。 宋 苏轼 《与刘宜翁书》:“先生笔端有口,足以形容难言之妙,而 軾 亦眼中无障,必能洞视不传之意也。” 明 宋濂 《深褭先生吴公私谥贞文议》:“ 吴公 天赋絶人,精识迈古,咀嚌六经以求其道,饜飫百家以尽其用,贯穿该博,洞视当世。” 明 徐渭 《为请复新建伯封爵疏》:“人各有心,难可洞视。”
《國語辭典》:疾视(疾視)  拼音:jí shì
怒目而视。《孟子。梁惠王下》:「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