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老将行(老将行)  拼音:lǎo jiàng xíng
诗名。唐王维所作。七言乐府。内容描写老将从小就跃马边疆,后因衰朽而被冷落,自己却仍不愿服老,志在千里,还想要为国家立功的豪情。
《漢語大詞典》:山水诗(山水詩)
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开创于 南朝 宋 谢灵运 ,经过 谢朓 的发展, 何逊 、 阴铿 等人的创作实践,成为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诗派。 唐代 王维 、 孟浩然 都是山水诗杰出的代表作家。 臧克家 《古典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古代有许多诗歌,通篇描写自然物,山水诗、田园诗都在其中。”
《国语辞典》:小放牛  拼音:xiǎo fàng niú
1.戏曲剧目。叙村女遇一牧童,相互诘问,对答风趣而载歌载舞的故事。
2.流行于河北地区的民间歌舞。描写村姑向一牧童问路,而有逗趣、幽默的对答。由于曲调平易流畅,节奏活泼明快,十分受到欢迎,后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
《国语辞典》:塞下曲  拼音:sài xià qǔ
一种古代的军歌。主要描写士兵在边疆行军作战、扎营的情形,或思乡之情。
《漢語大詞典》:绮诗(綺詩)
指描写男女爱情的香艳诗。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后跋》:“ 秀铁面 亦訶 黄鲁直 作为綺诗,当堕泥犁地狱。”
《國語辭典》:鸟瞰(鳥瞰)  拼音:niǎo kàn
1.从高处俯视低处。如:「从飞机上鸟瞰台北市,纵横交错的街道,林立的建筑物,就像模型般小巧可爱。」
2.对事实情况作概略的观察。如:「中东局势之鸟瞰。」
《漢語大詞典》:凉州词(涼州詞)
《凉州曲》。内容多描写西北边陲的风光及战争情景,其中以 王翰 和 王之涣 所作最为著名。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补遗:“其夜,上復与乘月登楼,唯 力士 及 贵妃 侍者 红桃 在焉,遂命歌《凉州词》。”参见“ 凉州 ”。
《漢語大詞典》:凉州(涼州)
(1).乐府《近代曲》名,属宫调曲。原是 凉州 一带的地方歌曲, 唐 开元 中由 西凉府 都督 郭知运 进。 唐 王昌龄 《殿前曲》之二:“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唐 杜牧 《河湟》诗:“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閒人。”新唐书·礼乐志十二:“而 天宝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2). 唐 代软舞曲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志和 遂於怀中出一桐木合子,方数寸,中有物,名蝇虎子,数不啻一二百焉。其形皆赤,云以丹砂啗之故也。乃分为五队,令舞《凉州》。”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舞工:“软舞曲有《凉州》《緑腰》《苏合香》《屈柘》《团圆旋》《甘州》等。”
《漢語大詞典》:句勒
(1).用线条画出轮廓。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米襄阳论题榜子》:“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句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
(2).用简约的文字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夫其人必待吾句勒而后能知吾词之意,即亦何妨任其不知矣。”
《漢語大詞典》:写境(寫境)
指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八:“小说之中,凭空写境的文字很多,对于其中人物的行动,常发生着有力的效果。红楼梦中于写 黛玉 的死时,不是兼写着 瀟湘馆 的竹声与空中的雨声等等吗?”
《國語辭典》:素描  拼音:sù miáo
1.用单色描绘而不敷彩的画。画家为磨练基础用的石膏素描及人体素描,为探求绘画的构图与造形而用单色表现的草稿,都称为「素描」。常用木炭、铅笔、毛笔、钢笔等作为工具。
2.文艺作品中,对于人物或景物,用轻描淡写的文字叙述,而不十分渲染的笔法称为「素描」。
《国语辞典》:音画(音画)  拼音:yīn huà
1.以音乐描写事物。其美感效果一如绘画所呈现的事物风貌,故称为「音画」。
2.电影或电视剧中音响效果与画面的合称。
《国语辞典》:一捧雪  拼音:yī pěng xuě
传奇名。清初李玉作。描写莫怀古的友人汤勤,为夺莫妾雪艳,撺掇权贵严世蕃向莫索求家藏古玉杯「一捧雪」,致莫家破人亡,后得戚继光襄助,始得雪冤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景语(景語)
谓诗词中描写景物的文字。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作慢词起处,必须宠罩全闋。近人輒作景语徐引,乃至意浅笔弱,非法甚矣。” 王国维 人间词话十:“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漢語大詞典》:线画(綫畫)
用线条描写而成的绘画。 鲁迅 《书信集·致李桦》:“ 唐 人线画,流动如生。”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在 唐 ,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实和明快。”
《國語辭典》:速写(速寫)  拼音:sù xiě
在短时间内,用简单的线条,扼要的表现出物体的形体、姿态或神情等的绘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