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薰染
(1).沾染;感染。谓受到某种影响。 南朝 梁 萧统 《讲席将毕赋三十韵》:“惠义比瑶琼,薰染犹兰菊。”朱子语类卷九五:“人性本善而已,才堕入气质中,便薰染得不好了;虽薰染得不好,然本性却依旧在。” 清 周在浚 《行述》:“ 江 南华侈,后生辈易为薰染,愿尔等勿效之也。” 欧阳予倩 《泼妇》:“要知道让一个清洁无瑕的儿童,去受罪恶的薰染,是作母亲的罪恶。”
(2).犹渲染;点染。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 米元暉 善画,能以古为今,盖妙於薰染縑素。”
《漢語大詞典》:妆点(妝點)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漢語大詞典》:柿叶(柿葉)
(1).柿树的叶子。经霜即红。诗文中常用以渲染秋色。 唐 白居易 《寄内》诗:“桑条初緑即为别,柿叶半红犹未归。” 宋 苏轼 《睡起》诗:“柿叶满庭红颗秋,薰炉沉水度春篝。” 元 虞集 《答钱翼之》诗:“闭门三月梨花雨,徧写千林柿叶霜。”
(2).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虔 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於是 慈恩寺 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后常用“书柿叶”为勤苦习字的典故。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三:“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宋 杨万里 《食鸡头子》诗之二:“却忆吾庐野塘味,满山柿叶正堪书。”
(3).绫名。《事物异名录布帛·绫》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柿叶,今时綾名。”
《漢語大詞典》:松月
松间明月。多用以渲染幽然情景。 唐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诗:“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 雍陶 《宿大彻禅师故院》诗:“竹房谁继生前事,松月空悬过去心。” 宋 戴复古 《题赵庶可山台》诗之二:“松月照今古,樵风送往还。”
《漢語大詞典》:渲染
(1).中国画技法的一种。以水墨或淡彩涂染画面,以烘染物像,增强艺术效果。 明 杨慎 《艺林伐山·浮渲梳头》:“画家以墨饰美人鬢髮谓之渲染。” 清 龚自珍 《题盆中兰花》诗之四:“ 宣州 纸工渲染薄,画师黄金何处索?” 马南村 《燕山夜话·书画同源一例》:“有一些皴法和渲染之处稍变换着使用干笔和湿笔,而就整幅画面来说,用墨大部分是半干半湿的,表现出特别和谐的色调。”
(2).指物像间的衬托。 清 杜诏 《渡江云·徐鸣皋过访云川阁坐雨》词:“秋香湿透,渲染就,一片秋浓。” 茅盾 《动摇》三:“蜡梅和南天竹的鲜明色彩,渲染得满院子里富丽而又温韾。”
(3).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拱托。 秦牧 《艺海拾贝·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古代诗人形容大雪纷飞,说是‘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形容贴梗海棠的艳丽,说是‘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这都一下子就把平凡的事物渲染得瑰奇起来了。”
(4).指对事物铺张、夸大。 巴金 《春》二一:“ 王氏 便把事情的经过加以渲染,有声有色地叙述一遍。”
《漢語大詞典》:铺张(鋪張)
(1).铺叙渲染;夸张。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铺张对天之閎休,扬厉无前之伟蹟。” 金 元好问 《论诗》诗:“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书生穷眼,偶值声伎之宴,輙不禁见之吟咏而力为铺张。”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
(2).犹宣扬。 宋 王禹偁 《为史馆李相公让官第二表》:“当陛下铺张政教之时,是微臣倾竭謨猷之日。” 明 张居正 《进大阅图颂卷疏》:“虽思浅词芜,未足铺张盛美,然述真纪实,庶以传示将来。”
(3).铺排陈设。 元 谢应芳 辨惑编·治丧:“铺张祭仪,务为观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殿上列数十筵,铺张炫目。”
(4).指过分讲究排场。 何香凝 《孙中山与廖仲恺》:“﹝ 孙中山 ﹞认为为他个人这样铺张贺寿,是不应该的。”
《漢語大詞典》:设色(設色)
(1).敷彩;着色。 唐 柳宗元 《省试观庆云图》诗:“设色初成象,卿云示国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人家端午日画的 钟馗 ,不过是用硃笔大写意,钩两笔罢了;他又偏是要设色的。”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七:“记那画面上的景物呢,记那幅画的布局和设色的技巧呢,还是景物和技巧都记?”
(2).比喻以词藻文采渲染。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黄少司马:“﹝其奏牘﹞情辞恳挚,不必以设色为工。”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一:“游山诗有时地之异宜,随时随地,设色布景。”
《漢語大詞典》:白描
(1).国画技法的一种。用墨钩勒轮廓,用水墨渲染,不设色。多用于人物、花卉。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四:“ 赵孟坚 ,字 子固 。善水墨白描水仙花、梅、兰、山、矾竹、石,清而不凡,秀而雅淡,有《梅谱》传世。”红楼梦第八九回:“二人身旁边略有些云护,别无点缀,全仿 李龙眠 白描笔意。” 清 赵翼 《题九莲菩萨画像》诗:“着色生綃 阎立本 ,白描神笔 李公麟 。”
(2).文字平白如话、不施渲染烘托的写作风格。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 初白 好议论,而专用白描,则宜短节促调,以遒紧见工。” 鲁迅 《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秦牧 《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大抵,那些用平白如话、淡得出奇的白描句子来起头的好诗,后面往往‘铁骑突出刀枪鸣’地出现警句。”
《漢語大詞典》:破墨
中国 山水画中一种渲染水墨的技法。即以水破浓墨而成淡墨,浓淡相间,以显示物象的界限轮廓,以求墨采的生动。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王维:“﹝ 王维 ﹞工画山水,体涉今古……余曾见破墨山水,笔迹劲爽。”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论制作楷模:“画山石者……每留素以成云,或借地而为雪,其破墨之功,尤为难也。” 宋 陆游 《初夏闲居》诗:“两卷硬黄书老子,数峯破墨画 庐山 。”
《漢語大詞典》:楚猿
楚 山之猿。因其啼声悲哀,常用以渲染悲情。 唐 张九龄 《初发道中寄远》诗:“日夜乡山远,秋风復此时。旧闻胡马思,今听 楚 猿悲。”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致使得娇怯怯游魂逐杜鹃,空落得哭哀哀悲啼咽 楚 猿。”
分類:悲哀渲染
《漢語大詞典》:烘染
(1).指国画设色的技法。用水墨或色彩涂抹画面,使阴阳相衬,浓淡得宜。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遣·列朝·宣宗御笔》:“烘染设色,直追 宋 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御画牛:“意态生动,笔墨烘染所不能到。” 王颂余 《中国画技法述要·染法》:“烘染是一支蘸有墨或色的笔,涂在需要浓重的部分,随以另一支含着清水的笔,向需要浅的部分润开,使这块墨或色随笔的走向由深而浅,逐渐消失,或与另外颜色相融接。”
(2).衬托渲染;装点,点缀。红楼梦第三八回:“ 探春 又道:‘到底要算 蘅芜君 沉着:秋无跡,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八章:“私请 滇 军……助长公口,其初不过为请兵烘染。” 杨朔 《秋风萧瑟》:“那块写着‘天下第一关’著名的横匾就挂在箭楼高头,每个字都比笸箩还大,把这座关塞烘染得越发雄壮。”
《漢語大詞典》:皴染
指中国画技法皴法和渲染。红楼梦第四二回:“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染。”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 孙人俊 ﹞以画驴得名,山水学 巨然 ,画古树皴染得古人法则。”
《漢語大詞典》:勾染
勾勒渲染。《天雨花》第二九回:“爹爹已与我起了墨底,只少着色勾染之工。”
分類:勾勒渲染
《漢語大詞典》:素描
(1).单用线条描写、不加彩色的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础。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因为木刻究竟是绘画,所以先要学好素描。” 丁玲 《韦护》第一章:“ 韦护 不觉在心上,将这美的线条,作了一次素描,他愿意这女人没有睡着。”
(2).文学上运用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写法亦称素描。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 杜甫 《石壕吏》﹞诗,完全是素描。”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未带地图的旅人》:“我的特写基本上是用文字从事的素描写生,艺术加工主要是在剪裁上。”
《漢語大詞典》:序曲
(1). 唐 代乐舞名词。指乐舞中演奏的全套乐曲。包括散序、中序等。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皋 乃作《南詔奉圣乐》,用黄钟之均,舞六成,工六十四人,赞引二人,序曲二十八叠。”
(2).歌剧、舞剧等开场前演奏的乐曲,用以渲染气氛或暗示剧情。亦指大型器乐的前奏曲或以此形式写成的独立器乐曲。一般带有标题。
(3).比喻事情、行动的开端。 殷夫 《给茂》诗:“这是我青春最初的蓓蕾,是我平凡的一生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