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须眉(鬚眉)
亦作“ 须麋 ”。
(1).胡子和眉毛。荀子·非相:“ 傅説 之状,身如植鰭; 伊尹 之状,面无须麋。” 杨倞 注:“麋,与眉同。”汉书·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须眉皓白,衣冠甚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八:“荷衣説艺鬭心兵,前辈须眉照坐清。”
(2).借指男子。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教 邓 子孙,止於保姓;教 济河王 子,意在维城。有此远识,须麋不逮。”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釵。”《海上花列传》第三三回:“磊落须眉浑不喜,偏要双鬟窈窕。”
(3).比喻事物细微处。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离娄下》:“叙事刻画,须眉如画。”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万章上》:“刻画 大舜 情事,须眉毕见。”
(4).画笔的一种,用以描绘画面细部。红楼梦第四二回:“大南蟹爪十支,小蟹爪十支,须眉十支。”
亦作“ 鬚麋 ”。
(1).胡须和眉毛。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有君子白晳,鬒鬚眉,甚口。” 陆德明 释文:“鬚,本又作须。” 明 王世贞 《玄狱太和山赋》:“像帝之真,理别鬚麋。”《花月痕》第五一回:“迄今诵其言,犹觉鬚眉间勃勃有生气焉。”
(2).男子代称。《水浒传》第一○八回:“帅府前军士居民,都来看 宋 军中人物,内中早恼怒了一个真正有男子气的鬚眉丈夫。”《再生缘》第六回:“莫非他,不是鬚眉是女人。” 罗洪 《践踏的喜悦》:“三太太是自命为不让须眉的,相貌也长得有点男子气魄。”
《漢語大詞典》:须麋(鬚麋)
见“ 须眉 ”。
见“ 鬚眉 ”。
《漢語大詞典》:渲染
(1).中国画技法的一种。以水墨或淡彩涂染画面,以烘染物像,增强艺术效果。 明 杨慎 《艺林伐山·浮渲梳头》:“画家以墨饰美人鬢髮谓之渲染。” 清 龚自珍 《题盆中兰花》诗之四:“ 宣州 纸工渲染薄,画师黄金何处索?” 马南村 《燕山夜话·书画同源一例》:“有一些皴法和渲染之处稍变换着使用干笔和湿笔,而就整幅画面来说,用墨大部分是半干半湿的,表现出特别和谐的色调。”
(2).指物像间的衬托。 清 杜诏 《渡江云·徐鸣皋过访云川阁坐雨》词:“秋香湿透,渲染就,一片秋浓。” 茅盾 《动摇》三:“蜡梅和南天竹的鲜明色彩,渲染得满院子里富丽而又温韾。”
(3).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拱托。 秦牧 《艺海拾贝·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古代诗人形容大雪纷飞,说是‘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形容贴梗海棠的艳丽,说是‘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这都一下子就把平凡的事物渲染得瑰奇起来了。”
(4).指对事物铺张、夸大。 巴金 《春》二一:“ 王氏 便把事情的经过加以渲染,有声有色地叙述一遍。”
《漢語大詞典》:春宫
(1).传说东方 青帝 居住的地方。《楚辞·离骚》:“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王逸 注:“春宫,东方 青帝 舍也。”
(2).即东宫。太子宫。 北周 王褒 《皇太子箴》:“秋坊通梦,春宫养德。”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八年:“皇太子养德春宫,未闻有过。” 胡三省 注:“太子居东宫,东方主春,故亦曰春宫。”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八:“卿等皆国家旧臣,又事朕於春宫,练达老成。”
(3).指代太子。 唐 王建 《送振武张尚书》诗:“回天转地是将军,扶助春宫上五云。”
(4). 周 代宫殿名。竹书纪年卷下:“﹝ 周穆王 ﹞九年筑 春宫 。” 沈约 注:“王所居有 郑宫 、 春宫 。”
(5). 宋 有《春宫秘戏图》。后以“春宫”称淫秽、色情的图画。亦泛指色情画面。 阿英 《闲话“西湖景”》引 清 芝兰室主人 《都门杂吟》:“可笑不分人老幼,纷纷镜里看春宫。”红楼梦第二六回:“昨儿我看见人家一本春宫儿,画的很好。” 陈登科 等《徐悲鸿》第二章三五:“嘘!年纪轻轻的姑娘,也画起春宫来了!” 萧乾 《美国点滴》:“中等城市还有用‘丹麦图书馆’那样文雅字号开的春宫电影院。”
《漢語大詞典》:画格(畫格)
(1).画的品格、格调。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其后 江 南平, 徐熙 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格。”宣和画谱·崔悫:“至如翰林图画院中较艺优劣,必以 黄筌 父子之笔法为程式。自 慤 及其兄 白 之出,而画格乃变。” 明 李东阳 《书杨侍郎所藏沈启南画卷》:“ 沈啟南 以诗画名 吴中 ,其画格率出诗意,无描写界画之态。”
(2).电影拷贝中的一个画面。《人民的好总理》:“我们决定:这部影片的素材,要全部保存起来,一个画格也不能动。”
《漢語大詞典》:分色
印刷彩色印件需有一套印版。照相分色片是用制版照相机通过各色滤色片或用电子分色机制成的,也有用电子刻版机、凹版雕刻机对原稿扫描直接雕刻在印版版面的
为复制彩色画面,需要准备单色画面、凹版或底片的过程
《漢語大詞典》:题画(題畫)
在画面上题写诗文。《诗刊》1978年第5期:“诗人观察敏锐,见微知著。即使是那些触及旅游、病休、祝寿、教子、观剧、题画等等生活细事的诗篇,也震响着伟大时代的回音。”
《漢語大詞典》:布景(佈景)
(1).绘画时在画面上安排景物。宣和画谱·墨竹叙论:“至于布景致思,不盈咫尺,而万里可论,则又岂俗工所能到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山水诀:“古人作画,胸次宽阔,布景自然。”
(2).舞台或摄影场上根据需要所布置的景物。 胡适 《文学进化观与戏剧改良》:“戏台上的设备,如布景之类,有种困难,不但须要图省钱,还要图省事。”
《漢語大詞典》:烘染
(1).指国画设色的技法。用水墨或色彩涂抹画面,使阴阳相衬,浓淡得宜。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遣·列朝·宣宗御笔》:“烘染设色,直追 宋 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御画牛:“意态生动,笔墨烘染所不能到。” 王颂余 《中国画技法述要·染法》:“烘染是一支蘸有墨或色的笔,涂在需要浓重的部分,随以另一支含着清水的笔,向需要浅的部分润开,使这块墨或色随笔的走向由深而浅,逐渐消失,或与另外颜色相融接。”
(2).衬托渲染;装点,点缀。红楼梦第三八回:“ 探春 又道:‘到底要算 蘅芜君 沉着:秋无跡,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八章:“私请 滇 军……助长公口,其初不过为请兵烘染。” 杨朔 《秋风萧瑟》:“那块写着‘天下第一关’著名的横匾就挂在箭楼高头,每个字都比笸箩还大,把这座关塞烘染得越发雄壮。”
《漢語大詞典》:银幕(銀幕)
放映电影和幻灯时,供投映放大影像(画面)用的白色屏幕。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银幕上出现了人,出现了动作。” 丁玲 《韦护》第三章:“若是她能现身银幕,世间所有男子都会在他们的情人身上找出缺陷来。”
《漢語大詞典》:图景(圖景)
画面上的景物、景况。《中国小説史稿·概说》:“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本来很丰富,保存下来的虽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也已经反映出了我国远古时代社会生活的图景和我们祖先的精神面貌。”
《漢語大詞典》:图赞(圖讚)
亦作“圆讚”。 文体的一种,写在画面或图页上的赞美诗文。旧唐书·蒋乂传:“此 圣历 中侍臣图赞。”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类例:“书之分四部也,实 魏 荀勗 始之。一曰甲部……一曰丁部,纪诗赋、图讚等书。”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漢語大詞典》:全幅
(1).整幅。 唐 段成式 《柔卿解籍戏呈飞卿》诗:“最宜全幅碧鮫綃,自襞春罗等舞腰。”
(2).指整个画面。 鲁迅 《书信集·致罗清祯》:“愚意以为《挤兑》《起卸工人》为最好。但亦有缺点,前者不能确然显出银行,后者墙根之草与天上之云,皆与全幅不称。”
(3).犹全副。 徐特立 《游击战争在持久抗战中的各种基本政策》:“游击队是需要有铁的纪律,才不会脱离群众,才能和全幅新式武装的 日 寇作战的。”
分類:全副画面
《漢語大詞典》:近景
(1).电影摄影机摄取人物腰部以上,或人体某一部分形象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能使观众看清楚人物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亦指摄取景物中的某一组成部分。
(2).近距离的景物。如:这张照片以塔为近景,山为远景。
(3).当前的景象。如:这个工程合作的近景很好。
《漢語大詞典》:后景(後景)
(1).画面上衬托在主体后面的景物。
(2).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柯灵 《现代散文放谈》:“第二段落是左翼文学勃兴的时期,为时约有八年。其后景是国家内忧外患,交相煎迫,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漢語大詞典》:全景
(1).全部景色。 鲁迅 《〈奔流〉编辑后记》:“这是很好的论文,虽然所讲的偏重在一个人的一部书,然而 芬兰 自然的全景和文艺思潮的一角,都描写出来了。”
(2).电影摄影机摄取人像全身的一种画面。它可使现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