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俯 → 俛俯”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下瞰
俯视。 唐 康骈 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有 西明寺 僧陷在贼中……教 泚 造攻城云梯,其高九十餘尺,上施板屋楼櫓,可以下瞰城中。”宋史·赵鼎传:“ 荆 襄 左顾 川 陕 ,右控 湖湘 ,而下瞰 京洛 ,三国所必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路宛转峯罅,下瞰絶涧诸峯,在 铁船峯 旁,俱从涧底矗耸直上。”
分類:俯视
《漢語大詞典》:临睨(臨睨)
顾视;俯视;察看。《楚辞·离骚》:“陟陞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王逸 注:“睨,视也。” 南朝 梁 王屮《头陀寺碑文》:“倚据崇巖,临睨通壑。”《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是夜,万籟无声,月色如画,主母临睨旧乡,人非物是,黄尘清水,块土樵苏,不胜 令威 华表之感。”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今若与之临睨旧乡,观其所为同异者,邑里细人,越陌渡阡,则视以为殊气。”
《漢語大詞典》:下瞩(下矚)
俯视。礼记·玉藻“视下而听上” 唐 孔颖达 疏:“视高则傲,故下瞩也。” 唐 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 乐游 下瞩无远近,緑槐萍合不可芟。”
分類:俯视
《漢語大詞典》:窥瞰(窺瞰)
亦作“ 窥闞 ”。亦作“ 窥矙 ”。
(1).俯视。 唐 韩愈 《寄卢仝》:“每骑屋山下窥闞,浑舍惊怕走折趾。”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秘怀》之三:“梦临秋江水,鱼虾避窥瞰。”
(2).张望;偷看。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娘子耐心度日,地方轻薄子弟不少,你又生得美貌,莫在门前窥矙,招风揽火。” 明 陆采 《明珠记·授计》:“管教伊愁上添欢,悄低低怕有人窥瞰。”
《漢語大詞典》:临瞰(臨瞰)
俯视。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迴环日星,临瞰风雨。”
分類:俯视
《漢語大詞典》:俯盼(頫盼)
犹俯视。后汉书·张衡传:“据 开阳 而頫盼兮,临旧乡之暗蔼。” 李贤 注:“頫音俯。”
分類:俯视
《國語辭典》:瞰视(瞰視)  拼音:kàn shì
俯视。如:「从山顶瞰视远方,只见云山层叠,气象万千。」
分類:俯视
《漢語大詞典》:瞻窥(瞻窺)
谓俯视。 前蜀 杜光庭 《紫霞洞修造毕告谢醮词》:“ 周穆 之登 瑶水 , 汉皇 之幸 崐山 ,皆披眄烟霞,瞻窥冰雪。”
分類:俯视
《國語辭典》:俯视(俯視)  拼音:fǔ shì
从高处往下看。《文选。宋玉。高唐赋》:「俯视峥嵘,窐寥窈冥。」《文选。曹丕。杂诗二首之一》:「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國語辭典》:俛仰  拼音:fǔ yǎng
1.低头和仰头。汉。苏武〈诗〉四首之二:「俛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2.表示时间短促。三国魏。曹植 杂诗六首之四:「俛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太平广记。卷三二四。区敬之》:「孝子惊疑,俛仰间,哭者已至。如人长大,披发至足,发多蔽面,不见七窍。」
《漢語大詞典》:共坐
古代坐姿的一种。谓坐时微俯视尊者之膝以示恭敬。共,通“ 恭 ”。 汉 贾谊 新书·容经:“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俯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漢語大詞典》:仰俯
(1).头仰起又俯下。指施礼应酬。 宋 陆游 《上丁》:“白头奉祀事,恐惧剧仰俯。”
(2).仰望和俯视。指观览景色。 宋 苏轼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随所见》诗:“南上古臺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 宋 叶适 《奉赋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园咏归堂》诗之一:“岂无 濠 上亭,蹙步难仰俯!”
《國語辭典》:高地  拼音:gāo dì
地势高起的土地。《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公沙穆传》:「穆明晓占候,乃豫告令百姓徙居高地,故弘农人独得免害。」
《漢語大詞典》:九点烟(九點烟)
(1).谓自高处俯视九州,如烟九点。 唐 李贺 《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王琦 注:“九州辽阔,四海广大,而自天上视之,不过点烟杯水。” 宋 刘昌诗 《白玉楼赋》:“俯齐州兮九点烟,瞰苍溟兮一杯水。”
(2).借指 中国 。 清 黄遵宪 《海行杂感》诗:“九点烟微三岛小,人间世要纵婆娑。”
《漢語大詞典》:蘧蒢
亦作“ 蘧篨 ”。亦作“ 蘧除 ”。
(1).用苇或竹编成的粗席。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庶人即草蓐索经,单藺蘧蒢而已。”周书·韦夐传:“昔 士安 以蘧蒢束体, 王孙 以布囊绕尸。” 宋 陆游 《舟中作》诗:“蘧蒢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 閶门 边。”明史·后妃传二·庄烈帝恭淑田贵妃:“暑月驾行幸,御盖行日中。妃命作蘧篨覆之,从者皆得休息。”
(2).身有残疾不能俯视的人。国语·晋语四:“蘧蒢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 韦昭 注:“蘧蒢,直者,谓疾。”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盖自古者至治之世,自瞽蒙、昏瞶、朱儒、蘧蒢、戚施之人,上所以使之,皆各尽其才。”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那里知道冥冥之中有我这变形使者,能把蘧蒢、戚施变做 潘安 、 宋玉 。”
(3).谄谀献媚的人。 汉 王充 论衡·累害:“戚施弥妒,蘧除多佞。”汉书·叙传下:“ 宣 之四子, 淮阳 聪敏,舅氏蘧蒢,几陷大理。” 颜师古 注:“蘧蒢,口柔,观人颜色而为辞佞者也。” 宋 黄庭坚 《次以道韵寄范子夷子默》:“持论不蘧蒢,奉身谢夸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