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宫绦(宫縧,宫縚)
宫中特制或仿照宫样所制的丝带。 清 孔尚任《桃花扇·入道》:“列仙曹,叩请烈皇下碧宵,捨 煤山 古树,解却宫绦。”红楼梦第四九回:“﹝ 湘云 ﹞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
宫縚:孔子 弟子 南宫括 ,又称 南宫縚 ,省称为“宫縚”。《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於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 宫縚 之行也。”参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漢語大詞典》:淡台
复姓。春秋鲁有澹台灭明,孔子弟子。见《论语。雍也》
《漢語大詞典》:麒麟书(麒麟書)
书体名。相传为 孔子 弟子作。 唐 韦续 墨薮·五十六种书:“麒麟书者, 鲁 西狩获麟, 仲尼 反袂拭面,称‘吾道穷’,弟子 申 为素王纪瑞所製书。”
《漢語大詞典》:昆从(昆從)
泛指兄弟子侄。 清 陈梦雷 《绝交书》:“亲属子弟皆借军功给札委官,昆从显荣,僮僕焜燿。”
《漢語大詞典》:着录(著録)
(1).记录;记载。《后汉书·祭遵传》:“昔 高祖 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録勋臣,颂其德美。” 唐 沈亚之 《异梦录》:“是日,监军使与宾府郡佐,及宴客 陇西 独孤鉉 , 范阳 卢简辞 ……皆叹息曰:‘可记。’故 亚之 退而著録。”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序》:“友人 任茂才 安上 示予一编,曰《叙事解疑》。视之,即 许生 大父 可覲 亲笔著録。”
(2).特指将书名列入目录。 宋 洪适 《〈元氏长庆集〉跋》:“《唐志》著録有《长庆集》一百卷,《小集》十卷。” 阿英 《浙东访小说记》:“其一,是 乾隆 辛未刻的有图大本《西湖佳话》,刊行的书铺是翰海楼,《通俗小说目》未见著录。”
(3).指列名于私人讲学的经师门下,即所谓著录弟子。此风盛行于 汉 代。东观汉记·牟长传:“ 牟长 字 君高 ,少篤学,治《欧阳尚书》,诸子著録前后万人。”后汉书·儒林传上·张兴:“既而声称著闻,弟子自远至者,著録且万人。” 宋 范成大 《送汪圣锡侍郎帅福唐》:“我亦登门烦著録,此行无力为王留。”
(4).犹著作;撰写。 清 沈涛 交翠轩笔记卷二:“九经有库岂真贫,著録惊看已等身。”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修明既久,著録益宏,汇其体裁,标以题目,新篇竞尚,古意渐离,然不外乎记事、记言二端而已。”
《國語辭典》:徒子徒孙(徒子徒孫)  拼音:tú zǐ tú sūn
徒弟和徒弟的门徒。指一脉相承的人。可引申为声气相投的支持者。《平妖传》第八回:「只怕这野种子,做不成你徒子徒孙哩!」《花月痕》第四三回:「心印领著徒子徒孙,就在秋华堂念起度人经。」
《漢語大詞典》:五百罗汉(五百羅漢)
佛教语。常随 释迦 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十诵律卷四:“今日世尊与五百罗汉入 首波城 。”法苑珠林卷七三:“ 如来 将五百罗汉常以月十五日於中説戒。”一说为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参阅 宋 高道素 《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今寺庙罗汉殿多供奉“五百罗汉”。
《漢語大詞典》:五传弟子(五傳弟子)
谓第五代弟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引 汉 郑玄 《六艺论》:“案汉书·艺文志《儒林传》云,传者十三家,唯 高堂生 及五传弟子 戴德 、 戴圣 名在也。”按, 高堂生 为一传, 萧奋 为二传, 孟卿 为三传, 后苍 为四传, 戴德 乃 德 兄子 圣 为第五传。
分類:弟子一传
《漢語大詞典》:训器(訓器)
相传 孔子 观于 鲁桓公 庙,以敧器为喻训教弟子力戒骄满。典出荀子·宥坐。 明 唐龙 《亹庵说》:“ 亹庵 者,乃 亹庵先生 即其所居而号之也。 渔石子 为之説曰:铭盘,取新之意也;训器,戒满之词也,先生殆勤於君子之道者乎。”参阅《韩诗外传》卷三、《淮南子·道应训》、 汉 刘向 说苑·敬慎《孔子家语·三恕》
《漢語大詞典》:霄鱼垂化(霄魚垂化)
吕氏春秋·具备载, 春秋 时 孔子 弟子 宓子贱 治 亶父 (今 山东省 单县 ),体圣人之化,三年,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后因以“霄鱼垂化”来称赞官吏的德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达性论》:“大夫不麛卵,庶人不数罟,行苇作歌,霄鱼垂化,所以爱人用也。”
《国语辞典》:摩诃止观(摩诃止观)  拼音:mó hē zhǐ guān
书名。十卷。隋智顗讲述,弟子灌顶笔录。阐述天台止观的学说,发挥一念三千的禅法。为天台宗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国语辞典》:蒲邑三善  拼音:pú yì sān shàn
孔子弟子子路治理蒲邑,孔子赞许他有恭敬、忠信及明察三善。语本《孔子家语。辩政》:「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宽矣。』至廷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
《国语辞典》:十二使徒  拼音:shí èr shǐ tú
耶稣的十二个随从弟子,包括彼得、安得烈、雅各(西庇太之子)、约翰、腓力、巴多罗茂、多默、马太、雅各(亚勒非之子)、达太、西门和犹达斯。
《国语辞典》:若敖鬼馁(若敖鬼馁)  拼音:ruò áo guǐ něi
春秋楚国令尹子文为若敖的后代,其弟子良生子越椒,子文以为越椒状如熊虎,声似豺狼,若不杀之必使若敖氏灭亡。子良不肯,子文深以为虑,临死时遂聚集族人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见《左传。宣公四年》。后用以比喻人绝嗣。
《国语辞典》:犬儒学派(犬儒学派)  拼音:quǎn rú xué pài
西元前三八○年,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安谛斯提尼斯(Antisthenes)在雅典成立的哲学派别。倡言福德合一,有德即幸福,以简单的物质生活自甘,藉苦行达于主善,人嘲之为「犬儒学派」。也称为「西尼克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