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标录(標録)
著录。《水浒传》第一一○回:“却説 陈安抚 、 宋先锋 标録 李俊 、 胡俊 、 琼英 、 孙安 功次,出榜去各处招抚,以安百姓。” 清 刘大櫆 《徐昆山文序》:“虽古经史诸子百家之书,经余之评论标録, 崑山 必缮写藏之。”
分類:著录
《高级汉语词典》:著录  拼音:zhù lù
载录;记述收录
分类:著录
《漢語大詞典》:琴操
(1).琴曲著录。传为 汉 蔡邕 所著。分上下两卷,记述四十七个古琴曲的故事,是解说琴曲标题的第一部著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昔 赵 杀 鸣犊 , 仲尼 临河而汉,自是而返,曰:‘ 丘 之不济,命也夫!’《琴操》以为 孔子 临 狄水 而歌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粉蝶:“ 阳 曰:‘侄素未读《琴操》,实无所愿。’ 十娘 曰:‘但随意命题,皆可成调。’……曰:‘适所奏《颶风操》,不知可得几日学?’”
(2).诗体名。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口号,有歌行,有乐府,有楚词,有琴操。”
(3). 宋 时 杭州 名妓,与 东坡 相善。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名妓 月宾 ,尝往来 渔洋山人 家,如 东坡 之於 琴操 也。”
《漢語大詞典》:画谱(畫譜)
(1).著录品评名画或汇集名家画法的书。《〈宣和画谱〉叙目》:“今叙画谱凡十门……凡人之次第则不以品格分,特以世代为后先,庶几披卷者因门而得画,因画而得人,因人而论世,知夫画谱之所传非私淑诸人也。” 明 陈继儒 《书画史》:“ 董玄宰 在 广陵 ,见 司马端明 所画山水,细巧之极,絶似 李成 ,而画谱不载。以此知古人之善于逃名。”如:《芥子园画谱》
(2).画帖。
《漢語大詞典》:禹鼎
(1).传说 夏禹 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何物为恶。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毁皇姑寺:“观 世宗 屡諭,不特明晰事理,且曲揣人情,真是 禹 鼎 秦 镜。” 清 赵翼 《题稚存万里荷戈集》诗:“即今一卷《荷戈》诗,己如 禹 鼎铸魅魑。” 清 何世麟 《感赋》诗:“ 越 裳依旧防 倭 寇, 禹 鼎何时铸 汉 奸。”
(2).即九鼎。传说 禹 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因以喻国家领土、政权。 陈毅 《赣南游击词》:“贼子引狼输 禹 鼎,大军抗 日 渡 金沙 。”
(3). 西周 晚期青铜器。 宋 代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等书著录,称为“穆公鼎”。铭文二○五字,记述 禹 以 武公 的兵车百辆和徒御一千二百人随 周 王作战,俘获 鄂侯 事。1942年 陕西 岐山 又出一鼎,与 宋 代著录相同,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漢語大詞典》:籀文
我国古代书体的一种。也叫“籀书”、“大篆”。因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字体多重迭。 春秋 、 战国 间通行于 秦国 。与篆文近似。今存石鼓文即这种字体的代表。法书要录卷七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上·籀文》:“案籀文者, 周 太史 史籀 之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后人以名称书,谓之籀文。” 王国维 《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是 秦 之小篆本出大篆,而《苍頡》三篇未出,大篆未省改以前,所谓 秦 文,即籀文也。”
《漢語大詞典》:草字
(1).谓书写草率的字。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卷三:“公遽以笔濡雄黄大书一草字。”
(2).谦言自己写的字。《水浒传》第三三回:“草字不恭,烦乞照察不宣。”
(3).即草书。汉字字体的一种。新唐书·艺文志一著录 裴行俭 《草字杂体》。参见“ 草书 ”。
(4).对自己表字的谦称。儒林外史第十回:“三公子道:‘先生贵姓,台甫?’那人道:‘晚生姓 陈 ,草字 和甫 。’”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哦,久仰久仰!还没有请教台甫……’‘草字 阔亭 。’”
《漢語大詞典》:草书(草書)
汉字字体名。草书之称,为隶书通行后的草写体,取其书写便捷,故又名草隶。 汉章帝 好之, 汉 魏 间的章草,殆由此得名。后渐脱隶书笔意,用笔日趋圆转,笔划连属,并多省简,遂成今草。 晋 王羲之 、 献之 父子又创诸字上下相连的草体,至 唐 张旭 、 怀素 , 宋 米芾 等又发展为笔势恣纵、字字牵连、笔笔相通的狂草。
《漢語大詞典》:祭典
(1).古代记载有关祭祀制度的典籍,如《礼经》等。国语·楚语上:“祭典有之曰:‘国君有太牢,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汉书·律历志下:“《祭典》曰:‘ 共工氏 伯九域。’” 颜师古 注:“《祭典》《礼经》《祭法》也。”《孔子家语·庙制》:“祭典云:‘昔 有虞氏 祖 顓頊 而宗 尧 。’”按,此句见今礼记·祭法
(2).古代祭祀专书亦有以“祭典”命名者,如隋书·经籍志一著录 晋 范汪 撰《祭典》三卷。
(3).祀典。祭祀的礼仪法度。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脩祭典。” 孔颖达 疏:“当脩祀典及祭山川之事。”《隋书·音乐志下》:“肃祭典,协良辰。具嘉荐,俟皇臻。”旧唐书·音乐志三:“坎泽祠容备举,坤坛祭典爰伸。” 吴组缃 《山洪》十一:“他们正在跪拜。祭典到了最后的节目了。”
《漢語大詞典》:定着(定著)
审定著录;写定。 汉 刘向 《孙卿书录》:“所校讐中 孙卿 书凡三百二十篇,以相校,除復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皆以定杀青,简书可缮写。”晋书·刑法志:“其后遂詔有司,禁絶鉆钻诸酷痛旧制,解祅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讞五十餘事,定著于令。” 宋 曾巩 《〈陈书〉目录序》:“ 梁 陈 等书缺,独馆阁所藏恐不足以定著。”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沉潜反復,盖有年,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説而折其中,既为定著《章句》一篇,以竢后之君子。”
犹着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平生踪跡无定著,如断蓬。”著,一本作“ 着 ”。
确定的打算和主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十娘 对公子道:‘吾等此去,何处安身?郎君亦曾计议有定着否?’”《说唐》第四五回:“ 叔寳 道:‘小弟在此打搅不当,所以要往别处去,尚未有定着。’”
见“ 定著 ”。
《韻府拾遺 御韻》:定著
曾鞏陳書目錄序梁陳等書缺獨館閣所藏恐不足以定著願詔京師及州縣藏書之家使悉上之
《漢語大詞典》:编录(編録)
(1).依次著录之文。后汉书·祭祀志上:“曾谓 泰山 不如 林放 ,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録!”
(2).编集著录。南史·孔休源传:“时 周捨 撰《礼疑义》,自 汉 魏 至于 齐 梁 ,并皆搜采, 休源 所有奏议,咸预编録。”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九:“ 元公 与 袁氏 琴瑟和谐,亦房帷之美也。余故编録之。”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札子》:“臣僚之家,亦许亲族编録,经所在官司缴进,不得虚饰事节。”
(3).指编集著录之书。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刘景文梦代晋文公:“ 景文 晚岁,常梦与 晋文公 神交,梦中酬唱甚多,家有编録。”
《漢語大詞典》:大曲(大麯)
(1).见“ 大屈 ”。
(2).古代歌曲的一种。宋书·乐志三著录有大曲十五曲,多用流传的诗篇配乐,增减字句,以合音节。 唐 宋 大曲,系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遍”组成的成套乐舞。 唐 大曲多以诗句入乐迭唱,乐府诗集收有残篇。 宋 大曲则为词体,系长篇叙事歌曲,歌舞结合。如 董颖 《薄媚·西子词》、 曾布 《水调歌头·冯燕传》等。大曲同 宋 元 戏曲音乐有渊源关系。
大麯:酿造白酒用的一种曲。亦称用大曲酿造的一种白酒。如:泸州大曲、绵竹大曲。
《漢語大詞典》:大屈
亦作“ 大曲 ”。 弓名。左传·昭公七年:“ 楚子 享公于 新臺 ,使长鬣者相,好以大屈。” 杜预 注:“大屈,弓名。” 孔颖达 疏:“《鲁连书》曰:‘ 楚子 享 鲁侯 於 章华 之臺,与大曲之弓,既而悔之。 蔿啟彊 见 鲁侯 , 鲁侯 归之。’大屈即大曲也。” 南朝 梁 简文帝 《艳歌篇十八韵》:“左把苏合弹,旁持大屈弓。”一说大屈为宝金,可以为剑。见史记·鲁周公世家“赐 昭公 寳器”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说。
《漢語大詞典》:校录
订正著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叶法善》:“子本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録不勤,謫於人世。” 清 方苞 《文王十三生伯邑考辨》:“自 东汉 相传以至於今,皆 歆 所校録也。”
《漢語大詞典》:接要
犹会要,辑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异同杂语》:“博览羣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隋书·经籍志三著录有 三国 魏 曹操 《兵法接要》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有 孙武 《兵法接要》七卷。
分類:著录
《漢語大詞典》:启颜
开颜。谓发笑。 宋 岳珂 桯史·选人戏语:“坐客皆愧而笑。闻者至今启颜。” 鲁迅 《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冯犹龙 名 梦龙 ……有《七乐斋稿》;然而 朱彝尊 以为‘善为启颜之辞,时入打油之调,不得为诗家。’”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不如作詼谐观,反有启颜之效也。”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侯白 《启颜录》十卷,是 隋 唐 时已有“启颜”一词。
《漢語大詞典》:书录(書録)
(1).图书目录。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唐 毋煚 《古今书录》四十卷。 宋 陈振孙 撰直斋书录解题
(2).书法家名录。 宋 董史 撰《皇宋书录》三卷,记 宋 代书法家一百六十一人的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