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琴音
琴的乐声。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声遗制:“余谓古声之存於器者,唯琴音中时有一二。” 端木蕻良 《曹雪芹》六:“她硬要自己把心都灌注到琴音里面,因此,思绪也就转到琴曲上面来了。”
分類:琴音乐声
《分类字锦》:静奏琴音(静奏琴音)
宋高宗盘松赞怒腾云势静奏琴音
分类:
《國語辭典》:琴韵(琴韻)  拼音:qín yùn
琴声、琴音。唐。许浑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诗:「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三国演义》第三五回:「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
分類:琴音韵味
《國語辭典》:知音  拼音:zhī yīn
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子期死后,伯牙便绝弦不弹,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见《列子。汤问》。后比喻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文选。古诗一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三国魏。曹丕 与吴质书:「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漢語大詞典》:琴调(琴調)
调谐琴音。 唐 皮日休 《襄阳闲居与友生夜会》诗:“旧丝再上琴调晚,坏叶重烧酒暖迟。”
琴的音调。 唐 黄滔 《赠宿松杨明府》诗:“月狖声和琴调咽,烟村景接柳条春。” 宋 王禹偁 《黄冈竹楼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絶。”
《漢語大詞典》:应弦(應弦,應絃)
(1).见“ 应弦而倒 ”。
(2).应合琴音。 晋 陆机 《文赋》:“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絃而遣声。”《文明小史》第五六回:“各营队官、队长,按礼参了堂,外面军乐部奏起军乐,掌着喇叭,打着鼓,应絃合节。”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虽不能为形质之维新,岂不能为精神之维新。但使有精神之维新,而形质之维新,自应弦赴节而至矣。”
分類:应合琴音
《漢語大詞典》:应弦而倒(應弦而倒)
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 彰 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晋书·杨济传:“猛兽突出,帝命 王济 射之,应弦而倒。”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异兽如飞星宿落,应弦不碍苍山高。”
《漢語大詞典》:琴德
谓琴音所表现的雅正之德。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愔愔琴德,不可测也。”宋史·乐志十七:“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白虎通》曰:‘琴者,禁止於邪,以正人心也。’宜众乐皆为琴之臣妾。” 清 钱谦益 《客途有怀吴中故人文状元文起》诗:“堦前警鹤諳琴德,竹里迁鶯和友声。”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曼云先兄家传:“自以生性卞急,欲托琴德,以自养其天。”
分類:琴音雅正
《漢語大詞典》:弦心
犹琴心。琴音中所表达出的心意。 唐 司空图 《成均讽》:“芳情尽寄于絃心,巧变逾新于 濮 上。”
《漢語大詞典》:弦轸(絃軫)
弦乐器上的轴。转动弦线,用以调声。借指琴音。太平广记卷一四九引 唐 锺辂 前定录·杜思温:“向来闻君抚琴,絃軫清越,故来听耳。” 苏曼殊 《绛纱记》:“ 梦珠 灯下弹琴,絃軫清放。”
《漢語大詞典》:摧弦(摧絃)
相传古代 锺子期 听 俞伯牙 弹琴,能从琴音里得知 伯牙 心中想的是高山或是流水。 子期 死后, 伯牙 绝去琴弦,不再弹琴。事见吕氏春秋·本味列子·汤问。因以“摧絃”为悼念知音的典故。 清 王士禛 《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诗:“痛絶人琴今已矣, 牙生 从此竟摧絃。”
《漢語大詞典》:札蠹徽销(札蠹徽銷)
文稿蠹蚀,琴音沉寂。谓物在人亡。
《漢語大詞典》:秦姬曲
相传 荆轲 刺 秦王 时,王急,不知所措。姬人以琴音示 秦王 逃脱之方,后世称为《秦姬曲》《琅琊代醉编·秦姬曲》:“《燕丹传》:王谓 軻 曰:‘今日之事,从子计耳,乞听瑟而死。’召姬人鼓琴,琴声曰:‘罗縠卑衣,可裂而絶;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而负而拔。’王於是奋袖超屏风走,然则 秦王 之免,姬人力也。乃赐 夏无且 金,而不及姬人,何耶?”
《漢語大詞典》:劫掎
形容琴音飞扬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