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割开
用利刀片切开。例如:割开他的背心查看一下他是否受了伤。
《國語辭典》:切断(切斷)  拼音:qiē duàn
1.把东西切开。如:「这部机器可以把不锈钢板切断或打孔。」
2.截断。如:「切断电源」、「成功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是此次战役的致胜关键。」
《漢語大詞典》:割分
(1).谓与人分享。语出《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 清 曹寅 《观陆史临倪高士画戏见阳》诗:“清泉白石聊供具,老枿幽篁幸割兮。”
(2).分割;割开。 章炳麟 《定复仇之是非》:“所谓汉族并非与苗民截然区划,又谁得割分者。”
《國語辭典》:断肠(斷腸)  拼音:duàn cháng
1.切断肠子。《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2.比喻悲伤到了极点。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之二:「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鳞鸿何处?回不得一纸断肠书。」
《漢語大詞典》:断肠猿(斷腸猿)
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桓公 入 蜀 ,至 三峡 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絶,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令黜其人。”后世用作因思念爱子而极度悲伤之典。 唐 李白 《赠武十七谔》诗:“爱子隔东 鲁 ,空悲断肠猿。” 宋 黄庭坚 《上冢》诗:“ 康州 断肠猿,风枝割永痛。”
《國語辭典》:割裂  拼音:gē liè
割开分裂。《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上。杜笃传》:「勇惟鹰扬,军如流星,深之匈奴,割裂王庭。」
《國語辭典》:分割  拼音:fēn gē
将整体予以分开。如:「连体婴分割手术」。
《國語辭典》:割剥(割剝)  拼音:gē bō
1.1.残害剥削。《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割剥百姓,以奉寇雠。」《旧唐书。卷一○五。列传。王鉷》:「恣行割剥,以媚于时,人用嗟怨。」
2.割开、剥取。唐。杜甫 枯棕诗:「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國語辭典》:切割  拼音:qiē gē
将物体分割开。如:「切割肉块」、「切割纸板」。
《漢語大詞典》:割漆
把漆树干的表皮割开,使漆树的树脂流出来。
《漢語大詞典》:刻漆
谓割开漆树皮,使漆液流出。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剥桂刻漆,非木之愿;拔鶡裂翠,非鸟所欲。”
《国语辞典》:切腹自杀(切腹自杀)  拼音:qiē fù zì shā
用刀割开自己的腹部而死。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有些日本军人得知战败后,纷纷以日本传统方式切腹自杀。」
《国语辞典》:刈包  拼音:yì bāo
一种台湾小吃。将半圆形的包子割开,夹进猪肉、酸菜、花生粉等馅料而成的面食。习俗上是在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时吃。也称为「割包」、「虎咬猪」。
《国语辞典》:虎咬猪(虎咬猪)  拼音:hǔ yǎo zhū
一种将半圆形包子割开,夹进猪肉、酸菜、花生粉等做成的面食。习俗上在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时食用。也称为「割包」、「刈包」。
《國語辭典》:割胶(割膠)  拼音:gē jiāo
割破橡胶树的外皮和韧皮部分,使乳胶流出来。
《漢語大詞典》:电割(電割)
用电弧产生的高温使被切割处的金属熔化以割开金属的一种方法。 胡万春 《生长在黄浦江边的人》:“在船台上,可以看见潜水员在进行电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