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8,分2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凄迷
伤悲
悽恻
哀思
凄怆
怆怀
悲怆
惨伤
悲恸
悢悢
伤摧
恻伤
怆悢
酸伤
哀忧
《國語辭典》:凄迷(淒迷)  拼音:qī mí
1.景物凄凉迷濛。宋。陆游 即事诗八首之三:「烟雨凄迷晚不收,疏帘曲几寄悠悠。」
2.悲悽迷惘。清。陈曾寿〈南歌子。鸡唱催将息〉词:「半床书蠹共销沉,字里凄迷时遇少年心。」
《國語辭典》:伤悲(傷悲)  拼音:shāng bēi
伤心悲哀。《诗经。小雅。采薇》:「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汉。无名氏〈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分類:伤悲悲伤
《国语辞典》:悽恻(悽恻)  拼音:qī cè
悲伤。《文选。江淹。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感悽恻。」《红楼梦》第一七回:「宝玉痛哭不已,李贵等好容易劝解半日方住,归时犹是悽恻哀痛。」
分类:悲伤
《國語辭典》:哀思  拼音:āi sī
1.哀愁、悲伤。《史记。卷一○三。万石君传》:「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2.哀伤的情思。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志不出于淫荡,辞不离于哀思。」
《高级汉语词典》:凄怆
寒冷
分类:凄怆
《漢語大詞典》:怆怀(愴懷)
悲伤。 唐 李益 《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诗:“愴怀非外至,沉鬱自中肠。” 明 徐渭 《涉江赋》:“予斯之忧,他奚愴怀?” 黄遵楷 《〈人境庐诗草〉跋》:“先兄之不忍为诗人,而又不得不有求于自立之道,其愴怀身世为何如耶。”
分類:悲伤
《國語辭典》:悲怆(悲愴)  拼音:bēi chuàng
悲伤悽怆。唐。白居易〈有感〉诗:「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
分類:悲怆悲伤
《漢語大詞典》:惨伤(慘傷)
悲伤;惨痛忧伤。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昔随 刘氏 定 长安 ,帷幄未改神惨伤。”《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姐妹分别之时,你我不忍分捨,好不惨伤!” 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儿女之事粗能了了,但分离至此,令人终觉惨伤耳。” 鲁迅 《彷徨·孤独者》:“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國語辭典》:悲恸(悲慟)  拼音:bēi tòng
悲伤哀恸。《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列传。东海恭王彊》:「天子览书悲恸,从太后出幸津门亭发哀。」《红楼梦》第六七回:「尤三姐自尽之后,尤老娘和二姐儿、贾珍、贾琏等俱不胜悲恸。」
《國語辭典》:悢悢  拼音:liàng liàng
1.惆怅。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三国魏。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悽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
2.眷念。《后汉书。卷六六。陈王列传。陈蕃》:「天之于汉,悢悢不已。」唐。颜真卿 奉使蔡州书:「真卿奉命来此,事期未竟。止缘忠勤,无有旋意。然中心悢悢,始终不改。」
《漢語大詞典》:伤摧(傷摧)
(1).悲伤。 晋 潘岳 《寡妇赋》:“顾影兮伤摧,听响兮增哀。”
(2).伤亡。 清 张维屏 《三将军歌》:“ 英 夷犯 上海 ,公守西炮台,以炮击夷兵,夷兵多伤摧。”
分類:悲伤伤亡
《漢語大詞典》:恻伤(惻傷)
悲伤。 明 刘基 《述志赋》:“气勃欝以凭中兮,心惻伤以憯懍。”
分類:悲伤
《國語辭典》:怆悢(愴悢)  拼音:chuàng liàng
悲伤。汉。班彪〈北征赋〉:「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南朝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
分類:悲伤
《漢語大詞典》:酸伤(酸傷)
悲伤。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哀哀劬劳,亦又何报?摧圮殞裂,酸伤五情。”
分類:悲伤
《漢語大詞典》:哀忧(哀憂)
(1).指居丧中的悲伤。《韩诗外传》卷四:“愁悴哀忧,衰絰之色也。”
(2).指居丧之礼仪。 唐 元稹 《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尔亦祗奉顾命,咨授旧章,辅釐哀忧,俾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