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哀思
(1).悲伤;悲愁。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 孔颖达 疏:“乐音悲哀而愁思,言亡国之时民必哀思,故乐音亦哀思。”史记·万石张叔列传:“长子郎中令 建 ,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隋书·道悼王纶传:“ 温 好学,解属文,既而作《零陵赋》以自寄,其辞哀思。”
(2).悲哀的情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志不出於淫荡,辞不离於哀思。” 清 顾炎武 《过李子德》诗之三:“侠气凌三辅,哀思叫九閽。”
(3).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阿英 《哀悼李克农同志》:“回溯往事,我怎能不热泪盈眶,哀思无限!”
《漢語大詞典》:愁悲
悲愁。汉书·谷永传:“百姓困贫无以共求,愁悲怨恨。”
分類:悲愁愁悲
《漢語大詞典》:秋容
(1).犹秋色。 唐 李贺 《追和何谢铜雀妓》:“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 宋 陆游 《秋阴》诗:“陂泽秋容淡,郊原晓气清。” 明孙仁孺《东郭记·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看秋容一片荒郊写,尽处霜红叶,愁来不可遮。”参见“ 秋色 ”。
(2).悲愁的面容。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 竹子 ﹞秋容憔悴,殆不可支。”
《漢語大詞典》:秋色
(1).秋日的景色、气象。 北周 庾信 《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悽愴,松声断絶,百年几何,归于此别。”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支凝夜紫。”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三:“秋色从西来,风物自凄紧。” 峻青 《秋色赋》:“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2).与秋时相应的颜色。指白色。太平御览卷二四引礼记·月令“立秋之日……天子居总章左个,乘白骆”注:“乘白骆,从秋色也。”
《漢語大詞典》:消魂
销魂。灵魂离散。形容极度的悲愁、欢乐、恐惧等。 唐 綦毋潜 《送宋秀才》诗:“秋风一送别,江上黯消魂。” 宋 陆游 《夜与子遹说蜀道因作长句示之》:“忆自 梁州 入 剑门 ,关山无处不消魂。”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灭丑》:“神兵到处,闻者即消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枕上餘香,帕上餘香,消魂滋味,才从梦里尝。” 清 龚自珍 《湘月》词:“怨去吹簫,狂来説剑,两样消魂味。” 蒋光慈 《短裤党》二:“唉!好消魂的鸦片烟!”。
《漢語大詞典》:秋心
秋日的心绪。多指因秋来而引起的悲愁心情。 唐 鲍溶 《怨诗》:“秋心还遗爱,春貌无归妍。” 宋 张耒 《夏日五言》之十一:“庭除延夜色,砧杵发秋心。”
《漢語大詞典》:别愁
离别的悲愁。 唐 崔颢 《赠卢八象》诗:“不作书相问,谁能慰别愁?” 唐 杜牧 《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诗:“ 楚 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宋 严仁 《鹧鸪天》词:“行尽春山春事空,别愁离恨满 江 东。”
分類:离别悲愁
《漢語大詞典》:波罗(波羅)
(1).即虎。古代 南诏 语。 唐 赵叔达 《星回节避风台骠信命赋》诗:“法驾避星回,波罗毘勇猜。”原注:“波罗,虎也;毘勇,野马也。”
(2).悲愁貌。 元 李爱山 《集贤宾·春日伤别》套曲:“嘴古都釵头玉燕,面波罗镜里青鸞,画不尽春山宛转。”一本作“魔罗”。
(3).梵语“波罗蜜”之省。 明 李贽 《得上院信》诗:“世事由来不可论,波罗忍辱是玄门。”参见“ 波罗蜜 ”。
(4).即凤梨。亦写作“波萝”。 清 赵翼 《题岭南物产图六十二韵》:“蜜有波罗甜,绵岂班枝燠。”参见“ 凤梨 ”。
《漢語大詞典》:波罗蜜(波羅蜜)
(1).亦作“ 波罗密 ”。梵语音译。意为到彼岸,即由此岸(生死岸)度人到彼岸(涅槃、寂灭)。大智度论卷十二:“此六波罗蜜,能令人渡慳贪等烦恼染著大海,到於彼岸,以是故名波罗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 ﹞初视《维摩詰》,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 刘孝标 注:“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也。” 唐 牟融 《题山房壁》诗:“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诛心》:“我只得忍辱波罗蜜,这的是念彼 观音 力。”
(2).即木波罗。通称波罗蜜树。常绿乔木。果椭圆形,味甜,可食。原产 印度 和 马来西亚 ,我国 华南 各地有栽培。参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果
《漢語大詞典》:凤梨(鳳梨)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剑状,密生,螺旋状排列。花序顶生,由叶丛中抽出,椭圆形,状似松球。花紫红色。果实密集在一起,外部呈鳞片状,果肉味甜酸,有很浓的香味。产于热带,我国 广东 、 台湾 等地都有出产。
(2).这种植物的果实。也称菠萝、菠萝蜜。
《漢語大詞典》:悲愁
悲伤忧愁。《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悲愁。”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河东记·独孤遐叔》:“其妻寃抑悲愁,若无所控诉而强置於坐也。” 明 刘基 《王昭君》诗:“ 昭君 辞 汉 入 胡 中, 胡 女悲愁 汉 嬪喜。”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二章:“有让人落泪而不自知的悲愁和伤痛,也有使人恨得发疯和厌恶得发吐的情节。”
《漢語大詞典》:愁胡
谓胡人深目,状似悲愁。多用以形容鹰眼。语本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胡人遥集於上楹……状若悲愁於危处。” 晋 孙楚 《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胡。” 唐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诗:“二鹰猛脑絛徐坠,目如愁胡视天地。” 明 李梦阳 《林良画两角鹰》诗:“载角森森爪拳铁,迥如愁胡眦欲裂。”
《漢語大詞典》:愁辛
悲愁辛酸。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嵇康〈言志〉》:“《咸池》饗爰居,鐘鼓或愁辛。” 唐 高适 《秋日作》诗:“端居值秋节,此日更愁辛。” 明 刘基 《游仙》诗之九:“已矣復何道,去去生愁辛。”
分類:悲愁辛酸
《漢語大詞典》:愁约(愁約)
谓穷困而悲愁。《楚辞·九辩》:“邅翼翼而无终兮,忳惽惽而愁约。” 洪兴祖 补注:“愁约,谓穷约而悲愁也。”
分類:穷困悲愁
《漢語大詞典》:愁沮
悲愁沮丧。 唐 刘禹锡 《彭阳唱和集引》:“而胸中之气,伊鬱蜿蜒,泄为章句,以遣愁沮,悽然如焦桐孤竹。”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 术 始自以为有 淮 南之众,料 策 必与己合,及其得书,愁沮发疾。”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 敏树 尝数至京师矣,既齟齬有司,不得一当,欲勉强一刺干謁当时声誉之人,则愁沮万状,甘自晦匿而已。”
分類:悲愁沮丧
《漢語大詞典》:笳愁
胡笳吹奏,音声悲愁。多用以形容怀念或悲切的心情。 唐 崔涂 《湖外送友人游边》诗:“雨暗江花老,笳愁陇月曛。”
《漢語大詞典》:颓叹(頽歎)
悲愁叹息。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抚四子以深念,循肤体而頽叹。” 晋 陆云 《逸民赋》:“眄清霄以寄傲兮,泝凌风而頽叹。”
《漢語大詞典》:亡国之音(亡國之音)
(1).指国家将亡时的充满悲愁哀思的乐音。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史记·乐书引此文, 张守节 正义云:“亡国,谓将欲灭亡之国,乐音悲哀而愁思。”北史·隋纪上:“又设亡 陈 女乐,谓公卿等曰:‘此声似啼,朕闻之甚不喜,故与公等一听亡国之音,俱为永鉴焉。’”
(2).指淫靡的音乐。礼记·乐记:“ 桑间 、 濮上 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 桑间 、 濮上 ,亡国之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