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讲教(講教)
犹讲授。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六章第二节:“考选两省优秀生,每省百名住院肄业,延聘宿儒 朱一新 为主讲,设分校四个,分经学、史学、理学、文学四门讲教。”
分類:讲教讲授
《漢語大詞典》:讲传(講傳)
讲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服虔 既善春秋,将为注,欲参考同异。闻 崔烈 集门生讲传,遂匿姓名,为 烈 门人赁作食。每当至讲时,輒窃听户壁间。”
分類:讲授
《國語辭典》:上书(上書)  拼音:shàng shū
1.用文字向上级陈述意见。《战国策。齐策一》:「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
2.旧时师长向学生讲授新课。《红楼梦》第九回:「可巧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
《國語辭典》:经师(經師)  拼音:jīng shī
1.职官名。旧时讲授经义的官吏。《汉书。卷一二。平帝纪》:「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
2.泛指传授学识的教师。晋。袁宏《后汉纪》卷二三:「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故欲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耳。」
3.佛教中讲诵经文的人。
4.古代抄写经卷的人。
5.裱褙书画的人。
《漢語大詞典》:授经(授經)
讲授经书。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之十二:“由 汉氏 已来,师道日微,然犹时有授经传业者。”新唐书·选举志上:“及 太宗 即位,益崇儒术……虽七营飞骑,亦置生,遣博士为授经。” 清 陈维嵩 《寿楼春·为白琅季节母吴孺人赋》词:“筑柘馆,连芸窗,更授经帐底,画荻帘旁。”
《國語辭典》:直讲(直講)  拼音:zhí jiǎng
1.直接陈述或说明。如:「这件事情不妨直讲,省得大家胡乱猜测。」
2.职官名。辅佐博士讲授经术。《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
《國語辭典》:赞善(贊善)  拼音:zàn shàn
职官名。始置于唐,设左右赞善大夫,为东宫的属官,掌侍从翊赞事。元、明、清因之。
《漢語大詞典》:讲诵(講誦)
讲授诵读。史记·儒林列传:“ 董仲舒 , 广川 人也。以治春秋, 孝景 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正法华经·安行品:“其人常屏,贡高自大,数数讲诵,佛之典誥,未曾以此,持作懈倦。” 明 黄佐 广州人物传·知府翟公溥福:“年六十六,即投老归,闭门却扫,惟观书教子孙讲诵而已。”
分類:讲授诵读
《國語辭典》:听讲(聽講)  拼音:tīng jiǎng
聆听授课或讲演。《西游记》第二四回:「当日带领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留下两个绝小的看家。」
《漢語大詞典》:俗说(俗説)
(1).民间流传的说法。汉书·刑法志:“ 孙卿 之言既然,又因俗説而论之曰: 禹 承 尧 舜 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 汤 武 顺而行之者,以俗薄於 唐 虞 故也。” 宋 苏轼 《和黄秀才鉴空阁》诗:“妄云桂兔蟆,俗説皆可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天医:“俗説雷部击人,必有天医随之,或误击则旋活之。”
(2).俗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至於 陈琳 諫辞,称掩目捕雀; 潘岳 哀辞,称掌珠伉儷,并引俗説而为文辞者也。”
(3).用通俗易为人所接受的方法、形式讲授佛法之称。与“真说”相对。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三论宗》:“佛有二种说法,一为俗说,一为真说。如说有情、天、梵等名相,都属俗说。”
《漢語大詞典》:客授
在外地讲授。后汉书·桓荣传:“ 莽 败,天下乱。 荣 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常飢困而讲论不輟,后復客授 江 淮 閒。”后汉书·鲍昱传:“ 昱 字 文泉 。少传父学,客授於 东平 。”后汉书·郑兴传:“ 兴 去 莲勺 ,后遂不復仕,客授 閿乡 ,三公连辟不肯应。”
分類:外地讲授
《國語辭典》:上课(上課)  拼音:shàng kè
老师教课或学生听课。《文明小史》第四一回:「早奉了太守之命,派他暂充西文教习,遵照学章,逐日上课。」
《國語辭典》:主讲(主講)  拼音:zhǔ jiǎng
担任讲演或主要讲授的人。如:「这次的文化讲座由他担任主讲。」
《漢語大詞典》:纪善(紀善)
明 代亲王属官名,掌讲授之职。 明 方孝孺 《题会稽张处士墓铭后》:“少子 遯 亦以通儒术荐为纪善。”
《國語辭典》:讲课(講課)  拼音:jiǎng kè
授课,讲习功课。如:「他讲课资料丰富,内容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