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入神  拼音:rù shén
1.因对某事物兴趣浓厚,而精神集中,心无旁骛。《文选。江淹。杂体诗。嵇中散》:「处顺故无累,养德乃入神。」《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爷侧著耳朵,一字字跟著听明白两句唱道:『是盖世英雄,始信短如春梦。』正听得有些入神儿。」
2.形容技艺非常高超精妙。《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國語辭典》:散漫  拼音:sàn màn
分布纷乱。《文选。谢惠连。雪赋》:「其为状也,散漫交错。」
《國語辭典》:散漫  拼音:sǎn màn
随便、不受拘束。唐。李白 怀仙歌:「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
《國語辭典》:屏息  拼音:bǐng xí
抑止呼吸,止住声息。唐。陈鸿〈长恨传〉:「方士屏息敛足,拱手门下。」《新五代史。卷三六。义儿传。李存进传》:「魏人屏息畏之。」
《國語辭典》:著意  拼音:zhuó yì
1.用心。宋。苏轼〈中秋月〉诗:「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著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
2.刻意。如:「著意妆扮」。《红楼梦》第三六回:「因闻得梨香院的十二个女孩子中有小旦龄官最是唱的好,因著意出角门来找时,只见宝官、玉官都在院内。」
《漢語大詞典》:刮目
(1).拭目。谓改变旧看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 子云 ( 萧子云 )嘆曰:‘此人(指 丁覘 )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於是闻者稍復刮目。”
(2).指集中注意力。新唐书·张廷珪传:“今受命伊始,华夷百姓清耳以听,刮目以视,冀有闻见,何遽孤其望哉?” 宋 苏舜钦 《送李冀州》诗:“众人刮目看能事,著鞭无为儒生羞。”
(3).谓另眼看待。《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只为 端卿 生得方面大耳,秀目龙眉,身躯伟岸,与其他侍者不同,所以天颜刮目。”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漢語大詞典》:用志
犹用心。集中注意力。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谓乎?”
《國語辭典》:致志  拼音:zhì zhì
1.振奋志气。《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2.专一志向。《孟子。告子上》:「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國語辭典》:定神  拼音:dìng shén
1.凝神、专注。汉。班固〈竹扇赋〉:「来风辟暑致清凉,安体定神达消息。」《老残游记》第一二回:「及至定神看去,方才看出那是云那是山来。」
2.遭受惊吓后,稳定心神。《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德夫人等惊魂未定,并未听见,直至到了元宝店门口停了轿,逸云来掺德夫人,替他把绢子除下,德夫人方立起身来,定了定神。」
《漢語大詞典》:游志(遊志)
(1).指放心物外的意向。《楚辞·九辩》:“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2).畅达心神。 晋 成公绥 《啸赋》:“将登 箕山 以抗节,浮沧海以游志。”
(3).谓将注意力投向某一方面。《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娱心 黄 老 ,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閫奥。”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二章:“ 中国 文明,起于北方,其气候严寒,地味确瘠,得天较薄,故其人无餘裕以驰心广远,游志幽微。”
驰想高远;遐想。《楚辞·九辩》:“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三国 魏 曹植 《潜志赋》:“潜大道以游志,希往昔之遐烈。”
《漢語大詞典》:走神
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 汪曾祺 《羊舍一夕》:“这是一种很难的编法,四股皮条,这么绕来绕去的,一走神,就错了花。” 蒋子龙 《弧光》八:“稍一走神儿手就跟不上机器,就要出事故。”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七章:“‘我没有累。’ 大海 连忙解释说,‘我就是--有点走神儿。’”
《國語辭典》:分神  拼音:fēn shén
1.费心。如:「劳您分神照顾。」
2.分心,用一部分精神兼顾别的事。
《漢語大詞典》:存注
意念,注意力。 前蜀 杜光庭 《王宗瑑等下会醮六甲箓词》:“三元四始之辰,香灯或闕;五腊六阳之会,存注莫专。”
《國語辭典》:吸引  拼音:xī yǐn
诱引。如:「为了吸引顾客而广告不实,要受罚。」
《國語辭典》:竦意  拼音:sǒng yì
振作精神。《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览焉。』」
《漢語大詞典》:野眼
方言。谓注意力分散,眼看别处。《何典》第一回:“近日也出了一件怪物,叫做甚么蛐蟺哥,有时伸长倘(躺)脚,辊在路头路脑,倘然路上行人看了野眼,不小心踏着了他,便两头一齐蹺起,吹出一口斜气来。” 茅盾 《第一个半天的工作》:“‘十一点十分!’-- 黄女士 心里一跳,不敢再打野眼,低头再办她手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