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霞想
遐想。霞,通“ 遐 ”。 唐 李白 《秋夕书怀》诗:“海怀结沧洲,霞想游 赤城 。” 清 朱彝尊 《迈陂塘·题王咸中石坞山房图》词:“解兰焚芰非吾事,只是海怀霞想春水涨。” 清 吴蔚光 《摸鱼子·题董眉峰孤篷听雨图》词:“问人间海怀霞想,芳盟谁狎鸥鷺。”
分類:遐想
《漢語大詞典》:远想(遠想)
遐想;遥想。 三国 魏 嵇康 《言志》诗:“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 鲁迅 《呐喊·白光》:“他突然仰面向天,月亮已向 西高峰 这方面隐去,远想离城三十五里的 西高峰 正在眼前。”
分類:遐想遥想
《漢語大詞典》:长想(長想)
遐想;追思。 汉 傅毅 《舞赋》:“於是躡节鼓陈,舒意自广。游心无垠,远思长想。” 晋 潘岳 《西征赋》:“眄山川以怀古,悵揽轡於中涂……经 澠池 而长想,停余车而不进。”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启》:“收纸长想,歆然感生。”
分類:遐想追思
《漢語大詞典》:浩思
犹遐想;畅想。 唐 韦应物 《西郊燕集》诗:“盛时易徂谢,浩思生飘颺。” 明 陈子龙 《嘉靖五子诗·王元美》:“博览亦汗漫,浩思何从衡。”
分類:遐想
《漢語大詞典》:驰思(馳思)
驰念;遐想。 汉 傅毅 《舞赋》:“修仪操以显志兮,独驰思乎杳冥。” 唐 顾况 《乌夜啼》诗之二:“寒城月晓驰思深,江上青草为谁緑?” 明 张居正 《贺云溪翁汪老先生八十寿序》:“夫驰思于千里,不若跬步之必至。”《人民文学》1977年第8期:“在这宁静的时刻,我的胸襟非常开阔,我的驰思非常遥远。”
分類:驰念遐想
《漢語大詞典》:游志(遊志)
(1).指放心物外的意向。《楚辞·九辩》:“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2).畅达心神。 晋 成公绥 《啸赋》:“将登 箕山 以抗节,浮沧海以游志。”
(3).谓将注意力投向某一方面。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娱心 黄 老 ,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閫奥。”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二章:“ 中国 文明,起于北方,其气候严寒,地味确瘠,得天较薄,故其人无餘裕以驰心广远,游志幽微。”
驰想高远;遐想。《楚辞·九辩》:“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三国 魏 曹植 《潜志赋》:“潜大道以游志,希往昔之遐烈。”
《漢語大詞典》:驰想(馳想)
驰念;遐想。 唐 唐彦谦 《索虾》诗:“别来岁云久,驰想空悠悠。” 宋 文天祥 《与丰罗宰子远书》:“新年喜雨,灯前报命,驰想一方,临纸悁悁。” 明 韩洽 《题李龙眠诸夷职贡图》诗:“ 元丰 天子承平日,君臣竞讲强兵术。不知中国正雕残,驰想海邦兼日出。”
分類:驰念遐想
《漢語大詞典》:冲想(沖想)
犹遐想。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睟仪迺豫,冲想浮云。” 唐 王勃 《七夕赋》:“冲想自閒,神情如逸。”
分類:遐想
《漢語大詞典》:邈思
犹遐想。 清 黄景仁 《雨中入山访曹以南》诗之一:“邈思隘寰宇,素髮积忧患。刺刺皆樊笼,寂寂少顾盼。”
分類:遐想
《漢語大詞典》:咏想(詠想)
遐想。咏,通“ 永 ”。 唐 沈亚之 《梦游仙赋》:“谅人生之皆梦,孰云夕非而昼是。驰咏想之悠悠兮,轴吾情於万里。”
分類:遐想
《漢語大詞典》:长怀(長懷)
(1).遐想,悠思。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情慨慨而长怀兮,信上皇而质正。” 三国 魏 嵇康 《秀才答》诗之四:“感寤长怀,能不永思。”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齎志没地,长怀无已。”
(2).犹永归。谓一去不返。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驰波跳沫,汩濦漂疾,悠远长怀,寂漻无声,肆乎永归。”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怀’亦‘归’,变文耳。”
分類:遐想一去
《漢語大詞典》:遐想
(1).悠远地想象或思索。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盘桓,俟时而动,遐想 管 乐 ,远明风流。” 唐 元稹 《元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眇相望。” 沙汀 《困兽记》二八:“正如一个凄凉美丽的梦境一样,好是好的,既然是梦醒了,你就只能闭目遐想而已。”
(2).超越现实境界的想法。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姐:“会值秋夜,银河高耿,徘徊花阴,颇存遐想。” 许杰 《看木头戏记》:“脑子里的遐想,有时也就想得古怪。”
《漢語大詞典》:驰神(馳神)
(1).驰思,遐想。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余所以驰神运思,昼咏宵兴,俛仰之间,若已再升者也。”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九辩》本古辞, 玉 取其名,创为新制,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絶。”
(2).神往,向往。 宋 苏轼 《与南华明老》之二:“南望山门,驰神杳靄。” 明 李贽 《焚书·答周友山》:“独余不知何説,专以良友为生,故有之则乐,舍之则忧,甚者驰神於数千里之外。” 明 徐渭 《书石梁雁宕图后》:“ 台 宕 之间,自有知以来,便驰神於彼,苦不得往,得见於图谱中。”
《漢語大詞典》:游心骇耳(游心駭耳)
发人遐想,动人听闻。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可以览观扬意,以示后世好事者读之,以游心骇耳,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 清 袁枚 《〈新齐谐〉序》:“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採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