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用意
(1).犹立意。 汉 陆贾 新语·道基:“伎巧横出,用意各殊。”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学文须熟看 韩 、 柳 、 欧 、 苏 ,先见文字体式,然后更考古人用意下句处。” 清 姚鼐 《张仲絜时文序》:“吾文用意与俗殊,以不敢背吾师之教,子为我定之。”
(2).谓用心研究或处理问题。东观汉记·马防传:“ 防 言:‘ 宣帝 时五将出征,其奏言 匈奴 候骑得 汉 马矢,见其中有粟,即知 汉 兵出,以故引去。以是言之,马当与穀。’上善其用意微至,敕下调马穀。”北齐书·李绘传:“孤在 晋 ,知 山 东守唯卿一人用意。及入境观风,信如所闻。”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 戣 ﹞今年纔七十,筋力耳目,未觉衰老,忧国忘家,用意深远。”
(3).意向;意图。 汉 王充 论衡·顺鼓:“夫《春秋经》但言鼓,岂言攻哉?説者见有鼓文,则言攻矣。夫鼓未必为攻,説者用意异也。” 唐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诗:“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嶇。”《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 中国 所以铸造龙元,原是想出法子抵制外国洋钱的意思,就同老师单吃本土,不吃洋烟,同一用意。” 邹韬奋 《个人的美德》:“我问他什么用意,他说改造社会,要以身作则。”
(4).着意;留意。 唐 李中 《赠胊山孙明府》诗:“买将病鹤劳心养,移得閒花用意栽。”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到晚来能仔细,大门关了小门闭;刷浄锅儿掩厨柜,前后收拾自用意。”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却説那公子虽然走了几程路,一路的梳洗吃喝拉撒睡,都是嬷嬷爹经心用意服侍。”
《漢語大詞典》:指归(指歸)
主旨;意向。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与 权 谈説諫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捨而及他。” 宋 王禹偁 《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备尝探讨,粗见指归。”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皇朝制作,稍以己意列其指归,析类分门,总为一集。”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今则举一切诗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悉入之。”
《漢語大詞典》:志趣
意向;志向和情趣。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饗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溼,加以密意,诱諭使言,察其志趣。”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十一年:“ 恪 分遣轻军先至 河 上,具舟楫以观 龕 志趣。” 陆游 《七月二日夜赋》诗:“鄙人志趣在渔樵,四十年来负圣朝。”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俱係 天台县 人氏,幼攻诗书,长同志趣。” 柔石 《二月》一:“可是毕业以后,因为志趣不同,就各人走上各人自己底路上了。”
《漢語大詞典》:归趣(歸趣)
指归;意向。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其经无义例,因行事而言,则传直言其归趣而已。”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词》:“﹝ 君俞 ﹞事读书,慕知圣人微言大法之归趣。”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七》:“所以做法纵使万殊,归趣却是一致。”
分類:意向
《漢語大詞典》:游志(遊志)
(1).指放心物外的意向。《楚辞·九辩》:“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2).畅达心神。 晋 成公绥 《啸赋》:“将登 箕山 以抗节,浮沧海以游志。”
(3).谓将注意力投向某一方面。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娱心 黄 老 ,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閫奥。”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二章:“ 中国 文明,起于北方,其气候严寒,地味确瘠,得天较薄,故其人无餘裕以驰心广远,游志幽微。”
驰想高远;遐想。《楚辞·九辩》:“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三国 魏 曹植 《潜志赋》:“潜大道以游志,希往昔之遐烈。”
《漢語大詞典》:崎岖(崎嶇)
(1).形容地势或道路高低不平。 汉 张衡 《南都赋》:“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嶇。” 唐 元结 《宿无为观》诗:“ 九疑 山深几千里,峯谷崎嶇人不到。”《水浒传》第六八回:“员外初到山寨,未经战阵,山岭崎嶇,乘马不便,不可为前部先锋。” 峻青 《乡音》:“这二把手小车,在这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走着,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尖叫声。”
(2).困厄,历经险阻。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 外迫蛮貉,内措 齐 晋 ,崎嶇彊国之间,最为弱小。” 唐 白居易 《赎鸡》诗:“与尔鏹三百,小惠何足论。莫学衔环雀,崎嶇谩报恩。” 宋 苏轼 《书黄子思诗集后》:“ 唐 末 司空图 ,崎嶇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
(3).跋涉,奔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王褒 地胄清华,才学优敏。后虽入关亦被礼遇,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宋 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崎嶇 巴 汉 间,屡以弱攻强。”清平山堂话本·蓝桥记:“ 蓝桥 便是神仙宅,何必崎嶇上玉京?” 清 陈维嵩 《八声甘州·南耕斋中食鲥鱼作》词:“谢汝崎嶇万里,把浪花舞破,来慰晨飢。”《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仇一姓不仇一族论》:“ 明 之亡也,孤臣义士,崎嶇山海间,奔走国事,而迄无所补。”
(4).犹辗转。南齐书·文学传论:“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崎嶇牵引,直为偶説。”梁书·文学传·任孝恭:“家贫无书,常崎嶇从人假借。”
(5).形容情意缠绵或感情委婉曲折。《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西乌夜飞五》:“感郎崎嶇情,不復自顾虑。臂绳双入结,遂成同心去。” 南朝 梁 沈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我情已鬱紆,何用表崎嶇?” 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骚》文衒贞亮,体物情崎嶇。”
(6).形容人意向诡秘。 唐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诗:“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嶇。” 杨伦 笺注:“崎嶇乃倜儻之反,谓人情叵测也。”
《漢語大詞典》:笔下(筆下)
(1).书写时落笔的地方。 唐 韩愈 《醉后》诗:“淋离身上衣,颠倒笔下字。” 柯岩 《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于是我,作为一个作者,也马上看见了我笔下众多的人物,怎样纷纷纭纭地走上了他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
(2).指文章。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我如今大胆出个题目,你做一篇,我看看你笔下可望得进学?”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一:“有一个姓 贺 的,写得一手好颜字,可是笔下不很通顺。”
(3).指写作才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这个人笔下飞快,一面説完了,一面也写完了。” 克非 《春潮急》一:“文化水平不错,嘴头笔下都很来得。”
(4).指写作的措词和意向。参见“ 笔下超生 ”。
《漢語大詞典》:笔下超生(筆下超生)
在书写判决书等文书时,尽可能给予宽容或开脱。《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臺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三侠五义》第十五回:“这些事体俱是犯官一时不明作成,此时后悔也是迟了。惟求大人笔下超生,犯官感恩不尽!”
《漢語大詞典》:物意
(1).众人的心意。魏书·元晖传:“先皇移都,为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詔,权寧物意耳。”
(2).景物的情态。 宋 欧阳修 《奉答圣俞岁日书事》诗:“年光向老速,物意逐时新。”
(3).造物的意向。 宋 梅尧臣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诗:“它夕岂不好,物意为之摧。”
(4).礼物与情意。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物意两重,何以克当。”
《漢語大詞典》:归宿(歸宿)
(1).指归,意向所归。荀子·非十二子:“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 宋 秦观 《韩愈论》:“别白黑阴阳,要其归宿,决其嫌疑,此论事之文,如 苏秦 、 张仪 之所作是也。” 清 龚自珍 《语录》:“凡 老 氏之归宿有五:曰求则得;曰有罪免死;曰生;曰取天下;曰莫与争。”
(2).止宿。《淮南子·本经训》:“民之专室,蓬庐无所归宿。” 宋 秦观 《汝水涨溢说》:“大陂既废,水无所归宿,则自然散漫为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抽肠:“日既暮,踟躇旷野,无所归宿。”
(3).结果,结局;最终着落。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六:“这倒也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一种归宿。”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五章:“这是我最后的归宿--光荣地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一章:“他们对 白英子 这个失去家庭的孤儿,有了这样的归宿,尤其感到欢慰。”
《漢語大詞典》:意趣
(1).意向,旨趣。宋书·胡藩传:“ 桓玄 意趣不常,每怏怏於失职,节下崇待太过,非将来之计也。” 金 张建 《韩信庙》诗:“一檄风驰万垒降,当时意趣已难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尹元孚 ﹞督学 江南 ,好教人读《小学》,宗 程 朱 。余时宰 江寧 ,意趣不合。”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我们就提出问题请教:最近教育上的设施和东方文化的意趣。”
(2).意味,情趣。 宋 欧阳修 《真州东园记》:“若乃升於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於水,而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廉夫题〈风雨归牧图〉:“ 杨廉夫 题曰:‘牧牛值风雨,箬笠几去手,不在风雨前,不在风雨后。’为妄人改‘手’为‘首’,幸墨跡浓淡,隐隐可见,不识古人用字之意趣耳。” 阿英 《〈现代名家随笔丛选〉序记》:“ 夏丏尊 的《文艺随笔》,系从一九二八的《一般》上钞出,虽少而很有意趣。”
《漢語大詞典》:行意
(1).谓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国语·越语下:“王曰:‘……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 范蠡 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 韦昭 注:“制,法也。意,志也。”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赵·石虎:“﹝ 石虎 ﹞拜征虏将军,性酷虐无道,军中勇敢策略与己侔者,輒因事害之…… 勒 ( 石勒 )屡加责诲,而行意自若。” 宋 苏轼 《初别子由》诗:“使子得行意,青衫陋公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考察科道:“ 高新郑 生平,彷彿似 桂安仁 ,其才锋气魄同,忮忍专愎同,其受主上眷知亦同,故皆能乘权行意如此。”
(2).犹行色。指出发前后的神态、情景或气派。魏书·王慧龙传:“ 慧龙 年十四,为沙门 僧彬 所匿。百餘日,将 慧龙 过 江 ,为津人所疑,曰:‘行意怱怱徬徨,得非 王 氏诸子乎?’”
(3).离去的意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谈了半天, 弥轩 似有行意。”
《漢語大詞典》:动意(動意)
(1).改变意向。 宋 曾巩 《宝月大师塔铭》:“及退而处夫贫富死生之际,又有所不累其心,故至於不能自给,而未尝动意。”
(2).起意。 许地山 《凶手·本事》:“两个朋友觉得 孙荣 对他们疏远了,便动意勒索他。”
(3).谓含有动的意趣。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五:“前辈诗云,‘风静花犹落’,静中见动意。‘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意。”
(4).犹费心。 元 无名氏 《娶小乔》第三折:“某等四将,乃元帅治下,何劳如此动意。”
《漢語大詞典》:神欲
心神的意向,精神活动。庄子·养生主“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陆德明 释文引 晋 向秀 曰:“从手放意、无心而得谓之神欲。” 成玄英 疏:“从心所欲,顺理而行。”
《漢語大詞典》:决意(決意)
亦作“决意”。
(1).决计;拿定主意。后汉书·申屠刚传:“将军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乐德义,今苟欲决意徼幸,此何如哉?”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我心决意吞併 赵氏 ,再有苦諫的,定行斩首。”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 準噶尔 自 光显寺 之败,决意请和。” 丁玲 《韦护》第一章:“于是他迟疑了一会,便决意留下了。”
(2).决定的意向;拿定的主张。 唐 唐彦谦 《汉嗣》诗:“ 汉 嗣安危繫数君, 高皇 决意势难分。” 夏衍 《秋瑾传》第三幕第一场:“ 伯荪 的消息传来之后,我早已有了决意了。”
(3).犹绝情。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 高宗 ﹞能决意於 太公 、 吕后 ,而不能决意於 戚夫人 。”
《漢語大詞典》:意向(意嚮)
亦作“ 意嚮 ”。
(1).志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郗司空 家有傖奴,知及文章…… 刘 问何如 方回 。 王 曰:‘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便比 方回 。’” 明 唐顺之 《寄黎知州书》:“僕閒居自咎,惜从前意向之未真,觉一切妄念之为累。”
(2).心之所向,意图。南齐书·庾杲之传:“昔 袁公 作卫军,欲用我为长史,虽不获就,要是意向如此。”《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自此三江五湖,随其意向,无不游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三军之耳目心思视一将之意嚮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