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子弹(子彈)  拼音:zǐ dàn
枪弹、炮弹的总称。由弹壳、火帽、发射药、弹头所组成。分别有机关枪、手枪、步枪、战车炮、高射炮等所用的子弹。
《漢語大詞典》:炮子(砲子)
(1).小的炮弹。
(2).枪弹;枪子儿。
枪弹和小炮弹的俗称。 清 王元榜 《庚癸纪略》:“鎗砲之声如爆竹,砲子呼呼不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史致谔档案》:“城上砲子如雨,兵勇亦有伤亡。”
《漢語大詞典》:铜帽(銅帽)
(1).指枪弹。因弹壳系铜制,故名。 清 李鸿章 《覆鲍春霆书》:“所需铜帽,顷已飭拨大小四十万颗。”
(2).潜水员下水操作时戴的帽子,密封不透水,借助玻璃孔进行观察,通过气环口进行呼吸。 胡万春 《生长在黄浦江边的人》:“气泡‘扑扑扑’地从铜帽的气环口冒出来,像一大串珠子,往上飞去。”
《漢語大詞典》:枪子(槍子)
枪弹。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三:“枪子炮弹劫掠放火都是真家伙,不是耍的。” 巴金 《家》二十:“时时有枪子在屋顶上飞过,‘嗤嗤’地响着,一会儿这里的瓦破了,一会儿那里的瓦又落了。”
分類:枪弹
《國語辭典》:顶膛火(頂膛火)  拼音:dǐng táng huǒ
装在枪膛里的子弹。如:「顶膛火早就上了,只等命令一下,即可发射。」
分類:枪弹
《漢語大詞典》:枪珠(槍珠)
枪弹。 茅盾 《子夜》四:“躲到后面去罢!躺在菜园里!躺在地下!枪珠厉害!”
分類:枪弹
《國語辭典》:一发(一發)  拼音:yī fā
1.更加、越是。《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怎的如老哥会弹一曲琴,也觉得消遣些。近来想是一发弹的好了。」《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众人听了,一发鬨声拍手道妙。」
2.一同。《水浒传》第二回:「我家也有头口骡马。教庄客牵去后槽,一发喂养。」
3.发射一次。《韩非子。显学》:「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
4.一经发作。《宋史。卷三四六。常安民传》:「今怨忿已积,一发,其害必大,可不谓大忧乎?」
5.乾脆、索性。《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想他去此不远,我一发结识他,做个人情。」《红楼梦》第三三回:「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
《漢語大詞典》:散子
(1).撒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胡麻:“漫种者,先以耬耩,然后散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葵:“早种者,必秋耕。十月末,地将冻,散子劳之,人足践踏之乃佳。”
(2). 太平天囯 军队称枪弹为“散子”。 清 无名氏 《虏在目中》:“炮子为‘铅码’,枪子为‘散子’。”
《漢語大詞典》:弹痕(彈痕)
枪弹或炮弹击中物体后留下的痕迹。 郭希仁 《从戎纪略》:“近城门两面垛堞数十丈,无处无弹痕,其密处几不能辨砖形。”
《國語辭典》:弹药(彈藥)  拼音:dàn yào
枪弹、炮弹、炸弹、火药等具有杀伤力,或其他特殊作用的爆炸物的统称。如:「社区里的这家爆竹工厂,无疑是个弹药库,随时威胁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國語辭典》:发射(發射)  拼音:fā shè
利用机械或动力使物体射出。如「发射炮弹」、「发射火箭」。
《国语辞典》:弹头(弹头)  拼音:dàn tóu
飞弹炮弹及枪弹等的前端部位。子弹经击发之后,只有弹头向外射出,产生杀伤及破坏作用。而炮弹的弹头却含有引爆装置及火药,飞弹的弹头更具备了导向装置,用以追踪目标。
《國語辭典》:上膛  拼音:shàng táng
1.口腔内的上颚部分。
2.把枪弹推进枪膛,或把炮弹推进炮膛,准备发射。
《国语辞典》:药筒(药筒)  拼音:yào tǒng
枪弹或炮弹后部装填火药的圆筒。也称为「弹壳」。
《漢語大詞典》:鸣放(鳴放)
(1).发出枪弹、炮弹。因发弹时伴有很大的响声,故称。如:他抽出手枪,对天鸣放,以示警告。
(2).指人民群众对问题公开发表意见。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农村中也要先让农民‘鸣放’,即提意见,发议论。” 柳青 《狠透铁》:“散会的时候,他对 高书记 说,看起来似乎‘鸣放’完了。”